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
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
养的综合体现,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作文教学的方法,教学生
会积累写作素材,消除学生写作畏难情绪,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

关键词:学生;写作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152-02
宋代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文课程
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
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
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心实感。

”那么,
如何做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呢?
笔者认为要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必须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
准,从教学方法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
一、启发诱导,培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即热爱,人往往对自
己感兴趣的事做起来格外卖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创作的精神源泉,可见,激发学生的
创作兴趣,对于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至关重要。

所以,教师一定要
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与兴趣。

例如,激励学生多阅读,
多写随笔。

中学生都有自我表现和被肯定的需要,无形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促进作用,将学生的作品张贴上墙,这样可以吸引大批的文学爱好者,为他们喜欢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以在写游记类文章时,先引导学生进行实地旅游参观,这样学生写作的兴趣也会更浓,并且有东西可写,不断的激励和表扬,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肯定,使他们长期乐于写作。

二、感悟生活,积累素材
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确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

”作文源于生活,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

生活绚丽多彩,瞬息万变,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无处不在,如何利用一双慧眼观察?然后,把这些如何转化为作文呢?还需要有一定的感悟能力。

因为文学作品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例如,我们写一个人——“我的爸爸”,我们有对这个人物进行观察,我们写出了人物的外貌,可是如何让人物丰满起来呢?必须用事件,细节来表现,我们选用典型的事件,比例“爸爸”乐于助人,“爸爸”大公无私等等。

这样,人物形象就会因事件和细节而真实生动起来。

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品尝者,生活的味道和色彩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所以,感受生活,观察生活,就是为写作文积累素材。

三、强化阅读,奠定基础
著名作家秦牧曾说:“广泛涉猎知识很重要……才有办法写得多姿多彩。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个人作文水平的高低,跟他的阅
读量有很大的关系。

引导学生精读课文,背诵课本精典规范语句,让学生体会名篇佳作的奥妙。

因此拥有广博的知识,是写好作文最为重要的基础。

我们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尤其是中外文学名著,及品味较高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品味和学习作者是如何构思,如何表情达意,如何运用语言,使用哪些写作方法等,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在笔记本上;再对这本书其他内容进行快速的浏览,得到想要的要点或具体的信息;并且勉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摘抄精彩语段词句,进行长期累积学习。

四、培养想象,创新思维
鲁迅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

”学生的想象之鸟一旦高飞,脑中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

每一次这样的作文,想象力便得到一次锻炼,生命体验便得到一次拓展,创新的萌芽便又一次破土而出。

要给自己多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向别人请教,要进一步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以获取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觉得很有收获的就记下来。

剩下要做的,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也就是反复多次地进行习作训练。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思维,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写作。

五、利用资源,开拓视野
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
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作文教学的课程资源。

实践表明:学生的见闻越广,知识越丰富,视野越开阔,对大脑的神经联系便越多,思想便越活跃,写作越迅速。

六、创设情景,表达情感
袁枚诗曰:“性情之外本无诗”。

情感是人们对外界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写作情景,不断地激发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飞翔。

要让作文写得有灵性,感人,真实,必须学会表达真实的情感,如果学生写的是真实的人、事,自然界中的景物,那么提醒学生加入自己真实的爱憎、喜恶,甚至自己的观点,这样文章就会有血有肉,生动真实并且感人,也可以说写作的真正的目的就是表情达意,所以一定要在作文中流露出自己的真实的感情。

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品尝者,在整个作文教学工作中,强调写出生活的真情实感,让学生适应命题作文的趋势,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七、多种形式,综合提升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时常指导学生课外练笔,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随时写下来,以提高写作能力。

”我们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写作方法和技能,那么就要把我们学到的东西用文字表达出来。

督促学生坚持写日记,内容、范围不受
任何限制,长短皆可,把自己的感受、建议、情感真实地记在日记里。

指导学生坚持写小作文,每周让学生写一次小作文,让他们自拟题目、自编提纲、自选材料、自定体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写好的小作文在全班传阅,让大家统一讲评。

此外,写
读后感、练习写片断、扩写、缩写等都是很好的练习写作的方式。

练习应以精为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在作文批改完后,教师要对本次作文给予总结评价,指出作文中的长处和不足。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有方法,但无定法”。

当前的作文教学,只有在引导学生多读、勤练、积累和培养兴趣上下工夫,坚持营造民主、宽松的作文教学环境,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资料
[1] 裴娣娜. 教育教学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
社,1995.
[2] 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金东海. 蒋明之.教育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
社,2004.
[4] 杨玲. 王爱兰.教育心理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
社,2004.
[5] 邵宗杰,裴文敏. 卢真金.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6.
[6] 朱学勤. 四书五经.[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