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

将新学的词汇用于句子、会话、故事讲述或写作之中,以加深记忆。

④视觉映像:通过创造有意义的视觉映像在新语言信息与己掌握的语言信息之间建立记忆联系。

可以通过想象,也可以通过画图来建立。

这种视觉映像可以来自事物或现象的画面、文字出现的地方,也可以通过想象来获得。

⑤语义图示:以一个基本词为中心,在纸上画出跟该词有关的词语的语义关系结构图,并表示其相互关系。

⑥语音串记:利用新词和己掌握单词之间语音上的某种共同特征来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由此促进记忆。

可利用的语音特征可以是押韵,也可以是音节上的相似。

⑦缩略助记:从要一记忆的词组或有关词语中抽取第一个字母或音节,组成一个新的词语单位,并用作该词组或有关词语的记忆线索。

⑧言行相伴和具体操作:通过做出相应的动作和摆弄实物来记住所学到的新词。

⑨构词分析:在碰到新词时观察它的词形,如发现它是由若干已知词或构词成分组成,就从这些组成部分的意义推测这一新词的意义。

贾冠杰(2001)提出的词汇学习策略有:①利用词汇游戏辅助教学。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利用单词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在课后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词汇游戏以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词汇。

②通过阅读来记忆词汇。

学生可以根据上下文记忆单词也可以准确理解单词的含义。

③通过形一义联想法和音一一义联想法来记忆单词。

形一义联想法就是对单词的结构赋予一定的想象。

音一义联想法则是设法把单词的音和义联系起来。

2.2有关词汇学习策略运用的情况词汇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然而,在语言学的发展历史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关于词汇教与学的研究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尤其是在语法翻译时期和听说法时期。

Charter(1987)曾将词汇比作为一个不受重视的“灰姑娘”(转引自孙兴文,1998)。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交际性语言教学的出现,词汇开始引起了西方学者尤其是英美学者们的关注,词汇的地位才得以很大的提高,至此,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才成为二语习得研究者和英语教师关注的问题。

王文宇(1998)将词汇学习策略分为:规划策略(规划管理记忆全过程的方法)、单词表策略、重复策略、联想策略、词性分析策略、上下文策略、语用策略。

姚梅林、吴建民、庞晖(2000)将词汇记忆策略分为9类:复述策略、联想策略、归类策略、应用策略、单词表策略、上下文策略、词性分析策略、复习策略、管理策略。

将策略具体运用细分化的有:易晓明和韩凯(1998)将词汇记忆策略分为四大类:①记忆术(如:对字母进行转化、首字母法、编故事法、地点法、关键词法、想象形象、奇特想象)。

②一般记忆加工策略(如:复述、分类、词根词缀等精细加工、对比、单词联想网)。

③外部辅助策略(如:列表方式、物理刺激提醒、让别人告知、抄写在明显位置、利用单词等外部工具)。

④元一记忆策略(如:重复、判断掌握程度、定任务量、难易判断、记忆过程总考虑、速度准确性权衡)。

程晓棠等(程晓棠、郑敏,2003)提出的词汇学习策略有:①在语境中学单词,提出利用上下文的同义词或近义词、单词之间的指代关系以及词与词之间的搭配猜测词义。

②利用联想增强对同类词的学习效果。

可以用情景联想和单词网络。

情景联想即是把描述日常生活中一连串动作的动词集中起来学习或复习以达到加深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单词网络则是把同类词按照意思的层次关系设计成网络状。

③利用图像或想象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一记忆。

可以借助图片学习人物、动物、物体等具体名词。

④通过分类加深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

也就是把意思或类别相同或相近的单词放在一起学习。

分类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和一i己忆的过程。

⑤利用同义词和反义词进行对比复习。

⑥利用构词法学习、复习、记忆英语单词。

吴本虎(2002)将语言学习策略分为四个策略群、十二个策略组和三十四个策略项。

其中用于词汇学习方面的策略有:①分类聚词:依照一定条件将词语归入若干有意义的类别,以降低这些词语之间的不相关程度,从而有助于一记忆。

②联想发挥:通过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关系联想和奇异联想将新词汇和己掌握的词汇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从而增进对所学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③造句记词: LawS。

n&Hogben(1996)将词汇学习策略分为:①重复识记,包括反复读、写单词、自我测验。

②词语特征分析,包括拼读单词、归类、利用词缀等。

③简单分析,包括句子翻译,初步利用上下文、与形、音相近的词相联系。

④复杂分析,包括多方面利用上下文、用不同方式表达、运用记忆术。

Cohen(1990)认为学习单词的策略有3类:记忆单词的策略、突击单词的策略和练习单词的策略。

①记忆单词的策略。

他认为学习者要能对将学的单词与别的事情之间产生某种联系。

这种联系可通过词的发音、词的其余部分的意思及词的构成等多方面来形成。

②在突击单词的策略中,他表明可通过对单词的分析、学习同源词及查字典来完成。

③练习单词的策略。

他认为要通过使用卡片和对单词进行归类来实现。

O’Malley&cham。

t(1990),Gu&JohnS。

n(1996)等人将词汇学习策略分为两个层次: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前者分为死记硬背策略、分类策略、上下文策略、查词典策略、猜测策略,做练习策略以及联系策略,后者分为制定计划、自我评估、自我检查和选择性分配注意力四种。

SChmitt(1997)在综合有关的语言学习策略分类以及具体的词汇学习策略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两大类词汇学习策略构成的策略系统:发现策略与巩固策略,前者包括决定策略和社会策略,后者包括社会策略、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Gu&JOhnS。

nPark等人(1996)将词汇记忆策略分为组织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主要指对词的词根、词缀、词源、词的引申、转义的分析。

2.1.2国内学者对“词汇学习策略”的分类将词汇学习策略概括性分类的有:马广惠(1997)将在课文学习中的词汇学习策略划分为四类:①机械记忆,即反复读、写、背。

②联想记忆。

③独立性一记忆,即,只记某一个词的某一个词义。

④联系性一记忆,即,结合上下文搭配进行记忆。

2.1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分类2.1.1国外学者对“词汇学习策略”的分类Nat1on在1990年把词汇学习策略分成三大类:①根据上下文(语境)猜测单词的意思②利用记忆的技巧来记忆单词③根据前后缀和词根来学单词;Hat。

h&Brown(1995):①有遇见新单词的来源。

学习者经常通过读书、看电视和听收音机来学习新单词。

学习者的兴趣、实际需要和遇见新单词的次数都会影响到新单词是否能学会。

②获知单词的构成。

这是词汇学习必备的一步。

学习者通常把新单词与已掌握的单词相联系。

这对新单词的用法在视觉上或听觉上甚至两者都会产生清晰的印象。

③获知单词的意思。

学习者常常通过询问别人、查字典和猜测词义来获得单词的意思。

H武。

h&Brown认为对词义的成功猜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章里其他不熟悉单词的数量。

另外,他们还认为在词汇学习当中双语解释要比一种语言的解释对学习者更为有帮助。

④在记忆中巩固词的构成和意思。

他们坚持认为通过产生心理的联系,扎实的复习及运用来加强对单词的记忆与理解。

⑤活用单词。

这一步有利于增加学习者的信心,获得理解性知识,检验他们的文字搭配能力及句法限制等方面的知识。

A、kinson(1975)提出来一种专门用来学习英语词汇的方法,它是建立在想象基础上处理外语单词的技巧。

这一策略包括两个步骤:①学习者把外语单词(目的词)根据语音相似的规则同母语中他所熟悉的一个词(关键词)联系起来。

②让学习者在目的词和关键词之间建立起一种想象链。

学习者想起这种想象链时便能够想起目的词。

例如,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单词huI’nOr,SOfa,radar等音译词时,便可以用汉语中的“幽默’,、“沙发”、“雷达”等词作为关键词进行联系、理解、记忆。

Atkinson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证明了他的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国内外这些关于词汇学习理论和策略的研究为我们的外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借鉴资源,然而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1.国外学者对词汇学习策略的描述和分类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对于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单个或若干词汇认知策略的调查及其有效性的研究、好学生与差学生使用策略的比较研究以及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这几大方面,对词汇学习策略较全面(观点、元认知、认知和社交/情感策略)的调查研究较少。

2.国外大多数词汇策略研究是在二语环境中进行的,这与我国的英语学习环境大不相同,因此国外的研究成果不一定符合我国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

3.国内对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比较多,而且也很全面具体,但大部分是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初中生和高中生为研究对象的较少,即使有,也以毕业班的学生为主,以中职学生为对象的词汇学习策略研究几乎是空白,这与国家近年来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教育的趋势不相适应。

本研究试图以词汇学习理论和词汇学习策略的相关研究为基本理论依据,以问卷的方式对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所使用的词汇学习策略,从而让教师和学生了解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与学的策略调整和改进,提高词汇学习效率,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灵活的学习者。

京一所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的120名新生在课文学习中所采用的词汇学习策略进行了调查,发现期末成绩高的学生和期末成绩低的学生仅在机械记忆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联想一记忆、独立一记忆单个词的策略、联系性地学习记忆的策略方面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王文宇(1998)对南京大学50名本科三年级学生的词汇记忆策略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背单词的过程中的确采用了一系列增强记忆的方法,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编码策略,其次是管理策略、重复策略和活用策略,最低的是单词表策略。

编码策略中,联想策略的使用频率最高,上下文策略最低,词形分析策略居中。

吴霞和王蔷(1998)对202名北京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使用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比较经常地采用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使用频率顺序为:做练习>联系>猜测>上下文>分类>死一记>查词典。

还发现优生在近800/0策略上的平均值高于差生,即优生比差生更经常地运用策略。

优生在元认知策略(预先计划、自我评估自我监督和选择性注意)、上下文策略(尤其是广泛阅读、上下文猜测词义)、归类策略方面比差生强。

而差生比优生更经常地运用机械记忆。

②在初、高中层面上的研究:蔡新(1995)对100名高三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进行了调查,发现高中学生采用了多种认知策略。

在所有认知策略中,除分类、猜测和联想较少被运用外,其他策略运用都较多,其使用频率顺序为:做练习>查词典>上下文>死记>猜测>分类>联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