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史1

园林史1

绪论1、什么是园林?园林的构成要素是什么?1、狭义的园林:指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的过程。

2、广义的园林:指融合地球上各种天然和人工要素即土地、水、植物和建筑的艺术和科学。

目前,园林包括传统园林、城市绿化和大地景观规划三个层次。

园林的构成要素:1.地形的改造,包括掇山、置石等2.水:静态和动态水景3.建筑:类型多样:楼、堂、斋、馆、台、阁、轩、廊等4.动植物2、简述园林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特点(一)萌芽时期的园林----自然从属型园林原始社会,人类主要以狩猎和采集获取自然资源,对自然充满崇拜,出现园林的雏形。

(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园林----自然顺应型园林人类进入农耕时代,形成城镇,园林经历萌芽、成长和兴旺过程,形成了两种基本形式:规整式园林和风景式园林主要特征(1)大多数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为他们所私有(2)主流是封闭、内向型的(3)以追求视觉的景观之美和精神的寄托为主要目的(4)造园工作主要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

(三)现代城市公共园林----自然征服型园林工业文明兴起,导致大范围自然生态的失衡,城市问题出现,Frederick Law Olmsted提出建立城市公共园林以保护自然。

主要特征:(1)除私有园林,出现政府所有的公共园林(2)由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3)园林不仅为获得视觉美感和精神陶冶,也注重发挥其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4)由现代的职业造园师主持规划工作(四)现代生态园林----自然共生型园林信息时代的到来、一系列严峻问题使人们认识到要建立和谐的生态系统主要特征:(1)出现“园林城市”;(2)园林绿化以创造合理的城市生态环境为目的,形成区域性的大地景观规划;(3)跨学科的综合性和公众的参与性是园林艺术创造的主要特点。

第一部分中国园林史第一章中国古典园林概述一、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一)按从属关系划分1.皇家园林 (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2.私家园林 3.寺观园林 4.陵寝园林(寝庙园林)(二)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放方式划分1.人工山水园2.天然山水园二、中国古典园林史分期中国古典园林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直到19世纪末封建社会解体为止。

1.生成期—殷周秦汉2. 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时期3.全盛期—隋、唐时期4.成熟期—两宋到清初5. 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三、说明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三)诗画的情趣(四)意境的蕴含第二章.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商周、秦、汉一、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物质起源(一)囿的出现与发展(二)台与沼的出现与发展(三)园圃的出现和发展(四)建筑的出现和发展周《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此规划成为后世帝王都城规划的模式。

二、简述囿和台的主要功能。

囿是我国最早的园林形式,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即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周初;囿,所以域养禽兽也,主要功能—帝王狩猎;积土四方而高曰台;台—观天象,通神明,对山岳的崇拜;山高势险;高山能够兴云作雨—五岳;登高远眺,观赏风景;三、说明我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式园林方向发展的物质、社会和意识形态条件。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源头(一)囿的出现与发展(二)台与沼的出现与发展(三)园圃的出现和发展(四)建筑的出现和发展二、社会因素—山水审美观的确立三、意识形态的因素(一)天人合一思想 (二)君子比德思想(三)神仙思想四、简述后代帝王都城规划的模式。

周朝确立了都城规划的形式-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一池三山”格局改变了先秦以台为主体的园林格局,成为后世苑囿建造的模式;五、简述秦汉时期园林的主要特点。

皇家园林由先秦的自然崇拜变为“法天象地”;“一池三山”格局改变了先秦以台为主体的园林格局,成为后世苑囿建造的模式;沿袭到清代神仙思想对园林的影响较大;皇家园林是秦汉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建筑作为园林要素,与其他三要素无密切的有机关系。

私家园林私家园林是皇家园林的摹仿,没有形成特色;开创了土假山和石假山的纪录,并逐渐开始模仿自然;从囿--苑、园,主要功能是游憩观赏,但总体布局粗放;隐士庄园出现。

六、后世苑囿建造的模式是什么,在那座园林出现的?三座仙山为哪三座?“一池三山”建章宫太液池—池中筑瀛洲、蓬莱、方丈三座仙山“一池三山”格局为后世皇家园林创造宫苑池山的传统模式;七、哪座园林开创了土假山和石假山纪录?梁冀与其妻孙寿的苑囿富豪大贾苑囿八、1.秦咸阳宫苑城市规划思想—法天2.兰池宫:引渭水为池,筑土为蓬莱,首见史载;岛名为蓬莱,开启皇家园林求仙先河;刻石为鲸;3.汉上林苑---历史上最大的皇家园林4.建章宫前宫后苑的总体布局,成为后世大内御苑的传统模式。

5. 梁冀创造了土假山的纪录,并开始模仿自然山水,有别于虚幻的神仙境界;6. 富豪大贾苑囿茂陵袁广汉创造了石假山的记录。

九、上林苑的特点:1)上林苑是范围辽阔的天然山水环境;2)建筑分布疏朗;3)功能多样-游憩、居住、朝会、娱乐、狩猎、通神、求仙、生产、军训等。

第三章、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园林一、皇家园林邺都园林(了解北齐“仙都苑”的建筑:密作堂、贫儿村)洛阳园林都城规划:御街(铜驼街)--宫城—御苑(华林园)构成城市中轴线;利用建筑群的布局和建筑体型的变化形成了具有强烈节奏感的空间序列,突出了皇权至高无上,开创了我国皇都规划的新格局;构成宫城、内城、外城三套城垣的形制建康园林二、私家园林(一)北方私家园林1、张伦宅园2、石崇—金谷园(庄园)(二)南方私家园林1、湘东苑---湘东王萧绎2、谢灵运园—庄园3、陶渊明—庄园三、寺观园林第一座寺庙—洛阳白马寺著名的寺观园林1、北方寺观园林:永宁寺、嵩岳寺、少林寺2、南方寺观园林:同泰寺(鸡鸣寺)、灵隐寺、庐山东林寺、栖霞寺等2、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史的转折时期?园林的经营完全转向以满足作为人的本性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为主,且升华到艺术创造的境界。

3、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的特点皇家园林规模由大入小,设计趋于精密细致;园林造景由过多的神秘色彩转化为自然气氛;功能由狩猎、求仙等趋向于以游赏为主;创造方法由写实趋向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称谓除了宫苑,称“园”的更多,御苑在都城规划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成为城市中轴线空间序列的结束。

私家园林贵族、官僚园林:崇尚华丽、争奇斗富;文人园林:天然清纯的风格,表现隐逸;出现庄园和宅园两种形式。

寺观园林世俗化,促进了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寺观园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

筑山:以石堆叠,并有单块置石出现,并出现用石砌筑水池驳岸;理水:水体形象多样化,并与小品结合;建筑:力求与自然环境协调,因地制宜;植物:主要为观赏花木。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开始形成,开始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第四章园林的全盛期---隋唐1、隋唐时期的大内宫苑和著名离宫有哪些?1、唐大内三宫(1)西内太极宫(2)东内大明宫(3)南内兴庆宫李白的诗词(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2)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2、大内三苑、洛阳西苑:西苑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的到来3、离宫别馆1、华清宫、(兴庆宫、华清宫构成北宫南苑)2、九成宫3、玉华宫4、仙游宫2、隋唐时期著名的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有哪些?私家园林1、城市宅园:洛阳白居易履道坊宅园2、郊野别墅园:平泉山庄、浣花溪草堂(“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欧日日来”“草堂少花今欲栽,不用绿李与红梅”)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堂成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庐山白居易的草堂、王维辋川别业(写意山水园的代表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寺观园林1、长安大慈恩寺(大雁塔)、荐福寺2、昆明的圆通寺3、开封的相国寺附加:公共园林:曲江风景区曲江宴游----杏园“探花”宴---雁塔题名3、试述一些著名诗词对隋唐园林的描写。

兴庆宫:“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兴庆宫沉香亭: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华清宫:长恨歌---白居易(记九龙汤)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长恨歌---记长生殿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过华清宫 -----杜牧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浣花溪草堂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欧日日来”“草堂少花今欲栽,不用绿李与红梅”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庐山草堂白居易何以洗我耳,屋头飞落泉;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大慈恩寺大雁塔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岑参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4、隋唐时期园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一、皇家园林“皇家气派”已完全形成园林规模、建筑体量巨大总体布局:前宫后苑格局,有明显中轴线;苑中建筑疏朗,主要起点景和观景作用。

形成大内、行宫、离宫御苑三个类型二、私家园林趋向于精致文人园林兴起,园林写实与写意结合。

(文人园林的兴起:指文人营造或所有的园林和“文人化”园林园林侧重于赏心悦目,寄托理想,陶冶性情蕴含诗画情趣,并融入文人的价值和审美观造园思想(立意)和造园技巧(器)的结合)将诗画情趣赋予园林,开始进行意境的塑造三、寺观园林城市寺观具有公共交往中心的作用郊野寺观兼有点缀风景,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四、公共园林开始重视,造园手法多样化。

五、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三门艺术的相互渗透,诗画的情趣形成。

5.附加知识点:唐代居住区采用坊里制,宋代采用街巷制第五章园林的成熟期----两宋1、两宋时期著名的皇家园林有哪些?皇家园林都城规划:北宋东京都城规划、临安都城规划东京园林:寿山艮岳、延福宫、琼林苑、玉津园、金明池、宜春苑(东京四苑)临安园林:西湖景观、德寿宫2、试述寿山艮岳的造园特色。

(宋徽宗营建的大型人工写意山水园,具浓郁典雅的文人园林意趣;)艮岳为主体,形成山嵌水抱的格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