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拌和站验收办法

混凝土拌和站验收办法

平改立混凝土拌和站验收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推进铁路平改立管理工作,规范平改立工程混凝土拌和站的验收程序,统一检查标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平改立项目部地自建混凝土拌和站及商品混凝土拌合站的验收和评价。

自建混凝土拌和站必须经指挥部同意批准后,方可建设。

第二章拌和站建设要求第三条拌和站选址要求(一)拌和站场地应选择地势稍高,地势较平坦,在场地建设时应重视排水系统建设,且应避开易积水和严重不良地质的地点,考虑防洪排涝,并远离生态敏感区。

(二)拌和站地基基础地质状况要好,所选场地地质要求坚硬,能有效防止地面沉降,建站时搅拌机组和料仓底座下基础应特别加强处理。

(三)考虑环保因素,混凝土拌和站应远离住宅和人口稠密区,减少产生的噪音、粉尘和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伤害,尽量避开居民区的上风口。

第四条拌和站布局及设置要求(一)拌和站设计应体现节约用地、节省投资、环保节能、永临结合、合理实用的原则,应重视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等工作。

(二)拌和站生产区采用封闭式管理,四周建围墙或栅栏与外界隔开。

(三)拌和站的位置和规模应根据运输和工程条件、混凝土最大月施工任务量和高峰强度、拌和物使用时间要求,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

(四)拌和站设计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统筹考虑,根据地形条件提出规划设计方案。

用地应根据最大月施工任务量、堆放能力等因素确定。

设计生产能力应根据混凝土最大月施工任务量和高峰强度确定,并考虑备用。

第五条拌和站建设和管理(一)平改立施工项目部应根据施工组织安排、工程特点、地形条件等合理规划拌和站,提出可行的规划方案并绘制拌和站场地平面布置图,经监理单位审查后报平改立管理机构审批。

规划方案审批后方可实施。

(二)拌和站场地设施建设1.拌和站应采取围墙封闭式管理,并设置工地试验站、拌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存放区、运输车辆停放区,办公生活区应分区设置并设置明显的区位标志牌。

2.拌和站内所有生产场地、道路应采取混凝土硬化处理,硬化后地面承载力满足场内作业要求。

3.砂石料仓应按待检区和已检区设置,料仓的大小、数量应根据砂石料级配、搅拌站生产能力合理设置,其存储能力需满足最大生产需要,且应满足连续3~5天生产的需求。

砂石料仓应设置雨棚防雨遮阳,料仓之间应砌墙体隔开,仓内地面应设排水坡,不得积水,仓外应设置排水沟,满足现场排水要求。

4.搅拌机及计量设备需搭设防雨棚,雨棚高度以满足装载机作业为宜,需要冬季施工的拌和站要单独上报方案。

5.拌和站内应根据地形条件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应将集水池、沉淀池和污水过滤池纳入场区规划,与拌和站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严禁将站内废水直接排放。

6.拌和站单独设置或设置在梁场时应设置场地平面布置图、拌和站组织机构及负责人公示牌、生产工艺流程牌、拌和站管理制度牌、安全生产牌和消防、保卫、卫生牌。

7.拌和站站区内需要设置消防设施及安全用电设施。

(三)人员设备配置要求1.拌和站人员配备需满足拌和站生产和管理需求,主要管理人员(站长、技术负责人、试验员、安全员)应是本企业职工。

其中站长应具有二年及以上拌和站管理工作经验,技术负责人应具备试验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且具有二年及以上试验工作经验。

2.拌和站试验员、安全员、电工、电焊工、装载机司机、搅拌车司机、搅拌设备操作等特种作业人员均应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或持无效证件人员上岗作业。

3.搅拌站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其生产能力应满足现场施工要求,计量装置应达到自动计量标准,拌和站应配备满足混凝土生产需要的备用发电机。

4.搅拌站根据需要应设置骨料清洗设备。

(四)原材料管理1.散装水泥、粉煤灰应使用储存罐储存,不同厂家、品种、标号、批次应分罐保存,严禁混装罐。

散装水泥、掺和料储存罐应按规定要求安装避雷设施。

2.砂石料应分不同粒径、不同品种分仓存放,不得混堆或交叉堆放。

砂石料应按规定进行材料的质量检验状态标识,标识包括材料名称、产地、规格、数量、进料时间、检验状态、使用部位等。

3.液态外加剂需入库储存。

受潮、过期的水泥及掺和料,过期、变质的外加剂不得随意丢弃,应运送到指定地点集中处理。

4.应设置材料标识。

(五)生产管理1.混凝土生产前,需对计量装置自校标定并记录,清除地坑中积水。

2.拌和站配合比标识牌应悬挂于操作间前醒目位置,规格统一,标识牌应包括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配合比、时间、集料的计算和实测含水量、各种材料的每盘用量、坍落度等内容,并及时更新。

3.进入生产区的人员需戴安全帽,搅拌作业时料斗下严禁站人,拌和楼出料口需设安全标志。

4.拌和站车辆运输应做到不洒、不漏。

临近市区作业,出入车辆应清洗车轮。

运输车辆在拌和站内统一指挥,定点停放。

5.拌和站机械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作业安全规范要求。

拌和站使用后应及时对场地进行清理。

6.严格按照施工用电专项设计与平面布置进行加高和管理电力线。

夜间施工时,现场应设有满足施工安全要求的照明设施。

7.机械设备应悬挂安全操作规程。

(六)试验站要求1.试验站即试验检测组,负责粗细骨料、水泥、粉煤灰、矿粉等的常规检测,出具混凝土施工配料单,控制混凝土出机、施工现场的拌合物性能,按验标要求的频率制作混凝土试件,并填写相应的试验资料,不能检测的项目应委托第三方或上级试验室检测,由驻拌和站监理按频率进行见证或平检,监理单位见证频率10%见证试验或10%平行检验。

2.制定原材料进场使用、试验检测流程及混凝土配合比控制管理制度。

第三章拌和站验收第六条验收程序(一)平改立施工单位应首先将拌和站建设方案上报监理单位审核,监理单位按设计文件、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核符合要求,再上报平改立管理部门(安质部)审核通过后批准开工建设。

(二)根据拌和站建设情况,达到监理规范和相关文件标准要求的拌和站,经项目部组织自检合格后,由拌和站负责人向监理部提出书面验收申请,监理部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初验收。

(三)拌和站初步验收合格后报平改立指挥部安质部,由平改立指挥部组成(验收领导组)终验。

验收领导组由公司副总经理,安全质量部的相关人员组成。

正式验收过程:由拌和站负责人简短汇报拌和站建设情况后,验收组对拌和站所有人员进行考核,对设备及设施进行验收,验收结果由所有参加验收的人员签字确认,对验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情况,给出结论。

可以使用问题限期整改;若不可以使用,待合格后重新组织验收。

第七条验收标准(一)自检验收和初步验收。

施工单位项目部按照场地设施建设、人员设备配置、原材料质量控制、生产过程控制及环境保护五个方面进行自评验收。

推荐采用附件2:混凝土拌和站验收评分表。

验收内容包括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主控项目必须全部满足验收标准要求,一般项目采用百分制,经验收总分达到90分及以上方可评定合格。

(二)正式验收。

采用附件3:混凝土拌和站验收检查表。

正式验收项目分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每个拌和站验收的全部项目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才可评价该拌和站为合格,同意投入使用。

合格标准:1.主控项目:每一项指标全部符合要求。

2.一般项目:每个项目按满足要求的程度进行评价。

80%及以上验收项目合格,不合格项目应注明存在问题,出现的问题应在规定时间内整改。

并按照要求组织复检。

第八条验收项目(一)自控体系1.拌和站必须制定质保、安全、环保、设备管理等规章制度及组织机构。

2. 质量责任追究管理制度必须健全,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必须落实到人,对相关责任人要有明确的惩罚条例。

3. 制定应急处理预案,保证混凝土的供应不因突发事件而供应中断。

4. 建立原材料进场台帐,检验台帐。

5. 拌和站必须设立明显标识标牌及材料标识,标识牌内容要详细、填写规范。

6. 建立不合格产品及材料控制程序,处理记录齐全。

7. 根据冬、夏季热工计算制定相应的温控措施,保证混凝土出机、入模温度在规范规定范围之内。

8.要有生产搅拌记录,包括浇筑梁片编号、混凝土标号、生产时间、生产是否正常,在出现问题后可以追溯。

9.混凝土出站要有运输单,单内注明车号、出站时间、混凝土标号、使用部位、坍落度等。

(二)人员要求1.明确行政、设备管理、试验等主要责任人的岗位职责,人员分工,实行站长负责制。

2. 拌和站必须配备设备管理人员一名,要求精通设备的维修保养,具备相应的机械知识。

3.搅拌机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操作设备,确保计量误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搅拌工艺参数要有详细的技术交底。

4. 拌和站必须配备电工一名,要求持证上岗,精通电务知识,保证施工用电线路布设符合有关规定,对施工中突发的电力问题能够及时处理,保证电力供应。

5. 运输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

(三)拌和站场地及文明生产1. 拌和站的场地应根据拌和站的产量确定规模,确保原材料的储备量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2.为保证夏季混凝土入模温度,砂子、碎石应采用牢固的棚架进行遮挡防护,达到遮阳、防雨、防尘等目的,并设置或预留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措施,保证混凝土温度符合要求,实地查看。

3. 为保证冬季施工,骨料仓和外加剂存储地必须设置采暖设施。

保证粗细骨料棚内温度大于5℃,外加剂棚内温度大于10℃。

4. 料场场地和行车道路必须进行地基处理和表面硬化,并满足重载车辆通行要求;场地应排水设施完善、排水畅通,无明显积水或坑凹现象。

现场实地查看。

整洁、无扬尘,配备消防、安全用电设施,悬挂各种安全警示标牌。

5. 料仓分区合理,规范,料仓储备应满足连续两个生产高峰的需要。

砂子、碎石必须实行分区存放,按“待检区”和“合格区”分别设置,并每个区内应按不同品种和规格用隔离墙分离,同时设置或预留必要的冲洗或筛分设施。

6.为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拌和站应合理布局,将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设置。

7.应设立污水池、垃圾池满足环保要求。

(四)设备要求1. 拌和站应配备与生产能力匹配的备用发电机,确保电力供应。

2.为防止粉煤灰与水泥打错仓,料仓应加锁。

3. 为保证混凝土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造成入模温度达不到标准要求,因此搅拌楼和混凝土车在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

(五)冬季施工对确定需要进行冬施的拌和站,须上报拌和站冬施措施和设备设施(可编入冬施方案中)。

(六)试运行情况最终验收应提交试运行记录,验证生产能力的满足性和过程可控制性。

第九条验收资料(一)申请混凝土拌和站验收提交材料一式四份,待审查合格后,施工项目部、监理单位和平改立管理单位各留一份。

(二)提交材料项目1.申请表(见附件1)。

2.搅拌站人员从业资格证书。

现场对照人员查看证件和身份证。

3.设备检定证书。

现场查看证件和实地标签。

4.混凝土试拌。

在报审前必须进行混凝土试拌,报监理工程师旁站并形成记录和签认。

现场查看试验报告和记录。

5.执行的标准、规范、规程及管理文件清单。

现场查看清单和实物。

6.上述证书提交申请材料时可以是复印件或扫描件,在现场复查时应提交原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