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化检验第五章酶

生化检验第五章酶

糖原磷酸化酶 谷胱甘肽转移酶
果糖二磷酸醛缩酶
β-N-乙酰(基)D氨基葡萄糖苷酶
三、工具酶
概念:在酶学分析中作为试剂用于测定化合物浓度或 酶活性的酶称为工具酶。
常用工具酶的名称及其缩写符号
缩写符号
名称
缩写符 号
名称
HDL
乳酸脱氢酶
HK
已糖激酶
MDH
苹果酸脱氢酶
CK
肌酸激酶
G-6-PD
6-磷酸葡萄糖脱氢 酶
PK
丙酮酸激酶
GLDH
谷氨酸脱氢酶
GK
甘油激酶
GOD
葡萄糖氧化酶
LPL
脂蛋白脂肪酶
COD
胆固醇氧化酶CE胆固醇酯酶GPD 磷酸甘油氧化酶
(一)工具酶参与的指示反应
(共通反应途径)
一类是氧化酶系统,利用氧化酶产生过氧化氢(H2O2), 再加上氧化发色剂进行比色,如常用的Tinder反应。
另一类是脱氢酶系统,利用氧化-还原酶反应使其连接到 NAD(P)-NAD(P)H的正/逆反应后,通过分光光度法或其 他方法直接测定NAD(P)H的变化量。
L-glutamate + NAD GLDH
2-oxoglutarate + NADH
D-glucose 6-phosphate + NADP G6PD D-glucono-1,5-lactone 6-phosphate + NADPH
(二)酶循环法(enzymatic cycling methods) 采用两种工具酶进行循环催化反应,使被测物放大 扩增,从而提高测定的灵敏度。
(三)代谢物浓度的酶法测定技术
由于酶作用的特异性,成分复杂的血清等体液 样品往往不需要进行预处理,通过温和的酶促反 应条件,简单的实验程序,即可对各种代谢物浓 度进行定量分析。
2、转移酶 (2)
AB+C=A+BC
3、水解酶 (3) 4、裂合酶(4)
AB+H2O=AOH+BH AB=A+B
5、异构酶 (5)
A=B
6、连接酶或合成酶(6) A+B+ATP=AB+ADP+Pi
或 A+B+ATP=AB+AMP+PPi
六大类编号依次为
1. 2. 3. 4. 5. 6
亚类编号依次为
1. 2. 3. 4. 5. 6…….
葡萄糖氧化酶法:
葡萄糖+2H2O+O2 4-AA+ 酚 + H2O2
GOD POD
葡糖酸内酯+2H2O2 红色醌类化合物+ H2O
准确度和精密度都能达到临床要求,操作简便,适用于 常规检验。此反应称Trinder反应,本法为国内推荐方法。
常见的脱氢酶指示反应
LDH Lactate + NAD
Pyr + NADH
亚-亚类编号依次为 1. 2. 3. 4. 5. 6…….
二、同工酶的概念与特征
同工酶 是同一种属中由不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所编码的多肽链
单体、纯聚体或杂化体,具有相同的催化功能,但其分子组成、 空间构象、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质以及器官分布和细胞内定位不 同的一类酶。
*生理及临床意义
在代谢调节上起着 重要的作用;
本质:绝大部分是 蛋白质,少部分酶 蛋白复合物与核酶.
2. 酶的结构与功能
单纯酶 (simple enzyme) 结合酶 (conjugated enzyme)
决定反应的特异性及其催化机制
结合酶(全酶) (holoenzyme)
决定反应的性 质和反应类型
蛋白质部分:酶蛋白 (apoenzyme)
用于解释发育过程 中阶段特有的代谢 特征;
同工酶谱的改变有 助于对疾病的诊断;
同工酶可以作为遗 传标志,用于遗传 分析研究。
心肌梗死酶谱
酶 活 性
正常酶谱
肝病酶谱
12 3 45 心肌梗死和肝病病人 血清LDH同工酶谱的变化
肌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 碱性磷酸酶 酸性磷酸酶 γ-谷氨酰基转移酶
α-淀粉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第一节 概述
Brief introduction
一、酶的概念与特征
(一)酶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1.酶的本质和特性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其化 学本质绝大部分为蛋白质,少数为核酸(核酶、脱氧核酶) 酶的催化特性:极高的催化效率;高度的特异性;催化作用的可 调节性。
酶促反应:酶催化的反应; 酶活性(activity): 酶催化反应的能力; 底物(substrate,S):酶所作用的物质; 产物(product,P): 酶促反应的生成物; 酶的激活剂(activator):加速酶促反应的物质; 酶的抑制剂(inhibitor ):减慢或终止酶促反应的物质



一般催化剂 反应活化能

初态
非催化反应活化能
酶促反应活化能 反应总能量变化
终态 活化过程
酶促反应降低活化能
酶促反应总结: 1、为何具有高度催化效率——降低反应活化能 2、如何降低活化能——形成中间产物 3、如何形成中间产物——诱导契合作用
(三) 酶的命名
1. 习惯命名法——推荐名称,由发现者命名,常以底物
名、反应性质以及酶的来源命名;
2. 系统命名法——系统名称,(1961年国际酶学委员会 确 定)每一个酶由下列三种表示:
1)、系统名称:底物名+反应性质 2)、分类编号:E.C.+四个数字 3)、推荐名:选一个习惯名(实用、简单)
(四) 酶的分类与编号
酶的分类
1、氧化还原酶(1) AH2+B=A+BH2
辅助因子 (cofactor)
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金属离子
辅助因子分类
(按其与酶蛋白结合的紧密程度与作用特点)
辅酶 (coenzyme): 与酶蛋白结合疏松,可用透析或超滤的 方法除去。 (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辅基 (prosthetic group): 与酶蛋白结合紧密,不能用透析或超 滤的方法除去。(金属离子)
第五章
诊断酶学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酶测定技术 • 第三节 常用酶及同工酶测定的临床应用
教学目的
掌握临床诊断中常用的血清酶及其同工酶 掌握急性心肌梗塞、肝胆疾病的酶的种类、 酶学诊断标准、及其评价 掌握酶、工具酶、同工酶等定义;
酶活性测定方法及注意事项。
熟悉血清酶基本知识
了解 酶的概念、特征等。
• 金属离子是最多见的辅助因子
(二) 酶的催化作用机制
1.酶的活性中心: • 概念:酶的活性中心是指酶分子结构中,能与底
物结合,并使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具有特定空间结 构的区域。 • 酶活性中心是酶分子中具有三维结构的区域,或 为裂缝,或为凹陷,深入到酶分子内部,常为氨 基酸残基的疏水基团组成的。
过渡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