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对青少年肥胖状况的调查

高中生对青少年肥胖状况的调查

高中生对青少年肥胖状况的调查
班级:高二(15)班
指导老师:王柯山
组长:袁昱
组员:王雅倩,郑高峰,郑詠之,蒋莹。

课题研究涉及的主导科目:生物
课题研究涉及的非主导科目:政治
研究内容:中学生肥胖成因以及导致肥胖的学习与生活因素,并给大家提出健康合理的建议,宣传一些科学减肥方式。

研究时间:2007年9月-2008年1月
研究方法:资料查询法,问卷调查法。

研究假设:学生对青少年肥胖状况并非很了解,也没有意识到这一情况带给我们学习生活的重大影响。

但是通过这次研究活动,我们会尽量使身边同学都了解到预防肥胖的
重要性。

研究目标:一.使广大中学生朋友对青少年肥胖成因及预防措施等有一些初步了解认识。

二.通过本次调查研究会使中学生能更深层地了解‘远离肥胖,健康生活’的重
要性,并由此选择更有益于自身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

三.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小组每个成员也要多注意自己的学习生活是否达到健康
标准,若没有也要努力达到这一目标。

人员安排:1.由袁昱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
2.由蒋莹撰写调查问卷,方便进行调查
3.王雅倩与郑詠之负责修改并分发问卷
4.由郑高峰统计调查问卷结果并初步得出结论
5.袁昱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负责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研究步骤:
研究目的:随着北京申奥的成功,国人掀起了一股体育锻炼的热潮,然而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现象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一
问题便是我们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

可行性分析:
1 人员条件:我们对这个课题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这将会使我们更加热情地投入

活动中去,尽自己的力量完成好这门学科
2 物质条件:同学们都有机会上网查询资料
3 时间条件:每个星期都有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同时回家后我们都有时间探
讨课题
预期成果:
1 完成调查问卷,尽可能多地发出去,让更多高中生参与,并达到预期目标
2.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让更多高中生看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并努力达到这一
要求
研究意义:肥胖现象使学生身体笨重,动作不方便灵活,还可能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同时又。

.
可对他们今后的升学就业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本次研究意义在于能给这些正在苦
恼的同学提供一些帮助,也给其他同学介绍一些科学健康的锻炼方法和营养食物
搭配方式,使青少年有更好的身体素质。

调查结果: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体质健康善经过努力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肥胖超重问题仍然困扰着学生,特别是通过与全国和北京市的数据
相比较,可以发现我校肥胖率还是比较高的。

干预措施:肥胖的主要是由于学生进食过多,而运动量小,使热量消耗减少,并以脂肪形式堆积于体内,而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治疗特点就是既要改变肥胖状况,
又要满足合理营养需要,以保证健康成长发育。

我们应该在保证正常生活的前提下采取以下措施:
合理安排科学膳食,节制饮食,减少高热量食物,限制脂肪和甜食的摄入,而蛋白质食物不可减少,还要有足够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蔬菜,如绿豆芽,韭菜,黄瓜,藕笋,菠菜,芹菜,萝卜等。

加大体育运动强度和增加劳动锻炼,制定合理的运动时间表,运动和劳动时间应有一个小时。

运动后不能马上吃东西,应及时补充营养。

注意饮食卫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进食不要过快,要细嚼慢咽,晚饭要少吃,减少睡眼时间。

每天用脑时间不能过度,注意休息,睡眼时间在8-10小时之间,保持身心健康。

调查总结:经过我们的调查及分析,得出了我校学生的超重与肥胖状况较全国水平及北京水平为高,这与我们个人的生活方式及锻炼情况等密切相关。

对于这个项目而言,我们始终相信,贴近实际生活是我们选择课题时最最重视和首先考虑的一点。

希望每个同学在今后的人生中都能展现出自己最优雅,最精神的一面!
调查体会:
下面从三方面谈谈我们的收获与体会:
1.我们共进行了两次开题论证。

第一次论证时我们做得很不好,无论形式或是内容都很粗糙,因此我们决定重新修改,完善一下,同时希望再有一次论证的机会。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第二次我们做得比较好。

由此我们感到,不是我们没有能力,而是我们没有全心付出。

只要肯做有心人,相信天下一定无难事——信心,是我们研究过程中的第一个收获。

2.研究活动是一个团体活动,无论是制定研究框架或是具体实施,都需要几个人共同讨论决定,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至少是不可能完善的。

因此它在客观上为我们创造了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学会合作,学会取长补短,这是我们的另一个收获。

3.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许多问题,比如说办事拖拉,效率太低,对问题理解不够透彻等。

我们要在今后的活动中积极解决这些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便是提高的过程。

调查统计:
(温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教师评价:(王柯山老师)
1.研究小组的学生均能按要求完成研究工作。

研究热情高,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研究过程扎实,能记录下每一步的研究历程;组员分工较合理,基本上能做到在研究过程中分工合作,总体来说,这是值得肯定与表扬的。

2.研究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对研究课题缺少整体上的宏观把握,题目过空过大,这也造成了学生研究思路不够清晰;在研究目的与意义上,语言较为空洞,内容不够充实,这样就使得论证不够生动,希望在下次的研究工作中能更加积极,做得更有特色!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