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商管理自考重点

工商管理自考重点

工商管理自考重点篇一:自考工商管理本科WTO重要笔记WTO(世界贸易组织)一、选择 1、1947 年 4 月至 8 月,美国、英国、法国、中国等 23 个国家在日内瓦召开了第二次筹委会会议。

就具体产品的关税减让进行了谈判。

2、1947 年 11 月至 1948 年 3 月,在哈瓦那举行的联合国贸易和就业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又称《哈瓦那宪章》 3、1947 年 11 月 15 日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议定书》,同意从 1948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条款。

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从 1948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施,到 1995 年 1 月 1 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行,共存续了 47 年。

截止 1994 年底,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共有 128 个缔约方。

5、1947 年 4 月至 10 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在瑞士日内瓦举行。

下调关税的承诺是第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主要成果。

6、第五轮 1960 年 9 月至 1962 年 7 月,共有 45 个参加方,后称为“狄龙回合”。

前一阶段从 1960 年 9 月至 12 月,着重就欧洲共同体建立所引出的关税同盟等问题,与有关缔方进行谈判。

7、第六轮 1964 年 5 月至 1967 年 6 月,共有 54 个缔约方参加,又称“肯尼迪回合”。

这次谈判首次涉及非关税壁垒。

这轮谈判还吸收波兰参加,开创了“中央计划经济国家”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先例8、第七轮又称“东京回合”。

历时 5 年多,取得的主要成果:⑴开始实行按既定公式削减关税,关税越高减让幅度越大⑵产生了只对签字方生效的一系列非关税措施协议⑶通过了对发展中缔约方的授权条款,允许发达缔约方给予发展中缔约方普遍优惠制待遇。

9、第八轮又称“乌拉圭回合”,从 1986 年 9 月到 1994 年 4 月,共历时 8 年。

10、在启动“乌拉圭回合”的部长宣言中,明确了这轮谈判的主要目标:一是通过减少或取消关税、数量限制和其他非关税措施,改善市场准入条件,进一步扩大世界贸易;二是完善多边贸易体制,将更大范围的世界贸易臵于统一的、有效的多边规则之下;三是强化多边贸易体制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四是促进国际合作,增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同有关国际组织的联系,加强贸易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

11、“乌拉圭回合”主要成果:⑴在货物贸易方面①关税减让,农产品关税削减从 1995 年 1 月 1 日开始,发达成员的实施期为 6 年,发展中成员的实施期一般为 10 年,也有部分发展中成员承诺 6 年的实施期。

②规则制定。

⑵在服务贸易方面。

在“乌拉圭回合”中,发达国家提出,最后达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并于 1995 年 1 月 1 日正式生效。

⑶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方面12、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

其中,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13、最惠国待遇是指,一成员方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给予任何其他国家(无论是否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优惠待遇,立即和无条件地给予其他各成员方。

14、最惠国待遇原则包含四个要点:⑴自动性。

⑵同一性⑶相互性⑷普遍性 15、国民待遇是指,对其他成员方的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所提供的待遇,不低于本国同类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所享有的待遇。

16、货物贸易领域的国民待遇原则包括以下内容:⑴不对进口产品征收超出对本国同类产品所征收的国内税或其他国内费用。

⑵在影响产品国民销售、购买、运输、分配与使用的所有法律、法规、规章与要求,包括影响进口产品在国内销售、分配与使用的投资管理措施等方面,进口产品所享受的待遇不得低于本国同类产品。

17、下述做法违反国民待遇原则:①对进口产品征收某种国内税,而对同类国产品却不征收;或者在征收某种国内税时,对进口产品适用的税率高于同类国产品。

②对购买国产品者提供退税或免税,而对购买同类外国产品者却无比待遇。

18、下述做法违反国民待遇原则:①进口产品进入本国市场时必须通过某种检验或测试,而对同类国产品无此规定②销售进口产品必须使用特定的批发、零售渠道,或特定的运输、仓储方式,而对同类国产品无此限制③《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例示清单中所列举的两种投资措施:其一,要求企业必须购买或使用当地产品、购买或使用规定数量或金额的当地产品,其二,要求企业购买或使用的进口产品数量或金额,以其出口当地产品的数量或金额为限。

19、国民待遇原则的例外:①第一个例外是政府采购②第二个例外是只给予某种产品的国内生产者补贴③第三个例外是有关外国电影片放映数量的规定 20、国民待遇原则适用的对象既有服务,又有服务提供者,包括外商投资企业。

21、国民待遇不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承担的“一般义务”,而是成员方通过谈判确定的,且对不同服务部门有不同的规定 22、在知识产权领域,国民待遇原则处于比最惠国待遇原则更突出的位臵。

23、透明度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贸易措施的公布和贸易措施的通知两个方面。

24、自由贸易原则包含五个要素:①以共同规则为基础②以多边谈判为手段③以争端解决为保障④以贸易救济措施为“安全阀”⑤以过渡期方式体现差别待遇 25、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机制包括,法律框架和组织结构,加入和退出机制,决策机制,争端解决机制,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等。

26、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框架,由《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及其 4 个附件组成。

27、世界贸易组织的组织结构:①部长级会议与总理事会②货物贸易理事会、服务贸易理事会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理事会③各专门委员会(4)其他机构(5)秘书处 28、世界贸易组织还根据需要设立了一些临时性机构,通常被称为工作组。

29、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会费,按每一成员贸易额在所有成员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分摊,分摊比例最少为 0.03%。

30、世界贸易组织创始成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在 1995 年 1 月 1 日《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生效之日前,已经成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缔约方,并在《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生效后两年内接受该协定及其多边贸易协定。

第二,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领域作出关税减让和承诺。

3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程序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①提出申请与受理②对外贸易制度的审议和双边市场准入谈判③多边谈判和起草加入文件。

(4)表决和生效。

32、世界贸易组织在进行决策时,主要遵循“协商一致”原则,只有在无法协商一致时才通过投票表决决定。

33、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特点:①鼓励成员通过双边磋商解决贸易争端②以保证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有效实施为优先目标③严格规定争端解决的时限④实行“反向协商一致”的决策原则⑤禁止未经授权的单边报复⑥允许交叉报复 34、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的基本程序包括磋商、专家组审理、上诉机构审理、裁决的执行及监督等。

35、上诉机构的设立,是世界贸易组织较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争端解决机制方面的又一创新,其目的是使当事方有进一步申诉案情的权利,并使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更具准确性和公正性。

36、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报复措施就应终止:①被认定违反世界贸易组织有关协定或协议的措施已被撤销②被诉方对申诉方所受的利益损害提供了解决办法③争端当事各方达成了相互满意的解决办法 37、对目前在世界贸易额中排名前 4 位的成员-欧洲共同体、美国、日本和加拿大每两年审议一次,对排在其后的 16 个成员每4 年审议一次,对余下成员每 6 年审议一次,对最不发达成员的审议可以间隔更长。

38、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和协议中的例外规定,包括一般例外和安全例外。

39、成员方如采取一般例外措施,但应遵守非歧视原则。

成员方援引一般例外条款采取有关措施的依据,主要有国内法和国际公约。

40、《1994 年篇二:20XX年4月自学考试工商行政管理学概论试题全国20XX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商行政管理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10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l.维护市场秩序的原则是A.公平竞争B.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 D.服务就是管理C.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2.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价格管理、质量管理、卫生管理等与商品市场有关的政府经济监督部门的工作相比,在内容上更具有A.权威性C.针对性 B.指导性D.综合性3.不存在什么进入障碍,具有许多生产者和消费者,产品具有差别性的市场结构类型是A.完全竞争市场C.垄断竞争市场 B.完全垄断市场D.寡头垄断市场4.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之一是A.市场必须是能够有效地隔离开的C.市场必须是能够统一的 B.市场必须是高度同质化的D.市场必须是处于充分竞争状态的5.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实施是由下列几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组成的,其中作为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实施的基础和制定、实施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目的所在的环节是A.司法C.守法 B.执法D.监督6.工商行政管理法律关系区别于一般民事关系的重要特点是A.作为管理主体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于支配地位B.工商行政管理法律关系是一种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C.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具有特殊的权利D.工商行政管理法律关系所调整的是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7.实行垂直管理体制,有利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效地抵制A.各种不法行为B.腐败风气 D.官僚主义作风C.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8.在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的纵向结构组织系统中,处于监督执行层的是A.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B.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C.市、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D.区工商行政管理分局、乡镇工商管理所9.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实行垂直管理体制后,市、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正副局长A.由同级政府任免B.由同级党委任免C.由同级人大常委会任免D.在征求地方党委意见后由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局任免10.由于商标繁多、复杂、排他性强,商标近似的可能性大,商标使用人遍布于全国,以及注册商标的工业产权性等,这就决定了A.商标注册权应下放到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B.商标监督管理权应下放到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C.商标监督管理权应集中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D.商标注册权应相对分散到各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11.在市场经营主体中,下列属于具有自然人性质的企业是A.国有企业B.合伙企业 D.股份有限公司C.有限责任公司12.市场经营主体享有权利的前提是A.投资B.审验 D.登记C.履行义务13.下列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是A.有奖销售C.回扣B.以低于成本价销售过季商品D.附赠商品14.对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民事责任,突出强调A.损害补偿B.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D.罚款C.没收违法所得15.要约生效前,要约人使其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称为A.要约的撤消C.要约的订立 B.要约的撤回D.要约的失效16.我国消费者运动的特点是A.自发地与损害自身利益的生产经营者进行斗争B.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成立全国性的消费者组织C.以广大消费者为主体开展活动D.起步早、起步高17.当事人一方为了担保合同的履行,预先支付给另一方的一笔货币,称A.留置C.抵押 B.质押D.定金18.在行政执法部门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中,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的工作部门是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C.卫生监督管理部门 B.技术监督部门D.物价管理部门19.消费者保护法侧重于保护消费者,对生产经营者给予一定的限制,是因为A.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相比在经济实力上处于劣势B.消费者的货币投票决定生产经营者的命运C.存在卖方市场D.促进厂商合理竞争的需要20.加强对市场经营主体竞争行为监督管理的最主要内容是A.避免市场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B.有利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协调发展C.鼓励和保护正当竞争,限制和打击不正当竞争D.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1.所谓进入障碍,是指一个新的企业要进入某行业所遇到的阻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