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培养方案
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培养方案
40 2 第 2 学期
制冷空调系统建模与仿真
29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refrigeration and air 40 2 第 2 学期
conditioning systems
流动与传热的数值分析 30 Numerical analysis of flow and heat transfer
热力系统优化设计 44 Optimal design for thermodynamic systems
40 2 40 2 40 2 40 2 40 2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3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补 1 内燃机构造 修 课 2 工程热力学
40
第 1 学期
40
第 2 学期
备注
同等学 历、跨专 业考入的
26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40 2
开课时间
第 1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1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1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3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2 学期
40 2 第 1 学期
低温工程学 31 Cryogenic engineering
环境保护技术与装备
40 2 第 2 学期
32 Technology & Equipment of environmental 40 2 第 3 学期
protection 强化传热技术 33 Technology of enhancing heat transfer 润滑材料与技术 34 Materials & technology of lubrication 压力容器安全评定 35 Safety evaluation of pressure vessels 多相流动理论与计算 36 Multiphase flow theory and computation 管道输送与工程 37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 engineering 能源与节能技术 38 Energy& Economize on Energy Technology 容积式压缩机数学模型及应用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代码:0807)培养方案(硕士)
一、学科简介及方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是研究能量以热和功及其它相关的形式在转
化、传递过程中的基本规律,以及按此规律有效地实现这些过程的设备及系统的 应用科学及应用基础科学。本一级学科包含六个二级学科。其中“工程热物理” 主要研究能量以热的形式转化的规律及其应用的技术科学,紧密结合广西资源进 行材料热物性研究和太阳能热利用研究;“热能工程”主要进行能源的合理、高 效、清洁地利用和传递、转换的技术研究,分析能源利用系统与评价,进行可再 生能源的利用和开发,侧重节能新技术、节能新工艺(流程)、新设备和新材料、 传统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动力机械及工程”以内燃 机和正在发展中的其它动力机械及其系统为对象,研究如何把燃料的化学能和流 体动能安全、高效、低污染地转换成动力的基本规律和过程,研究转换过程中的 系统和设备,以及与此相关的控制技术。“流体机械及工程”主要研究将能量传 递给流体以提高流体的速度或压力的设备及其内部流体运动的规律;“制冷及低 温工程”主要研究获得并保持低于环境温度的原理与方法,实现该条件所需要的 仪器和设备,以及低于环境温度条件对材料、工程、工艺过程的作用与影响;“化 工过程机械”主要研究与监控化工用流体机械、过程成套装置设计、制造及安全 保障技术。
1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 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胜任高等院校教学、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或 科技管理等工作。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 3 年,学习年限为 2-5 年,其中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 1
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总学分≥32 学分,其中学位课程 16 学分。学分分配如下表所示:
备注
3
课程 课程 类别 编号
课程编号(中英文)
Electronic technology of modern power
课学 时分
开课时间
能源与环境工程 27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40 2 第 1 学期
计算流体动力学 28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培养方向:1.工程热物理 2.热能工程 3.动力机械及工程 4.流体机械及工程 5.制冷及低温工程 6.化工过程机械 二、培养目标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严 谨的科学作风,团结协作,身心健康。
2.具备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方面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 解本学科有关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学术现状和发展方向;具有创新意识、独立分析 和解决本学科的专门技术问题的能力。
40 2
空气调节 20 Air conditioning
40 2
制冷原理与热泵 21 Refrigeration principle and heat pump
40 2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22 New energy and renewable energy utilization
40 2
热物理参数测试技术
23 Measurement technology on thermal physical 40 2
parameters
太阳能电池原理 24 Solar cell principle
40 2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25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40 2
5
《太阳能学报》、《动力工程学报》、《热能动力工程》、《可再生能源》、《能 源研究与利用》、《中国能源》、《新能源》、《太阳能》、《Solar Energy》、 《Solar Thermal Energy Storage》、《Solar Energy Material》、《Solar Energy Engineering》、《Solar Energy Transfer》、《Applied Energy》、《Energy》、《Power Diffraction》、《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机械工程学报》、《内燃机 学报》、《内燃机工程》、《小型内燃机》、《国外内燃机》、《内燃机》、《柴 油机》、《化工学报》、《制冷学报》、《低温工程》、《流体机械》、《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Journal of Heat Transfer》、《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润 滑与密封》、《工程机械与维修》、《油气储运》、《摩擦学学报》、《机械工 程材料》、《化工机械》、《润滑油》、《腐蚀与防护》、《材料研究学报》、 《Tribol》、《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Energy and Buildings》、 《Wear》等。
社会实践时间安排在第三或第四学期。内容有:参与讲授一定学时的本科课
程,担任课程辅导、批改作业、制作课件和课程考核等;制作课件和课程考核,
参加指导实验、实习和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等。折合教学工作量不少于 20 标准
学时。教学实践完成后,填写广西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学实践情况表,由指导
教学实践的教师写出评语后送交学院备案。亦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本专业相关
高等传热学
课学 时分
开课时间
72 4 第 1、2 学期
36 2 第 2 学期
18 1 第 1 学期
60 3 第 1 学期
40 2 40 2
第 1 学期 第 1 学期
备注
2
课程 课程 类别 编号
课程编号(中英文)
Advanced heat transfer
课学 时分
高等流体力学 7 Advanced fluid dynamics
内燃机振动与噪声控制
40 2 40 2
14 Vibration and Noise Control in Internal 40 2
Combustion Engine 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
15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of internal 40 2
combustion engine
20 1 20 1
高等内燃机学 11 Advanc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40 2
内燃机燃烧学 12 Burning scienc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内燃机数值模拟技术 13 Simulation technique of engine
分类
学分分配
合计
学 公共学位课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 学分 7
位
2.《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
课
义方法论》两门课中选 1 门 1 学分
3.第一外国语 4 学分
专业学位课 4
9
非学位课
≥4 门
≥10
必 社会实践
2 学分
6
修 学术活动
2 学分
环 开题报告
2 学分
节
课程 类别
叶轮机械气动力学 40 Turbomachinery aerodynamics
风机理论与设计 41 Wind turbine theory &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