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矩阵图
风险消减控制措施
1、
三、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2、安全职责
2.1项目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1、对本项目部的健康、安全、环保工作全面负责,是本项目部健康、安全、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2、负责建立本项目部安全组织机构,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部门的各项健康、安全、环保管理规章制度。
做到安全生产“五同时”。
3、组织制定项目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监督执行。
4、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并根据工程的特点制定安全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5、组织开展各项健康、安全、环保工作,完成项目部的各项健康、安全、环保工作目标(指标)。
6、负责分承包方的资质审查、安全教育、安全生产合同的签订、现场管理、安全检查等工作。
监督分包方各项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7、负责施工现场的应急指挥工作。
8、及时、如实上报对本项目部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
并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采取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9、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安全工作
2.2项目部副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1、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责。
2、贯彻和落实国家、地方、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把健康、安全、环境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做到“五同时”。
3、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指挥生产,及时制止违反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的行为。
4、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安全因素、险情及发生事故时,要果断正确处理,立即报告上级部门,并通知有关领导,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5、组织评价本单位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贯彻执行工艺操作纪律和操作规程,杜绝或减少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
6、负责清包、分包队伍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
对清包、分包队伍的安全机构建立、人员配备、安全措施落实等进行日常管理。
负责组织本单位范围内的安全检查。
7、负责落实施工时的安全技术措施,制定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安排监护人员。
8、负责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负责新入厂人员的二级、三级安全教育工作。
9、负责本单位HSE管理体系的运行,组织本单位开展风险识别与评价,负责组织本单位“HSE作业计划书”的编写、审核、变更。
10、负责本单位应急状态下,协助经理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在经理不能履行其职责的情况下,代行其责。
2.3项目部安全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1、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负责本项目部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工作,在业务上接受公司安全环保部的指导,对现场各作业队安全工作进行指导。
有权直接向安全监督部门汇报工作。
2、负责或参与制定、修订本单位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检查执行情况。
3、负责组织新入厂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指导并督促检查个单位的安全教育。
4、参与编制工程项目应急预案,按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5、负责本单位安全技术装备、消防设施、防护和急救器具的管理。
6、负责组织现场定期、不定期安全检查,制止违章作业,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在紧急情况下对不听劝阻者,可停止其工作,并立即报请领导处理。
7、参与“两书一表”的编制,监督“HSE作业计划书”和“HSE作业指导书”的运行。
负责分部工程安全交底工作。
8、负责本单位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工作,组织开展本单位的风险识别与评价,协助安全环保部做好内部审核工作,
建立健全项目部各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基础资料。
9、参加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统计分析、按时上报。
2.4施工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负责安全生产施工工艺技术工作,确保各项技术工作的安全可靠。
2、参与编制本单位安全技术规程及管理制度。
在编制检修和抢修,技术改造方案时,要有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3、负责承担项目“HSE作业计划书”的编制,并负责交底,并认真组织落实。
4、认真执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深入现场检查安全生产情况,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整改。
制止违章作业,在紧急情况下对不听劝阻者,有权停止作业。
5、接受健康、安全、环境有关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积极参加各项安全生产活动。
6、发生事故及时上报,配合做好有关事故调查、分析。
2.5 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1、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健康、安全、环保工作。
2、深入现场检查本班组职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执行情况,教育职工遵章守纪,制止违章行为。
3、组织并参加班组安全活动及其它安全活动,坚持班前讲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
4、负责对新工人(包括实习生、代培人员)进行岗位安全教育。
5、负责班组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组织力量消除,并报告上级。
发生事故立即报告,组织抢救,保护好现场,配合事故调查、分析,落实防范措施。
6、负责本班组生产设备、安全装备、消防设施、防护器材和急救器具的检查维护工作,使其经常保持完好和正常运行。
2.6 岗位操作工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1、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各项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
对本岗位的健康、安全、环保工作负责。
2、接受健康、安全、环境有关教育和培训,积极参加各项安全生产活动,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
知识,提高安全意识,熟练掌握本岗位操作技能,具备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3、了解作业现场、工作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
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4、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做好本岗位安全防火工作,服从应急指挥。
四、应急预案
五、冬季施工安全措施
1、冬季施工必须编制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对操作人员做好安全交底。
2、进入施工现场应正确着装,严禁穿硬底易滑鞋,高处作业应系好安全带,严禁违章作业或酒后作业。
3、上、下人的斜道应设防护栏杆和防滑条,防滑条间距不得超过30厘米,并应及时消除斜道上的冰雪。
4、散落在脚手架上的砂浆、碎砖等,应及时清除,做到工完场清,文明施工。
5、冬季施工使用的电源线路、机械设备、配电箱等要设专人管理,机械设备按规定采取接零或接地措施。
6、冬季现场用的取暖炉子必须经有关部门审批,办理生火证后方可使用,并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严防煤烟中毒。
五级风停止明火作业。
7、施工中使用的热水、蒸汽要设专人管理,防止职工在工作中烫伤。
8、冬季施工使用外加剂,要设专人管理、发放,防止职工误食中毒。
9、大风雪等恶劣天气,应暂停施工。
10、做好冬季工长、测温等人员的培训工作。
六、夏季施工安全措施
夏季气候炎热,高温持续时间长,主要是做好防中暑工作:
1、采用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教育,使职工懂得中暑及对中暑病人的急救措施。
2、合理调整作息时间,避开中午高温时间作业,高处作业人员缩短工作时间,严禁加班加点,保证工人有充足的休息和睡觉时间。
3、对容器内和高温条件下的作业场所,要搞好通风和降温。
4、高温、高处作业的工人必须经常检查身体,发现有禁忌的病者,及时调离本岗位。
5、对露天作业集中和固定场所,应搭凉棚,撒水降温。
6、及时供应符合卫生条件的茶水、绿豆汤、清凉含盐饮料。
7、医务人员入工地进行巡回医疗和预防工作,及时发现防暑降温的急救药品和劳保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