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
教师职业道德(★是重点)
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1 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理想
2 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
3 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
4 磨炼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
5 确立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6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1 加强学习
2 勤于实践锻炼,增强情感体验
3 树立榜样,虚心向他人学习
4 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5 学会反思
6 努力做到“慎独”
三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1 教书育人原则
2 为人师表原则
3 依法从教原则
4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四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
1 必须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
2 必须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
3 必须反映教师职业的特点
五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
1 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
3 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
4 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六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
1 教师义务
2 教师良心
3 教师公正
4 教师荣誉
5 教师人格
教育教学技能
(★是重点)
一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求★
1 明确教学对象
2 表达学习结果的行为
3 表现行为的条件
4 学习程度
二教学目标的功能
1 导向功能
2 测度功能
3 激励功能
4 交流功能
三编制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
1 明确我国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2 熟悉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
3 深入了解学生
4 掌握编制教学目标的要求
四教案编制的一般原则
1 自然性原则
2 明确性原则
3 系统结构原则
4 过程性原则
五教案编制的要求
1 科学规范
2 简洁明了
3 形式多样
4 理念先进
六教案编制的程序
1 研读课程标准
2 详细研究教材
3 确定教学目标
4 了解教学情境
5 选择教学策略
6 准备教学媒体
7 设计教学过程
七教案设计的要求★
1 端正态度,高度重视
2 切合实际,坚持“五性”
3 优选教材,精设课型
4 重视“正本”,关注“附件”
5 认真备课,纠正“背课”
6 内容全面,及时调整
八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
1 导入要有针对性
2 导入要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3 要恰当把握好导入的“度”
九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
1 合理地设计问题
2 面向全体学生提问
3 目的明确,把握好时机
4 提问的语言要有准确性,具有启发性
5 提问的态度要温和自然
6 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
十课堂对话的基本要求
1 营造对话的气氛
2 选择适当的对话话题
3 真诚的倾听学生的言说
4 及时指导和修正对话
六结课的基本要求★
1 结课要有针对性
2 结课要有全面性和深刻性
3 结课要简洁明快
4 结课要有趣味性
十一教学口语的基本要求
1 符合规范,内容科学,合乎逻辑
2 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于启发
3 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4 富于创造性,有独特的风格
十二教学口语表达技能提高的途径
1 提高内在修养水平
2 强化语言外化能力
3 在实践中进行训练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是重点)
一教育研究的意义
1 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2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
二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1 选择研究课题
2 教育文献检索与综述
3 制定研究计划
4 教育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5 教育研究论文与报告的撰写
课外校外教育
一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
1 社会实践活动
2 学科活动
3 科技活动
4 文学艺术活动
5 体育活动
6 社会公益活动
7 课外阅读活动
二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
1 自愿性
2 自主性
3 灵活性
4 实践性
5 广泛性
三课外校外的主要要求
1 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
2 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有吸引力
3 注意发挥学生集体和个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并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4 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5 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6 因地,因校制宜
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1 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2 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协调一致,互相配合
3 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
4 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