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赤平投影原理与应用简介汇总

赤平投影原理与应用简介汇总


5.岩层产状为330°∠40°,求在335°
方向剖面上该岩层的视倾角
据岩层面产状作其投影弧 EHF。 在基圆上数至335°得 D’ 点。 作D’ 点与圆心O的连线, 交EHF于H’ 点。H’ 为岩层面与NW335°方向 剖面的交线在下半球的投影。 D’ H’ 间的角距即为 335°方向上的视倾角。
(因此,倾斜岩层的倾角就等于倾斜岩 层与赤平面之间的交角)
2、 径向大圆
过圆心走向 南北、倾角 不等的一系 列倾斜平面 的赤平投影
用途:用来 度量倾斜 岩层面的
倾角
纬向小圆的投影过程=走向东西、
不过球心、间隔相等的直立平面的投影
纬向小圆代表的平面=锥轴为南北向、锥 顶角间隔相等(2°)的圆锥与球面的交 线所确定的直立平面
过球心倾斜平面的赤平投影 =弦为直径的大圆弧
上极点为发射点时,倾斜平面的 赤平投影获得方法
不过球心的平面的投影 =小圆
投影原理
直线的赤平投影 =赤平面上的一个点
二 、赤平投影网的构成
赤平大圆 东西向、南北向直径 径向大圆弧 纬向小圆弧 赤平面大圆中心
1 、赤平大圆
可以看作是代表大地水准面的平面
A点数经线大圆与纬线小圆的
A
交点,读出侧伏角44°(β),
标出该点C″角距γ即为直线 的倾伏角,C′的方位角则为直 线的倾伏角。
7 求两平面交线的产状
据已知的两平面产 状,在吴氏网上分别 求出其投影大圆弧 EHF和JHK。两大圆 弧的交点H即为两平 面交线与下半球面交 点的投影
圆锥侧面与赤平面的交线,将赤平面 大圆圆周分为角度间隔为2°的180份
用途:以此来表 示面、线在空间 的方位
走向 倾向 倾伏向
赤平投影网
三、赤平投影网的使用方法
面的投影 线的投影 面的法线投影 求两条相交直线共有的面的产状 求两个面之间的夹角
1、平面的赤平投影 (例:产状为120°∠30°)
赤平投影原理与应用
一 、赤平投影基本原理
目的:
为了表示面、线之间的空间方 位,将空间要素转化到平面上
空间中面和线的赤平面投影
赤平面:过球心的水平面 与球相交所得到的圆截面。 基本思路:设法将空间中 面和线的球面投影,转换 为在赤平面上的投影,从 而可以简化空间方位分析。
过球心水平面的赤平投影=赤道大圆 直立平面的赤平投影=赤平面上的直径
33
π图解:褶皱面各部分法线的投影,
为一系列点。
圆柱状褶皱:同一褶皱面的极点落在一个大
圆弧上及其附近,该大圆成为π圆,其极点为 褶皱轴。
34
求解步骤:
1.将透明纸蒙在吴氏网上,固定圆心 描画基圆及球心 在透明纸上标出N、E、S、W方位 2 产状的投影与求解
2、平面及法线的投影
(148 ° ∠25 °平面及其法线)
3、直线的赤平投影 (例:产状为124°∠63°直线)
确定倾伏向
确定倾伏角
4、求两相交直线共有平面 的产状以及直线间的夹角
据已知产状作出两 直线的投影点D’、 F’。 转动透明纸使D’、 F’两点位于同一经 线大圆弧上, AF’D’B大圆弧 即为两相交直线所 共平面的投影
6已知一平面产状180°∠37°,该平面
上一直线侧伏向E,侧伏角44°,求直线 的倾伏向、倾伏角
真倾角α 视倾角α′
侧伏角 β
6已知一平面产状180°∠37°,该平面
上一直线侧伏向E,侧伏角44°,求直线 的倾伏向、倾伏角
依平面产状作出其投影大圆弧, 并标出其朝东的走向A。
将大圆弧转至SN方向,自
8 求两平面的夹角?
四 、用赤平投影方法解决地质构造问题
1 解决面、线之间的角距关系 2 统计分析面理、线理的空间优势方位
或统计产状 3褶皱β 图解、 π图解
2.β图解
3.π图解
β图解:以褶皱面上各点切面所做的 经线大圆图解。
圆柱状褶皱:各切面交线平行,且平行于褶
皱枢纽,这些经线大圆交于(β)点,即β轴= 褶皱枢纽投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