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文情境式默写训练1.古代文人喜爱借“雨”抒发情感,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天气晚来秋”,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到黄昏,点点滴滴”,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深巷明朝卖杏花”。
2.历史上最具有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是苏轼《题西林壁》中的“,”;最具有文化意义的江是长江,将长江写得最有气势的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千古风流人物”;最具有文化意义的河是黄河,将黄河写得最有意境的是李白《将进酒》中的“,”。
3.古代文人心中有一种“长江情结”,这在诗词中表现得更为充分,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望天门山》中的“,碧水东流至此回”,杜甫《登高》中的“,不尽长江滚滚来”。
4.古诗文常以“风”为意象烘托意境,如杜甫《登高》中的“,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旅夜抒怀》中的“,危樯独夜舟”,李煜《虞美人》中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 ”,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晚来风急”;陆游《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姜夔《扬州慢》中的“,尽荠麦青青”。
5.古诗文常以“月”为意象烘托意境、表情达意,如曹操《短歌行》中的“,乌鹊南飞”,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清泉石上流”;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送我至剡溪”;李白《峨眉山月歌》中的“,影入平羌江水流”,刘禹锡《石头城》中的“,夜深还过女墙来”,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东船西舫悄无言,”,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苏轼《江城子》中的“料得年年肠断处,”,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
6.爱情是古代文人笔下常见的题材,如《孔雀东南飞》中“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表达的是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秦观《鹊桥仙》中“,又岂在朝朝暮暮”表达的是真情不受时空的限制。
7.人生有时是需要选择遗忘的,在“,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的田园生活中,陶渊明忘记了人世间的喧嚣与杂乱;在“,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豪情壮志中,李白忘记官场的倾轧与是非;在“大江东去,,”(《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奔放豪迈中,苏轼忘记了被贬谪黄州的无奈与痛苦。
8.古代文人笔下的愁情愁绪异彩纷呈,如李白《将进酒》中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李煜《虞美人》中的“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声声慢》“这次第,”,李清照《一剪梅》中的“花自飘零水自流,,”, 9.古代文人善于借“秋”表情达意,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新雨后,”,杜甫《登高》中的“,百年多病独登台”,刘禹锡《秋词》中的“,我言秋日胜春朝”,柳永《雨霖铃》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李清照《一剪梅》中的“。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10.古代以“水”为意象烘托意境或表情达意的诗词数不胜数,如:杜甫《客至》中的“,但见群鸥日日来”,李清照《一剪梅》中的“。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世间行乐亦如此,”,秦观《鹊桥仙》中的“,,忍顾鹊桥归路”,朱熹《观书有感》中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11.现代社会,古典心情不可或缺。
人们常常希望煮茶饮酒,箫与鹿品,琴送鹤行,在古典文化的海洋中徜徉。
读《行路难》,“我懂得了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的真谛;读《雨霖铃》,我懂得了柳永“,竟无语凝噎”的悲戚;读《登高》,我懂得了杜甫“,潦倒新停浊酒杯”的落魄;读《书愤》,我懂得了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的无奈;读《声声慢》,我懂得了李清照“寻寻觅觅,,,”的孤独。
12.古代文人非常重视友情,写友情的诗歌也很多,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别董大》中的“,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李白《赠汪伦》中的“,不及汪伦送我情”。
13.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一夜飞度镜湖月”;李商隐《锦瑟》中的“,望帝春心托杜鹃”;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一尊还酹江月”;姜夔《扬州慢》中的“纵豆蔻词工,,”。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耽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代文人词客十分讲究炼字炼句,往往为了一个字而冥思苦想,卢延让《苦岭》中曾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杜甫也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令人非常敬仰。
6.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回答,如还能引用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可加分),你知道的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安石《元日》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诗句艺术地概括了年复一年辞旧迎新的春节景况。
8.江泽民同志在澳门回归庆典讲话中引用唐朝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台湾同胞的关心思念之情。
9.崇俭反奢,历来是我国诗文中的重要内容,《左传》中有“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的句子。
请再以“俭与奢”为话题,写出司马光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身教重于言教。
对此,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指出:“其身正,______;其身不正,______。
”11.人们在比喻“柔”的思想教育时,常引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俗话和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12.谈到太平天国洪、杨内讧这段历史时,人们不禁会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浩叹。
(曹植诗)13.我国古典优秀诗歌中,常常突出一个典型事例来概括事物本质。
晚唐诗人杜牧根据飞骑送荔枝一事,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14个字,便勾勒出唐明皇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14.《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多用比兴手法,因而取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15.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
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
“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
“故垒西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
”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
“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
《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16。
从曹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文天样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谭嗣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我们看到了志士仁人对“生死”所做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
17.“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这首歌化用了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国古代有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是说坏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小就去做,干多了就会变成大坏事;好事虽小,也不要因为它小就不去做,再大的好事也是从点滴开始的。
19.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晏殊、柳永、辛弃疾词中所创造的三种境界,来说明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对学问、对事业的企望和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对学问、对事业执着专一的追求和献身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在学问、事业追求中理想实现时的喜悦和欢乐。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这两句诗,深深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