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理论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考试日期: 年月日
姓名: 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于多少时间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
A、36小时
B、24小时
C、12小时
D、48小时
E、2小时
2、通过空调冷却水传播最常见的细菌就是(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沙门氏菌
C、大肠杆菌
D、军团菌
E、棒状杆菌
3、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就是( )
A、长期卧床B、留置导尿管C、膀胱冲洗D、膀胱内注射E、膀胱镜检查
4、关于医院感染的概念错误的就是( )
A、入院时处于潜伏期的感染不就是医院感染B、医院感染就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C、慢性感染急性发作就是医院感染D、与上次住院有关的感染就是医院感染E、婴幼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不就是医院感染
5、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 )
A、门诊、急诊病人B、探视者C、医务人员D、住院病人E、陪护人员
6、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就是( )
A、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临床症状或体征者B、由损伤而产生的炎症或由非生物因子刺激产生的炎性反应C、婴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如CMV、弓形虫发生在出生后48小时以内者
D、住院中由于治疗措施而激活的感染E、由于输注苏打外渗引起的局部炎性反应
7、医院污物的处理原则错误的就是( )
A、防止污染扩散B、分类收集C、分别处理D、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一同处理E、尽可能采
用焚烧处理
8、目前国内医院感染最常发生的部位就是( )
A、泌尿道
B、外科切口
C、血液
D、下呼吸道
E、胃肠道
9、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概念错误的就是( )
A、外源性感染就是可以预防的
B、洗手就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C、做好消毒隔离就可以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D、内源性医院感染就是可以预防的
E、滥用抗菌药物可致二重感染
10、治疗室的管理中下列哪项错误( )
A、注射、治疗时,应铺无菌盘,抽出的药液存放不能超过2小时
B、治疗室中开启的各种溶媒不得超过24小时
C、治疗室中开启的无菌溶液需要4小时内使用
D、碘酒、酒精瓶应保持密闭,每周更换及灭菌1-2次
E、经消毒后的棉球、纱布包,一经打开,保存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11、《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开展医院感染的漏报调查,调查样本量应占年监测病人数的百分比为( )
A、不少于5%
B、不少于10%
C、不少于15%
D、不少于20%
12、《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定,医院感染微生物学监测采样后送检时限为( )
A、不得超过两小时
B、不得超过四小时
C、不得超过六小时
D、不得超过八小时
13、最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就是( )
A、化学消毒
B、通风换气
C、紫外线照射
D、空气消毒机
14、《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传染病房医务人员在诊查不同病种的病人之间应如何洗手?( )
A、普通洗手
B、严格洗手与手消毒
C、外科刷手
D、手消毒
15、以下关于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再处理程序,正确的就是( )
A、及时清洗、消毒、灭菌
B、先消毒、清洗、灭菌
C、先灭菌、消毒、清洗
D、先灭菌、清洗、消毒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45分)
1、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 )
A、滥用抗生素破坏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
B、多次使用侵袭性操作
C、环境污染严重
D、易感人群。
2、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包括( )
A、空气
B、物体表面
C、医护人员手
D、消毒液
E、医疗器械
3、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不得检出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 )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某些致病性微生物
D.表皮葡萄球菌
4、属于高度危险物品的有( )
A、手术器械
B、心导管
C、听诊器
D、体温表
E、压舌板
5、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中正确的就是( )
A、手术前使用抗生素时间短感染危险性高
B、手术时间应用广谱抗菌药物者感染危险性高
C、侵入手术切口的细菌毒力强感染危险性高
D、手术部位剃毛比剪毛的感染危险性低
E、手术前住院时间长感染危险性高
6、医护人员在何种情况下应该加强洗手( )
A、接触病人前后,特别就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膜与侵入性操作前后
B、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进入与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与穿脱隔离衣前后
C、接触血液、体液与被污染的物品后
D、脱手套后
7、医院地面的清洁与消毒措施应包括( )
A、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
B、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及时以含氯消毒剂拖洗
C、
消毒剂浓度符合要求D、拖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晾干;
8、医院感染就是指( )
A、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B、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与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C、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D、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9、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的处理原则就是( )
A、处置后进行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
B、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
C、不得进入换药室
D、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
E、及时焚烧处理
10、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 )
A、接触传播
B、空气传播
C、水、食物
D、医源性传播
E、生物媒介物传播
11、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主要有( )
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B、婴幼儿及老年人;营养不良者
C、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D、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者
E、住院时间长的患者;手术时间长者
12、下列选项属于新生儿感染的包括( )
A、宫内感染
B、产道感染
C、生后感染
D、新生儿弓形体病(出生48小时之内发病)
E、以上都就是
1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包括( )
A、脑膜炎
B、脑室炎
C、颅内脓肿
D、脊椎脓肿
E、以上都不就是
14、手术切口感染常见的原因有( )
A、术前准备不合格
B、术中止血不彻底,缝合留有死腔
C、病人免疫功能低下
D、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E、脂肪液化
15、紫外线消毒适用于哪些方面?( )
A、室内空气
B、物体表面
C、水及其它液体
D、医疗废物
E、包装容器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医疗废物与旅客可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
( )
2、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告标识与警告说明。
( )
3、抗菌药物的疗程,一般急性感染,在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可继续用药2-3天。
( )
4、手皮肤消毒方法: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5秒钟,流动水洗手( )。
5、临床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过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或霉变等( )。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医务人员在哪些情况下应当洗手?
2、如何实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隔离措施?
医院感染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C
5、D
6、D
7、D
8、D
9、C 10、E 11、
B 12、
C 13、B 14、B 15、A
二、多选题
1、ABCD
2、ABC
3、ABC
4、AB
5、BCE
6、ABCD
7、ABCD
8、ABCD
9、ABCDE 10、ABCDE 11、ABCDE 12、ABC 13、ABCD 14、ABCDE
15、AB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问答题
1、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2、1)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
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转诊之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
2)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
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3)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与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