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

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

A、以公司全体部门和活动为对象,每年年初设定目标进行.
B、在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变更或公司的活动、产品及相关方的要求等情况发生变化时,可适时进行
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
4.2、危险源辨识的顺序
A、厂区平面布局
B、厂房、办公楼等平面布局
C、服装加工生产过程
D、服装加工生产使用设备、设施、工具和装置
E、服装加工有害作业部位
LEC法是以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来评价人员伤亡危险性的大小。这三个因素
是: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后可能造成的后果
D=L?E?C
D――危险性分值
三个因素的取值范围和危险性分值的取值范围及危险性评价见附表一《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分值 表》。
4.7、重大危险源的评定
六.附注:
7.1、本程序的解释、修订和发行由行政人事部负责.
7.2、本程序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附表一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分值表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源自分值完全可以预料到80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2
相当可能
50
极不可能
1
可能,但不经常
30
实际不可能
0.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10
重大危险源的评定可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凡具备以下条件的可以直接判定为重大危险 源:
A、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
B、员工和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
C、曾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
D、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E、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计算出D值》190分显著或高度危险的可直接评为重大危险源。对 于DV190分的危险源可结合实际评判是否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大危险源评价方法:定性评价与LEC打分法相结合,对各单位的辨识结果进行统一评价并对评
价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风险控制措施;编制《重大危险源清单及控制措施》及《一般危险源清单及 控制措施》,经确认后发送至各部门。
C、安全委员会对评价出的重大危险源要汇同有关技术部门进行评审和确认。
5.相关记录
A、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表
100
一人死亡或发生严重职业病,或造成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财产损失
70
一人或一人以上人员重伤或对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或造成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财产损失
50
数人轻伤或对健康有明显影响,或造成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财产损失
40
一人轻伤或对健康有一定影响,或造成500元以下的财产损失
30
轻微伤害或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健康、卫生要求
来;六种类型: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生理性、行为性和其它危险危害因素。
4.5、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A、现场观察识别
B、与职工交流、询问
C、查询有关记录、工艺标准和安全检查标准
D、分析生产过程作业活动和作业步骤
4.6、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A、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方法,主要采用LEC打分法,即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20
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D)
D值
危险程度
风险分级
>320
极其危险,需停止作业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重大危险源
191-320
显著或高度危险,需整改或策划相应控制措施
41-190
一般危险,需加以控制
一般危险源
16-4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轻微危险源
V15
轻微危害,需稍加注意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
分值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分值
连续暴露
70
每月一次暴露
5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40
每年几次暴露
3
每天几次,或偶然暴露
25
非常罕见的暴露
1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10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分值
大灾难,多人死亡,或造成5~10万元以上重大财产损失
1.目的:识别公司管理和生产活动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出重大风险,确定并更新重
大危险源,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2.范围:适用于公司办公活动、服装生产及其它活动中危险源的识别、评介、更新与管理。
3.职责:
3.1、公司各部门、车间负责配合安全委员会成员辨识、评价及更新本部门工作环境、生产作业
F、生活设施和应急设施
G、公司作业场所内所有物料(化学品、原材料、废料、产品、副产品等)
H、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包括装置、设备清洗和维护、装置启动或关停期间等)
4.3、危险源辨识涉及的内容
A、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岗位,如电工、电梯所在作业岗位
B、 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4.9、危险源辨识和重大危险源评价的步骤:
A、公司各部门、各车间在安全委员会的指导下组织人员对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将危险源的辨识结果填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 表》并上报至安全委员会•
B、安全委员会组织人员对各部门、车间辨识的危险源进行补充、完善、汇总,然后根据所确定的重
C、 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场所、活动和情况;
D、 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损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E、曾经发生或行业内部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F、自己认为有单独进行评估需要的活动和情况;
4.4、危险源辩识需考虑的因素
在对危险因素进行辨识时应充分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
4.8、重大危险源的控制
安全委员会应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评价出来的重大危险源进行风险控制策划,并协调、监督各 部门和各车间进行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
重大危险源的控制采用以下方法:
A、制定管控方案
B、制定运行控制程序
C、制定应急响应预案
D、组织针对性的培训与教育
E、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和监测
对一个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可以是上述措施的全部或部分的组合。
中的危险源并填写<<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表>>.
3.2、安全委员会负责组织全公司各部门、车间进行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对各部门识别的危险
源进行汇总,并制订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3.3、管理者代表负责重大危险源的审批,组织相关部门对重大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审并提供措
施实施的资源保障.
4.工作程序
4.1、危险源辨识时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