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练习)系列编写人:朱月月 2017.9.211 高一语文周周练三一、基础知识(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甄(zhēng )别戕(qiāng)害慰藉(jí) 针砭(biān )时弊B ...迂(..yū..)回.. 抹煞(...sh ..à.). 怪癖(...p .ì.). 自怨自艾(.....yì..).C.舟楫.(jí) 中.意(zhòng ) 曝.光(bào )锲.而不舍(qiè) D.舆.马(yú) 跬.步(kuǐ) 名媛.(yuán ) 金石可镂.(lòu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中国人的足迹,从此印进寥阔而深邃的星空,当他们问候世界的时候,给未来留下了深远的回声!B.相信不曲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C.从自身所处的社会、时代中寻找诗情,最重要的是准确把握时代的脉博,深入体会时代的精神。
D.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想。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美国白宫众口一词地向中方传递乐观的信息,其目的是让中美关系不再陷入“ 用事”的争执。
②对信念的和坚守,可以让人看到那撕破黑幕的光芒,感受到那破除坚冰的力量。
③当一名教师一直是龚群的理想:“教师是光荣而神圣的职业,是我的喜爱。
A.意气执着终生B.义气固执终生C.义气固执终身D.意气执着终身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都是一起到这儿来的,我们有困难了,你们竭力帮我们,你们有困难时,尽管吩咐,我们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B. 曾几何时....,人类向大自然挑战,已把竞技场转到了高山峡谷、激流险滩……多少年过去了,人们眼前的自然已经完全变了一番模样。
C. 我们总发现多数儿童很快就把会阅读当做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有少数儿童才年复一年、十年又十年地对学校给予自己的这把金钥匙感到惊讶和痴迷。
D.改革开放三十年,上海浦东经济发展项目日新月异,高楼林立,美丽迷人,走在大街小巷,简直让人望洋兴叹....。
叹为观止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对于每一位真正的阅读者来说,这无尽的书籍世界都会是不同的样子,每一个人还将在其中寻觅并且体验到他自己。
B.这座城市已经有近2500年左右的历史了,但它的发展和变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快。
C.镇海口的海防纪念馆有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D.强台风袭击这座海滨城市时,呼啸的狂风夹着密集的雨点哗哗地下了起来,一小时后部分地段积水便深达厘米,交通一度陷入瘫痪。
6.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诗句,恰当的一项是()王国维将读书分为三境界,一为“”,二为“”,三为“”。
①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②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①③②7.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B.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C.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D.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8.下列各句中,用语得体的一项是A.喇叭里传出了电工收电费的通知:各位村民注意了,明天交电费,晚六点以前要是交不清,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B.王老师捧着一幅字画凑到马医生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
”“如此盛情,却之不恭,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马医生脸上堆满了笑容。
C.“这算得了什么,以后要是再有困难,可以继续到府上来找我。
”孙大款慷慨地说。
D.小赵指着菜农钱大爷的蔬菜摊问:“大爷,您那黄瓜多少人民币1千克?”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又称长短句。
词有词牌,又称词调,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和格律。
而题目反映词所写的内容。
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题目。
B.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
C.D.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欧阳修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以载道”。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上.食埃土B.非能水.也C.而耻.学于师D.小.学而大遗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蚓无爪牙..不如..百工之人 D.弟子不必..必有师 C.巫医乐师..之利 B.古之学者师14.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筋骨之强D.句读之不知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尝跂.而望矣跂:踮起脚跟B.而绝.江河绝:断绝C.士大夫之族.族:类D.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拘于.时学于.余B.其.皆出于此乎其.为惑也终不解矣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惑而.不从师D.蚓无爪牙之.利人非生而知之.者三、古诗词鉴赏(10分)16、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并州路李宣远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⑴“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一联,描写了什么时间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3分)⑵使征人“垂泪”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3分)⑶请赏析诗的结句“烽火起云间”的妙处。
(4分)1.C (A慰藉(jiè)B怪癖(...pǐ)D名媛yuàn)2.D (A“寥阔”应为“寥廓”B“不曲不挠”应为“不屈不挠”C“脉博”应为“脉搏”)3.A (①“意气”一是指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二是指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三是指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②“固执”指(性情或态度)古板执着,不肯变通,侧重性格。
“执着”原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后来指固执或拘泥,也指坚持不懈,侧重毅力、精神。
③“终身”侧重于指切身的事情,常用于生活、婚姻、利益、职业、职务、权利等方面。
“终生”侧重于事业方面,多用于事业、工作、使命、抱负、业绩等方面。
4.C (A鼎力相助,敬词指大力帮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B.曾几何时,时间刚过去与没多久。
C.无足轻重,无关紧要。
D.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身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5.A (B.“近”和“左右”前后矛盾,不合逻辑,应删去一个。
C.句式杂糅,或说“有序厅……等六部分”,或说“由序厅……等六部分组成”。
D.“狂风……下了起来”,搭配不当。
)6.C7.C (A、B、D三项均为比喻,C为同类比较。
)8.B (A用语不礼貌;C“府上”是对别人的家或老家的尊称;D用语不看对象。
)9.A (A应为“茶馆”)10.D (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11.D (A.“有”同“又”,“暴”同“曝”。
B.“生”同“性”。
C“读”同“逗”。
)12.A (A项与例句都是名词作状语。
B项名词作动词,游泳。
C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D项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
)13.C (A爪牙:爪子和牙齿。
B学者:求学的人。
D不必:不一定。
)14.B (B项和例句都是判断句。
A状语后置句。
C定语后置句。
D宾语前置句。
)15.B (绝:横渡)16.C (C项都是连词,表转折。
A介词,被;介词,向。
B语气副词,表推测;代词,那些。
D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代道理。
)17.D (“蚯蚓”的比喻是为了强调用心专一。
)18.D (韩愈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因为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为了批判当时“耻学于师”的风气。
)16、⑴秋天傍晚。
(1分)“吹角”是从听觉角度描写,“射雕还”是从视觉角度描写。
(2分)⑵黄叶飘零,秋景令人感伤;孤城吹角,戍边生活凄凉;牛羊下山,引发征人乡思。
(3分,每点1分)⑶垂泪之时,烽烟忽起,形象地写出了边塞战事残酷;(2分)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同情。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