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胡萝卜高产栽培技术

胡萝卜高产栽培技术

胡萝卜高产栽培技术
胡萝卜为伞形科胡萝卜属二年生草本作物。

胡萝卜营养丰富,集果、蔬、药等优点于一体。

其适应性强,生长期短,病虫害少,管理简便,生产成本低,便于加工、运输、贮藏,是冬春蔬菜淡季供应市场的一种良好蔬菜。

乌苏市西大沟镇近年来胡萝卜生产已有较大规模,现就胡萝卜高产栽培技术作一介绍。

1播前准备
从胡萝卜的特性和生长条件来看:它属根莱类蔬菜,肉质根的大小、品质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

因此,要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质地酥松、有机质含量高的沙质壤土上种植。

这样有利于肉质根的伸长,减少畸形根,且外皮光亮,品质脆甜。

胡萝卜的前茬可为番茄、洋葱、大蒜和土豆等。

深翻土地对胡萝卜的产量和品质有着积极的影响。

前茬作物收获时,立即深翻25~
30cm,精细耧2~3遍,进行晒土。

整地前施用腐熟的有机肥4000kg/667m2、三元素复合肥50kg/667m2。

要求有机胆必须充分腐熟、细碎,并进行全面铺施,与土壤充分混匀,否则,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或施肥不匀,会损伤主根,产生叉根。

西大沟镇多使用起垄栽培。

把地整平后即可起垄。

起垄栽培有以下优点:雨水多时利于排水降湿,避免渍害;增加土壤透气性,能使胡萝卜优质高产,裂根减少。

起垄规格:按15~20cm的高度做平顶垄,垄沟宽15cm。

垄顶宽50cm的种2行,垄顶宽70cm的种3行。

有机肥等基肥要埋于垄下。

起垄后,在垄顶上按行距25cm 开播种沟,沟深1.5cm。

2播种
2.1品种选择
西大沟镇主栽的品种有日本“新黑田五寸人参”和美国“红心金笋”等,其生育期分别为120d和135d,均属夏播品种。

2.2种子处理
采用浸种催芽,用50℃温水烫种10min,再在30℃温水中继续浸种3~4h,沥干后装入棉纱布袋中,在20~25℃下保湿催芽,并经常翻动,待20%~30%种子胚根露出即可播种。

2.3播种
春播一般在10cm地温保持在13℃播种。

播种过早,幼苗感受低温时间较长,易通过春化阶段而引起抽苔开花,影响产量和品质。

采用条播方式,播种量为200~220g/667m2,采用散播的为250g/667m2。

播种时将已有20%~30%露白的种子均匀地拌入适量细土中,再进行播种,以利于均苗。

3田间管理
3.1间苗、定苗
播种后20d,即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苗距5cm。

留大苗、壮苗,去小苗、弱苗及杂株。

同时进行第1次中耕松土。

在幼苗长出5~6片真叶时进行定苗,苗距10cm。

同时进行第2次中耕。

杂草出苗后立即人工拔除。

3.2追肥
生长期一般施肥2次,在3~4片真叶和7~8片真叶时进行。

每次施三元素复合肥20kg/667m2。

于垄肩中下部开沟施入,然后覆土、灌水。

3.3浇水
出苗前保持地面湿润,一般不宜多浇水,适当蹲苗;叶片旺盛生长期,适当控制浇水;在肉质根膨大期是其需水高峰期,应保持充分的水分供应。

灌水应做到轻、匀、适量,切忌大水漫灌和出现忽干忽湿,否则容易产生裂根。

全生育期灌3~4次。

3.4症虫害防治
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注意蚜虫为害,发生时可用吡虫啉或啶虫脒防治。

病害主要有白粉病和细菌性软腐病。

白粉病危害叶片和茎,发病初用农抗120水剂150~200倍液喷施;细菌性软腐病危害地下部根,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带出田外销毁,并在病株附近撒生石灰消毒,发病较重时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连喷2~3次,间隔7~10d。

在肉质根膨大前培土,使根没入土中,以防止见光转绿,降低品质。

4收获
多数植株心叶变黄绿,外叶枯黄时,己达生理成熟期,即可人工或机械采收。

削去青头,轻轻刮去泥土,选无叉根、裂根、病虫根的胡萝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