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园林史含义:主要是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园林发展的历史,考察园林内容、形式的
演变,总结造园实践经验,探讨园林理论遗产以及与其相关的园林事件和文化等。
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的一门课程。
【第一章总说】
2.中国园林的体系(阶段):A.园林的幼年时期(前11世纪-公元220年)——商、周、
秦、汉→B.园林的转折时期(公元220 -589年)——魏、晋、南北朝→C.园林的全盛时期(公元589-960年)——隋、唐→D.园林的成熟前期(公元960-1271年)——宋→E.
园林的成熟中期(公元1271-1736年)——元、明、清初→F.园林的成熟后期(公元1736-1911年)——清中至清末→G.中国古典园林综述(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主要发展历程与成就)→H.中国近现代园林→I.中国当现代园林【第一章总说11】
3.学习园林史的目的:周维权在《中国古典园林史》的自序中讲到,写历史的目的不仅是为
了缅怀过去而弘扬以往的辉煌业绩,更重要的在于揭示发展规律而烛照未来。
对园林体系的发展规律有一个比较全面、完整的了解,那么在创造新园林的过程中就可以较为自觉的把握传统与创新的源流关系,明确哪些应该扬弃否定,哪些能够继承发展,从而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
【第一章总说17】
4.园林:在一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
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不一定要考)【第二章总说36】
5.世界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
A. 园林的孕育阶段——原始文明、奴隶社会阶段;
B. 古典园林阶段——奴隶社会后期、封建社会阶段;
C. 近现代园林阶段——资本主义阶段;
D. 生态园林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时期。
【第二章总说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