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少年心理特点与教育PPT课件

青少年心理特点与教育PPT课件

前运算阶段 ( 2---7岁)逐渐发展语言和用符号 去思维的能力;能单维通过逻辑去思考和运算; 难于理解别人的观点(表现为自我中心)
具体运算阶段 ( 7---11岁) 能解决一逻辑性时 出现的具体问题;理解守恒的规则,能够分类和 排序;理解可逆性。
形式运算阶段 ( 11、12岁以上)能解决逻辑形 式的抽象问题;思维变得更科学;开始关心社会 及自我同一性问题。
后遗作用
有些早期受到应激,其影响后果会马上显 现出来,但有的要日后长久才看得出,是 属于迟来的“后遗作用”。
例如:12岁的女孩放火,从小挨打, 报复 心强,在村子里多次放火。
二、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
婴儿期(0---1左右)主要靠母亲喂养、保护, 难于自行生存的阶段。
幼儿期(2---3左右)还依靠父母养育,但在行 动上较成熟,能自己活动、吃饭、上厕所,应付 基本的生活需求,比较能生存的阶段。
认知发展理论要点如下:
1.儿童的思维不同于成人的思维, 这种不同不仅表现在数量方面,而且也表现在 质量方面,儿童不只在信息量(知识总量)方 面不如成人,而且对于信息加工的方式(思维 过程)与成人不同。也可以说,他们在用一种 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在皮亚杰看来,某种思维方式对成人来 说十分简单,但对儿童并不如此。如,如果你 问学生美国的南北战争为什么会发生在1861 年,儿童可能会问,1861年时什么时间。可 见他们的时间概念与成人并不一样。所以你必 须在他们懂得你的问题之前,先教会他们时间 概念。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我们每个人对现实 的直觉受到我们当时的可能的精神工具或思维 过程的影响。这样,由于儿童与成人的思维过 程不一样,他们头脑中的现实自然也就不一样。 皮亚杰就是力图说明儿童和成人的思维过程有 什么不同。
早期创伤与后遗作用
早期创伤:由发展的眼光来看,在发展早期的个 体较不成熟,对内外刺激或应激常受不了,对个 体产生剧烈的影响,呈现强烈反应;而且其反应 并非是针对所收的刺激而表现特殊的反映,而经 常是广泛化。在早期遇到的创伤,对日后的影响 很大。
例如,儿童在被白色的小老鼠吓坏了以后,不仅 对小的白鼠害怕,连会动的白色其他动物如白兔、 白猫等也会害怕,严重时连白色的小毛巾也会害 怕
儿童的思维不同于成人的思维。这种不同 不仅表现在数量方面,也表现在质量方面。 儿童不仅在信息量方面不同与成人,而且 对于信息加工的方式也与成人不同。
人的认知发展经历几个特定的阶段,而且 这些阶段按固定次序发生。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感觉运动阶段 (0—2岁) 开始使用模仿、记 忆和思维 ;开始认识到隐藏起来的物体并没消失 (物体永恒性);从反射行为向意向行为转移。
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在其发育过程当中,要学习 某一特殊技能时,在特定的发育阶段才较易于学 习。有时此关键期很短,功效很大,错过此一学 习阶段,则再也不易学习。
发展、退行与固定
退行:根据精神分析学家的观察,当一个 个体受到心理刺激而无法应付时,有时会 一时退化或退行,暂时放弃以学习到的较 高等的适应方法,改而较幼稚的方式来应 付所面对的困难。等待问题解决之后,再 恢复到较高层次的功能表现。
发展的基本特性
由幼稚到成熟的单向发展 按先后顺序与阶段,逐步发展。 各种发展上的一些特殊现象
“铭印作用”与“关键期” “发展”、“退化”与“固定” “早期创伤”与“后遗作用”
铭印作用与关键期
所谓铭印作用(imprinting)乃指发展中的动物 个体,在其出生时会把最初所看到的生活在一起 的动物,不管是不是自己同种的动物,会很快的 铭印在脑子里,即作为自己的“双亲动物”而跟 随;长大之后仍一起生活,并可能选择 这样铭 印下来的动物作为交配的对象。
孩童期(儿童或孩童)(4---5左右)已能自己 到处跑,且可离开父母,上幼儿园的阶段。
少年期(小学生或学龄儿童)(6---11左右)通 常是上小学阶段。
青春期(初中学生)(12---17左右)此乃指青 春发育阶段。相当于初中或高中的学生。
青年期(18---23左右)大致相当于大学生。是 快长大成人前的阶段,随社会情况与生活习惯而 有不同的年龄。
固定:从精神分析的病例研究,精神科医师发觉, 有些病人不但常退化到特殊的发展阶段去,而且 常停滞于该发展阶段,好似“固定”在该阶段似 的。。
例如,有些病人一遇到困难,就躲起来睡觉,吃 喝东西、要人安慰、拥抱、照顾,好像回到婴儿 期。有些病人则是现在孩童的“性蕾期”,总是 跟人缠在三角关系上,争风吃醋,抢别人的情人, 对已婚者发生特别的兴趣,缠绕不能解决等。
认知发展学说
由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提出来的认 知发展学说,乃是从“认知” (COGNITION)的角度描述一个人从出生 到青春期前后大发展情况。所谓认知乃是 普通心理学的名词,指一个个体如何通过 其知觉器官去认识外界,并且进而明了与 思索外界,已达到把握与了解外在世界的 功能。
皮亚杰认知发展学说的特点
青少年心理发展学说与教育
天津教科院 孟四清
一、发展的基本概念
所谓发展乃是生物学与心理学上所使用的 名词,其意思是指一个生物个体在解剖结 构及生理与心理功能上,以一定的程序, 由简单、幼稚 、原本的状态,逐步演化、 转变、成长,变成较复杂、完整与成熟的 状态,进而衰退、老化的整个程序与现象。
青蛙和鸭的生理与心理发展过程
生理发展:
青蛙:卵
蝌蚪
长脚变成青蛙
鸭:蛋 无毛小鸭 长毛的大鸭
心理发展:
青蛙:水里游、靠腮呼 吸 陆地上,能跳、 靠肺呼吸
鸭:不太会行走的小
鸭 跟母鸭到处行
走找食
交配、
产蛋、孵蛋的大鸭
青蛙和鸭的生理与心理发展过程
例如青蛙由卵孵化、变成蝌蚪,长脚变成 青蛙的发展过程;鸭是由蛋孵化,有无毛 的小鸭长成能跑能游水、也能飞的大鸭的 过程。随着这些躯体的变化,其生理与心 理功能都有所发展。即由在水里游泳,靠 腮在水里呼吸的蝌蚪,变成在陆上能生活 的青蛙;由刚孵出不太会行走的 小鸭,到 学会跟母鸭到处行走,寻找事物 ,长大后 能找对象交配,产蛋,孵蛋等功能的大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