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血透产业市场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血透市场将迎来大爆发 (4)一、终末期肾脏病患病人数持续上升 (4)二、国内血液透析将成主流 (6)三、全球透析患者概况 (7)四、国内透析患者治疗率低下 (8)1、血透患者透析费用高昂 (8)2、国内透析中心数量较少 (9)五、血透市场迎政策春风 (9)1、大病医保政策出台彻底激活市场需求 (9)2、透析中心牌照逐步放开弥补供给缺口 (10)六、血液透析迎来千亿大蓝海 (10)第二节血透产业链分析 (11)一、透析机 (12)二、透析器 (17)三、透析粉液 (20)四、血液透析服务之独立透析中心 (21)五、DaVita-全球血透服务龙头 (22)六、透析药品 (24)1、抗贫血药 (24)2、抗凝药 (24)第三节部分相关企业分析 (26)一、宝莱特 (26)二、常山药业 (28)三、新华医疗 (30)四、蓝帆医疗 (31)图表目录图表1:慢性肾病原发性疾病 (4)图表2: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 (4)图表3:国内透析患者数量 (5)图表4:国内透析市场规模 (6)图表5:全球2012年ESRD患病率(PMP) (7)图表6:全球2012年ESRDS患者救治率(PMP) (8)图表7:血液透析产业链 (11)图表8:血透成本构成 (11)图表9:威高日机装血液透析机 (12)图表10:血液透析机工作原理 (12)图表11:国内血透机需求量增长迅速 (14)图表12:国内血透机总产量占比较小 (15)图表13:国外进口血液透析机数量呈上升趋势 (16)图表14:国外日本欧盟进口产品构成 (16)图表15:国内血液透析机市场份额 (17)图表16:血液透析器构造 (17)图表17:2012年国内血液透析器市场份额 (18)图表18:2012-2016年国内血透粉液市场规模 (20)图表19:国内血液透析分业市场格局 (20)图表20:血液透析中心3D图纸 (21)图表21:DaVita营收净利及增速 (22)图表22:DaVita营收构成 (22)图表23:DaViTa和标普500指数变化以及DaVita发展历程 (23)图表24:2015年国内EPO市场份额 (24)图表25:2015年低分子肝素钙市场竞争格局 (25)图表26:宝莱特历年营收净利及增速 (26)图表27:宝莱特历年营收构成情况 (27)图表28:宝莱特血透全产业链布局 (27)图表29:常山药业产品构成 (28)图表30:常山药业营收净利及增速 (29)图表31:常山药业分产品营收及增速 (29)图表32:新华医疗产品构成 (30)图表33:新华医疗营收净利及增速 (30)图表34:蓝帆医疗产品构成 (31)图表35:蓝帆医疗营收净利及增速 (32)表格目录表格1:大病医保相关政策 (9)表格2:国内血液透析机批文情况 (14)表格3:2015年国内血液透析器需求量与市场规模 (18)表格4:国内透析器批文情况情况 (19)表格5:常山药业主要产品简介 (28)第一节血透市场将迎来大爆发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
根据GFR(Glomerular filt rationrate,即肾小球滤过率)指标可以将慢性肾脏病分为5期,一旦CKD患者进展至5期时,即终末期肾病(ESRD),俗称尿毒症,必须进行肾移植或者血液净化治疗。
由于肾移植费用昂贵,患者绝大部分都采用透析治疗,其中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是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技术,并广泛应用于终末期肾脏病。
一、终末期肾脏病患病人数持续上升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原发性疾病很多,主要包括慢性肾炎、高血压和糖尿病等。
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随着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患病率将显著上升。
图表1:慢性肾病原发性疾病资料来源:宝莱特年报,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图表2: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资料来源:卫生统计年鉴2013,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据统计高血压20-30年后会发生重症慢性肾病,糖尿病15-20年后会发生重症慢性肾病。
中老年群体患高血压,糖尿病,在未发生并发症就有可能死亡,随着国内高血压糖尿病患病人群的年轻化,继发性重症肾病的比例会逐渐增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教授王海燕牵头的“中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0.8%,由此估计中国成人中有1.4亿慢性肾脏病患者,而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仅为12.5%,按美国约1.5%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会发展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比例计算,同时考虑到国内ESRD患者存量不断增多,并且患者的生存周期在不断提高,保守估计国内有超过300万人的终末期肾病患者。
中国是终末期肾病(ESRD)治疗需求大国。
截止2014年12月31日,存活在透腹膜透析患者5.5万,较2013年增加17.9%,存活在透血液透析患者33.7万,较2013年增加18.8%,血透患者数量逐步上升,2015年存活在透的血液透析患者数量达到38万,按人均血液透析费用8万元计算,2015年血透市场规模超过300亿。
图表3:国内透析患者数量资料来源: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系统,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图表4:国内透析市场规模资料来源: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系统,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二、国内血液透析将成主流2014年国内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大约33.7万,腹膜透析患者5.5万,血液透析占比高达86%。
预计未来很长时间内血透将占据透析治疗的主导地位,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腹膜透析液已进入新版基药,医院只能赚取腹膜透析手术和并发症处理费用。
由于腹透盈利能力较血透差,医院发展腹膜透析动力不足,发展血液透析意愿较强。
腹透需要手术置入腹膜透析导管,患者的兼容性较差,另外腹透一般在家里操作,对患者自身的要求较高,但是基层人员素质无法满足培训的要求,腹透的技术普及难度较大;与血透相伴的是相关的服务和药品收入,能够给医院带来更高的盈利水平,这也直接导致医院推广血透的积极性更高。
三、全球透析患者概况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一类重大疾病,全球透析患者人数正以每年5%到8%的速度持续增长,全球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居高不下,按照美国肾脏病数据系统(USRDS)统计的数据,台湾每百万人中有2902例ESRD患者(台湾的每百万患病人数只考虑了透析患者人数,实际人数更高),患病率高达3‰,美国患病率达到2‰,而中国的EDRD患病率也达到1.4‰,考虑到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再叠加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国内的ESRD患者数量不容小视。
图表5:全球2012年ESRD患病率(PMP)其中台湾,日本的患病人数仅仅包含参与透析治疗患者资料来源: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图表6:全球2012年ESRDS患者救治率(PMP)资料来源: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在发展中国家,每百万人中治疗数量低于250人,而发达国家每百万人治疗数量都在1500左右,例如美国2012年ESRD患者人数达到636905例,ESRD患者救治率为1435PMP(permillionpeople,每百万人),而美国ESRD患者患病率为1976PMP,治疗率达到73%,像日本,台湾治疗率估计能达到90%,而中国的透析治疗率仅仅为13%。
四、国内透析患者治疗率低下目前,我国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不到20%,远低于发达国家70%-90%的水平。
这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1、血透患者透析费用高昂终末期肾衰竭治疗费用高昂(血透费用8万~10万元/年。
腹透费用5万-7万/年),在农村或中西部等经济落后地区难以推广。
ESRD患者平均每人每次血液透析费用约为450-500元不等,按一般人平均每周4次计算(三次血透一次血滤),ESRD患者每年花在血液透析上的费用大概有8-10万元。
国内ESRD患者救治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原因主要是透析硬件设备投入不足和报销比例太低,导致绝大部分ESRD患者由于不具备透析的条件或经济能力不足而不治疗,最终导致病情加重直至死亡2、国内透析中心数量较少截止2013年年底,全国共有4661个透析中心,其中3637个血液透析中心,绝大多数是依附于医院建设的。
之前国家对透析中心的设置有严格管制,卫生部规定只有二级甲等及以上资质医院单位才有资格开办血液透析中心,而这些大医院一般位于较发达地区,使得透析中心集中于发达地区,难以满足基层患者需求。
我国目前还有600多个县根本没有血液透析中心,无法满足透析患者的需求。
目前,我国接受规律血液透析的存量病人仅有40万左右,治疗率不足20%,这为行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
与此同时,随着国家一系列相关鼓励政策的出台,我国血透市场迎来春天。
五、血透市场迎政策春风1、大病医保政策出台彻底激活市场需求近几年,国内出台了一系列的大病医保相关政策,2015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明确提出2015年大病保险支付比例应达到50%以上,目前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对居民住院医疗费用的实际报销比例大体能达到50%以上,加上大病保险,未来城乡居民的大病医疗费用总体实际报销比例能超过70%,部分地区甚至能达到90%。
2012年建立大病保险制度后,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相比2011增长了43%,此后血透患者逐年增加,血透市场需求逐步得到释放。
表格1:大病医保相关政策资料来源:卫生部,国务院,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2、透析中心牌照逐步放开弥补供给缺口2014年3月19日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发布《关于征求独立血液透析中心管理规范和基本标准意见的函》,建立透析中心不再要求必须为拥有肾内科的二级以上医院,只要10公里范围内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并签订透析急性并发症服务协议就可建立透析中心,并且允许肾内科高级医师在独立透析中心多点执业。
2016年12月卫生部发布了《血液透析中心基本标准(试行)》和《血液透析中心管理规范(试行)》,明确了独立血透中心设立的标准和规范,指出血液透析中心属于单独设置的医疗机构,并且鼓励血液透析中心向连锁化、集团化发展,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与服务模式。
国内一些省份已经相继发布政策鼓励独立血液透析中心的建设,目前全国独立血液透析中心开展最多的省份是山东,大约有50家独立血液透析中心,未来随着试点范围的逐步扩大,社会资本发展透析服务将步入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