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时代 PPT课件
改革背景 1、第一次议会改革极不彻底,下院多数议席仍掌握在土 地贵族手中; 2、工人阶级争取普选权的斗争进入新阶段,处置不妥会 引发革命; 3、保守党内阁面对考验,提出改革议案。 (二)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 1、1867年议会法内容:凡缴纳济贫税的房主和定居一年 缴纳10英镑以上年租的房客,可获得选举权;在各郡, 凡年土地收入5镑的农户或缴纳5镑租金的佃农可为选民; 调整选区设置,清除腐败选区,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 意义:选民增加,工业资产阶级开始在议会中扮演主角。 局限:半数以上男子和所有妇女仍无选举权,选举中的腐 败现象仍存在。
4、经过: (1)1836年6月“伦敦工人协会”建立,标志着运动的 开始。 (2)1839年,宪章派在伦敦召开第一次国民代表大会, 通过《国民请愿书》,要求实施人民宪章。 (3)1840年,“全国宪章派协会”成立,是一个类似无 产阶级政党的政治团体。 (4)1842年,宪章运动出现第二次高潮。 (5)1847年,经济危机导致宪章运动第三次高潮到来。 (6)1858年,宪章派召开最后一次代表大会,运动结束。 5、失败原因分析:宪章派领导层分歧;工人组织水平有 限;政府政策调整;部分工人生活得到改善。 6、历史意义:向统治阶级施加了巨大的政治压力,促使 政府加快政治改革步伐。
二、“自由放任”和工业霸权
(一)经济自由之路 1、1838年,“反谷物法同盟”成立,领袖理查德· 科布 登和约翰· 布莱特,反对农业保护关税,呼吁自由贸易, 废除“谷物法”。 ★《谷物法》:制定于1851年,规定国内小麦价格低于 每夸特80先令时,禁止外国谷物进口。该法令保护了地 主阶级利益,不利于工商业资本者,抬高了谷物价格, 降低了民众生活水平,是造成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 2、罗伯特· 皮尔(1788-1850)首相的改革。 ★1841年,取消和降低1000多种商品进口税,废除出口 税,瓦解旧的关税制度。 ★1842年,两次削减小麦进口税。 ★1846年,提出废除《谷物法》议案,最终获得通过。 3、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
2、1872年,格莱斯顿政府通过《秘密投票法案》。 3、1883年,颁布《取缔选举舞弊和非法行为令》,禁止 贿赂、威胁及冒名顶替等不正当行为。 (三)1884年第三次议会改革 1、格莱斯顿促使议会颁布改革令:郡选区和城区选民, 年收入10镑的成年男子均可成为选民。大批农业工人获 得选举权。英国选民由1883年的315万增至570万。 2、1885年议会通过《重新分配议席法案》,取消81个人 口不足15000人的城镇选派议员的资格。 第二次、第三次议会改革拉开了政治变革的序幕,英 国政治上的“改革时代”随之到来。 (四)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1、改革背景: (1)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党要求建立一个廉洁、 高效的政府,促进经济发展。 (2)政党政治的发展使建立稳定、持续的政府成为关键 问题。
第十章 自由主义时代 (19世纪30年代—1900年)
一、宪章运动 二、“自由放任”和工业霸权 三、政治改革的扩展 四、科学的丰收 五、现实主义文学 六、“维多利亚风尚” 七、两党制度 八、爱尔兰自治问题 九、工党的缘起 十、战争和扩张
一、宪章运动
(一)产生的历史条件 1、工业革命早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同 时带来经济危机、失业破产等社会问题; 2、社会进步人士、人道主义者呼吁改善无产阶级境况, 提出缩短工时、禁用童工等工厂法; 3、政府济贫制度如同虚设; 4、与资产阶级联合进行的第一次议会改革,无产阶级毫 无所获,走上独立斗争道路。 (二)性质及概况 1、性质:以工人阶级为主体、以争取议会改革为中心任 务的群众性民主运动; 2、时间:1836年至50年代; 3、得名:1837年,激进派洛维特起草“人民宪章”。包 括:成年男子普选权;按照代表和人口比例合理划分选 区;取消议员财产资格;议员支薪;无记名投票;每年 改选一次议会。
(二)世界工业霸主 1、随着19世纪40年代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成为世界 工厂。 1850年,英国金属制品、棉织品、铁产量占全世界的 一半,煤产量占2/3;1860年,世界工业产品的4050%是英国生产的;1870年,英国钢产量仍占世界一 半。英镑成为国际货币。 2、工业化期间,英国人口发生空前变化:人口总量增加 迅速、外流移民数量巨大、城乡人口比例倒置。 1811年英国人口1000万,1881年增至2600万;18531880年有250万人前往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南非; 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1870年,城市 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 3、新闻业走在世界最前列。
主流报刊:《泰晤士报》、《曼彻斯特卫报》、 《每日电讯报》、《旗帜报》。 新闻社:1851年,“路透社”由犹太人保尔· 朱利 叶斯· 路透(1816-1899)在伦敦创立。 4、1851年,维多利亚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主持, 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召开。 ★展览厅“水晶宫”本身成为建筑史上的奇迹。 ★博览会向世界展示了英国工业化的成果:大功 率纺纱机、火车头、水压机、机床、吊车、水泵, 以及运河、桥梁、建筑、码头模型。 ★博览会历时140天,接待参观者600万人。 世博会的举办激发了英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 信心。
(3)文官任命中的恩赐制使文官素质低下。 (4)印度殖民政府、牛津、剑桥公开考试选拔人才等改 革为文官制改革提供了经验。 2、经过: (1)1853年,《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 提出一整套改革计划。具体有:区分文官类别,统一录 用标准;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废除恩赐制;严格 工作考核,实行政绩晋升制。 (2)1855年,文官制度改革的正式法令《关于录用王国 政府文官的枢密院命令》颁布。规定对文官候选人进行 及格考试,并经过半年试用后方能正式录用。 1855年文官改革令在英国政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 不列颠现代文官制度建立的起点。 (3)1870年第二个文官改革令:多数文官职位必须通过 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某些高级官员的职位仍可由内 阁直接任命;文官考试分两类进行,自此文官分为高、 低两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