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的制作流程

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的制作流程

本技术涉及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预建立的终端状态量的初始权重矩阵;S2:对初始权重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若通过,则执行步骤S3,否则执行步骤S1;S3:获取每个终端状态量的得分;S4:以某一终端作为待测终端,基于历史数据、预建立的评分标准和每个终端状态量的得分,获取待测终端的总得分;S5:基于预建立的状态级别评价标准,获取待测终端的理论状态;S6:获取待测终端的实际状态,若与理论状态不相同,则依次执行步骤S1至S6,否则执行步骤S7;S7:获取最终权重矩阵,得到每个终端的实时状态,进行检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升了对终端的状态管控能力,具有预测准确度高、方便可靠等优点。

技术要求1.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预建立的终端状态量的初始权重矩阵;S2:对终端状态量的初始权重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若通过,则执行步骤S3,否则执行步骤S1;S3:基于终端状态量的初始权重矩阵,获取每个终端状态量的得分;S4:以某一终端作为待测终端,基于该待测终端的历史数据、预建立的评分标准和每个终端状态量的得分,获取待测终端的总得分;S5:基于待测终端的总得分和预建立的状态级别评价标准,获取待测终端的理论状态;S6:获取待测终端的实际状态,并与待测终端的理论状态比较,若不相同,则依次执行步骤S1至S6,否则,待测终端的理论状态对应的初始权重矩阵即为最终权重矩阵;S7:基于最终权重矩阵,获取每个终端的实时状态,进行检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预建立的终端状态量,包括多个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均包含多个二级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基于层次分析法,构造一级指标判断矩阵和每个一级指标对应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获取初始权重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初始权重矩阵具体为,基于专家法,对一级指标判断矩阵和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进行赋值,即得到初始权重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对终端状态量的初始权重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包括以下步骤:S201:从初始权重矩阵中获取一一级指标判断矩阵或者二级指标判断矩阵,作为待检验矩阵;S202:获取待检验矩阵的最大特征值;S203:基于待检验矩阵的最大特征值,计算待检验矩阵的一致性比例,若一致性比例小于或者等于0.1,则执行步骤S204,否则执行步骤S1;S204:重复执行步骤S201至S204,直至遍历初始权重矩阵中的一级指标判断矩阵和二级指标判断矩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3中,一致性比例的计算公式为:CR=CI/RI式中,CR为一致性比例,CI为一致性指标,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从预建立的一致性检验指标表中获取,λmax为最大特征值,n为一级指标判断矩阵或者二级指标判断矩阵的阶数。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301:获取初始权重矩阵中一级指标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S302:基于一级指标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获取一级指标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S303:对一级指标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获取每个终端状态量的得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3中,获取每个终端状态量的得分具体为,将归一化的特征向量中各元素乘以100,即得到对应的每个终端状态量的得分。

技术说明书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配电自动化终端评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

背景技术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电力用户的用电可靠性,开展配电自动化建设,是提高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举措。

由于配电自动化终端数量多,分布较广,建设安装批次不同,相关设备厂家众多且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因此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十分复杂。

目前,针对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检修方式主要分为故障检修及定期检修2种。

故障检修作为传统的电力设备检修方式,常采用以换代修的检修策略,检修成本较高,同时设备的故障定位及故障原因分析较为困难;定期检修涉及的配电自动化终端数量繁多,工作量巨大,相关检修人员难以匹配,同时易造成“过度检修”的问题,使得有限的检修资源进一步被浪费。

针对数目繁多的配电自动化终端,有必要展开状态检修工作,提升对设备的状态管控能力。

状态检修是利用预防性试验、在线监测、历史数据及同类设备家族缺陷等全过程数据,对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展开状态评价,预测设备发展状态,从而动态地制定检修计划。

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准确预测终端状态,从而动态地制定检修计划的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

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预建立的终端状态量的初始权重矩阵;S2:对终端状态量的初始权重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若通过,则执行步骤S3,否则执行步骤S1;一致性检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元素之间的逻辑性,并判断其是否符合一致性准则。

S3:基于终端状态量的初始权重矩阵,获取每个终端状态量的得分;S4:以某一终端作为待测终端,基于该待测终端的历史数据、预建立的评分标准和每个终端状态量的得分,获取待测终端的总得分;S5:基于待测终端的总得分和预建立的状态级别评价标准,获取待测终端的理论状态;S6:获取待测终端的实际状态,并与待测终端的理论状态比较,若不相同,则依次执行步骤S1至S6,否则,待测终端的理论状态对应的初始权重矩阵即为最终权重矩阵;S7:基于最终权重矩阵,获取每个终端的实时状态,进行检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预建立的终端状态量,包括多个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均包含多个二级指标。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具体为,基于层次分析法,构造一级指标判断矩阵和每个一级指标对应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获取初始权重矩阵。

在层次分析法中,重要性程度的表述方式清晰明确,通常按1-9赋值的方式来表格重要程度的不同,这样在计算或者评价过程中,可以快速的识别元素之间的重要性,不必进行多余的分析和思考。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初始权重矩阵具体为,基于专家法,对一级指标判断矩阵和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进行赋值,即得到初始权重矩阵。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对终端状态量的初始权重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包括以下步骤:S201:从初始权重矩阵中获取一一级指标判断矩阵或者二级指标判断矩阵,作为待检验矩阵;S202:获取待检验矩阵的最大特征值;S203:基于待检验矩阵的最大特征值,计算待检验矩阵的一致性比例,若一致性比例小于或者等于0.1,则执行步骤S204,否则执行步骤S1;S204:重复执行步骤S201至S204,直至遍历初始权重矩阵中的一级指标判断矩阵和二级指标判断矩阵。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3中,一致性比例的计算公式为:CR=CI/RI式中,CR为一致性比例,CI为一致性指标,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从预建立的一致性检验指标表中获取,λmax为最大特征值,n为一级指标判断矩阵或者二级指标判断矩阵的阶数。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301:获取初始权重矩阵中一级指标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S302:基于一级指标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获取一级指标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S303:对一级指标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获取每个终端状态量的得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3中,获取每个终端状态量的得分具体为,将归一化的特征向量中各元素乘以100,即得到对应的每个终端状态量的得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考虑了理论值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性,将终端的理论状态与实际状态进行比较,如发现偏差,则对初始权重矩阵进行修正,如此反复,使得理论值不断趋于实际值,得到较为准确的最终权重矩阵,从而获取每个终端的理论状态,为配电检修人员提供决策参考,提高了本技术方法所获取结果的准确性。

(2)本技术对专家法获得的初始权重矩阵进行了一致性检验,使得初始权重矩阵中的一级指标判断矩阵和二级指标判断矩阵均符合一致性准则,提高了本技术方法所获取结果的准确性。

(3)本技术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一级指标判断矩阵和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获取初始权重矩阵,在层次分析法中,重要性程度的表述方式清晰明确可以快速的识别元素之间的重要性,不必进行多余的分析和思考,提高本技术方法的实用性和方便性。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预建立的终端状态量的初始权重矩阵;本实施例中预建立的终端状态量包括一级指标:检测型状态量、可靠型状态量、失效风险型状态量及改进型状态量,每个一级指标均包含多个二级指标。

S101:基于层次分析法,构造一级指标判断矩阵和每个一级指标对应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层次分析法较为核心的部分就是如何构造合适合理的判断矩阵。

层次分析法考虑了元素之间的横向关系,将各个因素两两比较,根据元素的重要性标度值,判断每个因素的重要性。

层次分析法的特殊原理和结构,可以简化计算步骤。

同时,在层次分析法中,重要性程度的表述方式清晰明确,通常按1-9赋值的方式来表格重要程度的不同,这样在计算或者评价过程中,可以快速的识别元素之间的重要性,不必进行多余的分析和思考。

本实施例中判断矩阵的构造依据如表1所示。

表1判断矩阵构造依据表标度定义1i因素与j因素同样重要3i因素比j因素略重要5i因素比j因素较重要7i因素比j因素非常重要9i因素比j因素绝对重要2,4,6,8以上两判断之间的中间状态对应的标度值倒数若i因素与j因素比较,得到判断值为a<sub>ji</sub>=1/a<sub>ij</sub>S102:获取初始权重矩阵;基于判断矩阵构造依据表,根据专家意见,对一级指标判断矩阵和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进行赋值,构建初始权重矩阵。

本实施例中获取的初始权重矩阵中的一级指标判断矩阵A如表2所示。

表2一级指标判断矩阵AA1A2A3A4A11325A21/3134A31/21/312A41/51/41/21表中,A1代表检测型状态量,A2代表可靠型状态量,A3代表失效风险型状态量,A4代表改进型状态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