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隧道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隧道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我单位负责承建**8**合同段,合同左线里程为:****共7598米,右线里程为:*****共7546.449米;主要工程为****隧道出口端(右线:共3611米,左线:共3627米,2号斜井1210.48米)、****隧道(右线:共3816.499米,左线:共3836米)。

隧道采用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水泥混凝土面层采用26cm厚的C40水泥混凝土,面层混凝土强度要求28强度抗弯拉强度不少于5MPa。

基层采用12cm厚C20混凝土,基层下设15cm厚C20素混凝土整平层。

车行横洞:采用水泥混凝土轻型路面,路面厚度20cm,设计抗弯拉强度≥ 4.0MPa,其下设15cm厚的C20混凝土整平层。

人行横洞:采用水泥混凝土轻型路面,路面厚度15cm,其下设10cm厚的C20混凝土整平层。

二、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方法及工艺
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工序为:测量放样→基层检验和整修清理→槽钢安装和安设钢
筋(拉杆和传力杆)→运输混凝土→摊铺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提浆、刮平→表面制毛
→机械锯缝→填缝→养护→开放交通。

1、施工准备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要求各工序平行流水,相互交错,施工机械、工具、劳力、必
须密切配合。

施工前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对进场材料的试验,做好路面混凝土的配
合比设计。

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由试验确定,其试配强度按有关规范选取一般按抗压强度作配合比设
计,以抗折强度作强度校核。

上报高监办批准。

⑵混凝土摊铺准备
混凝土摊铺前, 对破损的的路面基层进行修复和清理,所有挤碎、隆起、空鼓和裂
缝密集区的基层应清除,并使用相同的基层料重铺。

当基层产生非扩展性温缩、干缩裂
缝时,应灌沥青密封防水。

当基层被碾压成坑或破损面积较小的部位,应挖除并采用贫混凝土局部修复,对表面严重破损裸露粗集料的部位,要采用沥青封层处理。

基层表面须洒水润湿,以免混凝土底部水分被干燥的基层吸收变得疏松,
以免产生裂缝。

路面清理时,当基层上有个别地方渗水时,要加埋一根Φ5cmHDPE 单壁打孔波纹管汇入Φ40cm 侧向盲管。

2、施工工艺
测量放样基层检验和整修清理槽钢安装和安设钢筋(拉杆和传力杆)整改摊铺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提浆、刮平表面制毛(压纹)机械锯缝填缝养护开放交通
不合格运输混凝土合格后⑴、测量放样
首先须根据设计图纸放出中心线及边线并确定标高,设置胀缝、缩缝、曲线起迄点
和纵坡转折点等桩位,放线时每5m测设一个点,确保标高准确,线形平顺。

同时根据放好的中心线及边线,在现场核对施工图纸的混凝土分块线。

砼浇筑前用水准仪进行高程的控制放样,根据路面的纵向坡比和横坡度,首
先对两侧边水沟顶面标高进行复测(复测间距为5m),然后在电缆沟(消防沟)中墙上进行槽钢标高放样,标高为砼路面标高上13cm,并用红油漆做好清晰、醒目的记号。

⑵、安设模板
选用有足够刚度的钢模板,用于设置胀缝和施工缝的模板,须根据设计要求预留传
力杆或拉杆的置放孔,模板高度须与面板厚度一致,误差为2mm。

安装模板前须对基层进行检测,模板的平面位置与高程须符合设计要求,平面位置
偏差不大于5mm,纵向高程偏差不大于3mm,模板须安装稳固,能承受摊铺、振捣、整平时的冲击和振动作用。

模板间的连接须紧密平顺,不得有错缝、错位和不平顺现象。

本段路面施工采用槽钢作为行走设备轨道,槽钢采用180*9*70mm,槽钢安设在边水沟顶部内边,边水沟顶部必须清理干净,槽钢底部加设垫块调整到标高放样处。

⑶、水泥混凝土的制备
自动计量拌和站自动计量拌和。

混和料拌和前,须先在拌和机内用适量的拌和物或
砂浆试拌并排除,然后规定的施工配合比进行拌和,向拌和机投料的顺序宜有利于拌和
均匀,通常为碎(砾)石→水泥→砂。

材料进入拌和机后须边拌和边加水,投入外加剂
的顺序须根据使用规定确定,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混凝土拌和均匀。

每台班或拌和200m3混凝土拌和物,须制作两组抗折强度试验的试件,必要时可增制抗压强度试件。

⑷、水泥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采用翻斗自卸车运输,要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a、运送混凝土的车辆在装料前,要清净车厢,洒水润壁,排干积水。

装料时,自卸车要挪动车位,防止离析。

b、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漏浆、漏料和污染路面,运输要减少颠簸,途中不得随意耽搁。

c、特殊天气运输混凝土时要遮盖混凝土。

d、车辆倒车及卸料时,要有专人指挥,卸料要到位,严禁碰撞前场施工设备。

⑸、摊铺
混凝土拌和物摊铺前,须对模板和基层等进行全面检查,以保证混凝土面板的几何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摊铺厚度大于22cm时,须分两层摊铺,下层摊铺总厚度的
3/5。

摊铺时,料铲须反扣,严禁抛掷和搂耙,防止拌和物离析,两层铺筑间隔时间不得
超过30min。

⑹、振捣
振捣时插入式振捣器与平板式振捣器配合使用,须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插入式
振捣器功率须不小于 1.1kw,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距离不宜大于作用半径的 1.5倍,至模板边缘的距离须不大于其作用半径0.5倍。

振捣时须避免碰撞模板、钢筋、传力杆和
拉杆。

平板振捣器纵横振捣时须重叠10—20cm。

振捣器在每一位置停留时间须足够长,平板振捣器不宜小于15s,插入式振捣器不小于20s,以便将混凝土拌和物振捣密实。

当拌和物停止下沉,不在冒汽泡并泛水泥浆时,混凝土即被振捣密实,但不须过振。

振捣
时须辅以人工找平,并随时检查模板;如模板发生位移、变形或松动,须及时纠正。


捣作业须在拌和物初凝以前完成。

混凝土分两次摊铺,振捣上层混凝土拌和物时,插入
式振捣器须插入下层拌和物5cm以上,以便上下层形成整体;上层混凝土拌和物振捣必
须在下层拌和物初凝前完成,振捣时有钢筋的部位注意防止钢筋变位。

⑺、整平与提浆
滚动轴要有足够的刚度和质量,长度为7.5m,两侧距边水沟分别为27.5cm,桁架行走在槽钢上,桁架行走轮底部与滚轴底部高差为13cm。

滚轴沿纵向行走,往返2-3遍,使混凝土表面泛浆均匀平整,振捣梁整平过程中,缺料处要使用混凝土填补,不得用砂
浆填补,料多的部位要铲除。

⑻、表面整修
采用3m刮尺,沿纵横两个方向进行精平饰面,每个方向不小于两遍,抹面完成作业后,要及时清边整缝,清除粘浆,修补缺边、掉角。

清理因整平推挤到路面边缘的余料,
以保证整平精度。

精平饰面后的面板表面要致密均匀,无漏骨,平整度达到规定要求。

⑼、纹理制作
混凝土面板抹面养生后,为保证路面的磨擦系数及毛面,要在路面混凝土初凝以后
进行压纹处理。

纹理制作时,不得影响表面平整度。

⑽、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施工
采用锯缝机进行切缝,采用5mm厚的锯片,切缝时,锯片晃度不大于2mm。

按照设计,隧道正洞路面面层沿纵向设置纵向施工缝,纵向拉杆采用Φ16螺纹钢筋,拉杆长度为80cm,间距55cm,距接缝或自由边间距30cm。

拉杆中间涂10cm的防锈涂料,拉杆设置在面层中间,施工缝缝宽3-8mm,缝深6cm,缝面涂沥青。

在洞口沥青混凝土路面过渡段5m位置处砼路面面层中间位置设传力杆,传力杆采
用Φ25螺纹钢筋,长度为70cm,中间10cm涂防锈材料,间距40cm(边缘两根的间距为27.5cm),距接缝或自由边距离为10cm、32.5cm。

在隧道内外路面交接处各设置1条胀缝,靠近胀缝的3条横向缩缝加设传力杆的假缝型式,胀缝处的角隅处设置角隅钢筋。

胀缝宽2cm,深度4cm,缝内用22cm高,2cm 宽的软木板嵌缝,软木板要涂沥青并裹聚乙烯膜,胀缝板应与路中心线垂直,封闭垂直,缝隙宽度一致,缝中完全不连浆。

胀缝内设置胀缝补强钢筋支架、胀缝板和传力杆,传
力杆一半以上涂防粘涂层。

胀缝施工采用前置钢筋支架法施工,胀缝钢筋要预先加工好,安装和固定胀缝钢筋支架,并在使用手持振动棒振实胀缝板两侧的混凝土后再进行混凝
土的铺筑,在混凝土未硬化时,剔除胀缝板上部的混凝土嵌入软木板,整平表面,胀缝
板要连续贯通整个路面板宽度。

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设置横向施工缝,缝宽3-8mm,缝深6cm,缝面涂沥青,路面面层中间位置设传力杆,传力杆采用φ30光面钢筋,长度为50cm,间距30cm,距接缝或自由边距离为15cm,拉力杆涂30cm的防锈涂料。

邻近胀缝的三条横向缩缝采用设传力杆假缝形式缝宽3-8mm,缝深6cm,缝面涂沥青,路面面层中间位置设传力杆,传力杆采用φ30光面钢筋,长度为50cm,间距30cm。

其它位置的横向缩缝采用不设传力杆的假缝形式,缝宽3-8mm,缝深6cm。

切缝方式为:最长时间不超过24小时。

⑾、接缝填封
混凝土养生期满后,应立即灌封。

具体的技术要求为:
(1)、先用切缝机清除接缝中夹杂的砂石、凝结的砂浆等杂物,再用高压水彻底清
除接缝中的尘土及其它杂物,确保缝壁及内部清洁、干燥。

(2)、填缝材料使用“聚氯乙烯胶泥”,使用方法如下:
a、新水泥混凝土锯完缝后应清理。

b、将聚氯乙烯胶泥成品切成2kg左右的小块投入锅内,缓慢升温,不断搅拌,熔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