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探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探讨
深 化 改
社会体制
文化体制
政治体制
革
经济体制
推进系统改革,决不半途而废
“乌坎转机”是我国村民自治建设的新曙 光
乌坎事件制度根源可以归结为一点,这就是在一系列的思想偏差、体制偏差和体制漏 洞下,村民自治仍然未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障,以至于在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村干部 当家作主、村民被治”的乡村专制体制。 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对乌坎村事件的合理解决中,充分尊重和肯定村民自治,支持 和帮助村民当家作主,从而也开始调整了党的领导与村民当家作主的关系,对深化村民 自治改革、彻底落实和保障村民自治、普遍实现“村民当家做主”具有全国性的示范和 先导意义。它是在危机中打开的整个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突破口,由此发展 下去,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就将开始进入新阶段。
围绕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这一重大历史课 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的重要思想 。
(三)在科学比较中认识、巩固、提升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1、比较何种生产关系能促进生产力更快发展
年份 指标 中国 GDP增长率 发达 国家 中国 人均GDP增长率 发达 国家 1990 2000 2005 2007 2008 2009 3.83 8.40 10.4 13.0 9.55 8.7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 优越性探讨
蕉岭分校 刘辉凤
选题意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怎样体现社会 主义的优越性”的问题,成为一个关系到社会主 义在当代中国的命运和中华民族兴衰的重大的历 史课题。在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合理比较两种 不同制度,科学研究并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 优越性,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四)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也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 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美好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二、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一)苏联解体并不能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苏联解体的决定因素: 戈尔巴乔夫通过实行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 主义”,推行一系列 错误的路线和政策 。
美 中 差距
5.86倍 291(分)
4、要用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待优越性
三、新时期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基本前提 :深刻认识我国的 基本国情
主要矛盾
社会 主义
根本任务
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一)抓住主要矛盾,全力推动科学发展
朝鲜:唯一拒绝市场经济的国家
朝鲜如今是世界上拒绝市场经济的唯一国家,是在“先军政 治”的指导下,实行计划经济的典型国家。这么一来朝鲜的经济 发展遭到严重阻碍,朝鲜人民的生活在低水平徘徊(人民吃不饱, 穿不暖 )。
错
经济 上反 对公 有制
误
政治 上取 消党 的领 导
导
意识形 态领域 否定马 克思主 义的指 导地位
向
民族关系 方面对民 族分裂主 义势力迁 就退让
苏联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一切照搬 西方的经济政治模式,只能是死路一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不断 完善、发展和创新的过程。
1.曲折探索阶段(1956——1976)
落实科学发展观,广东动真格!
—中科炼化项目主动成功迁址(从广州南沙到湛江东海岛)
汪洋对科学发展有一个直观生 动的阐述:“不讲质量的粗放型发 展,污染了空气、污染了水源,污 染的时候创造了GDP,治理污染 又创造了GDP。我们不要这样的 GDP增长,广东科学发展要把精 力放在调结构、转型升级上。”透 过中科炼化项目迁址之举,传达了 广东走科学发展新路径的强烈信 号——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挥棒不再 是唯GDP。
(一)促进了生产力的大解放
确定了建设 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改 革目标 ; 既注重发挥 市场的作用 ,又注重加 强宏观调控 (提供了根 本的制度保 障)
确立了公有 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 展的基本经 济制度;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意味着我国成为第三个独立 掌握航天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这已成为另一个象征,表明中国通 过几十年经济繁荣的财富积累,国力提升,能集中力量发展航天事 业。
3.12
4.16
2.65
2.72
0.24
-3.23
7.6 3.2
9.5 2.7
10.7 2.0
13.6 1.9
9.0 -0.2
8.6 -3.9
2、选择条件相当的大国比制度优劣
中印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不同点:
印度是资本主义国家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相同点: 1、两国进行建设的时间大体相同;
2、两国进行建设的基础大体相同; 3、两国都是大国,而且都是人口大国; 4、两国都是是世界文明古国。
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
成功举办2008奥运会
(三)激发了先进文化的蓬勃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 善,服务网络向农村和基 层延伸。
城乡文化发展差距不断 缩小,农民茶余饭后都 积极参与各种娱乐活动。
文化产业异军突起
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
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以党中央名义就文化改革与发展的重大 问题做出决定,也是我们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 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和战略任务,标志着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 史发展阶段。
3
8 (461)
中印差距最显著的领域是基础设施建设
3、选择关键指标与发达国比差距
中美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大国
不同点:
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 美国是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是崛起中的大国
中美关键指标对比
指标 国家
经济总量 年军费 人均GDP($) 科技创新 综合国力 (万亿$) (亿$) 14.6602 5.879 2.49倍 47132 4283 11倍 独步天下 较快发展 很大差距 6980 1190 895(分) 604(分)
2011年六大关键词:彰显中国反腐力量
严惩贪官
剑指“三公” 网络反腐
治理公车
换届监督 官员问责
(四)在发展的关键指标上不断超越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 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 许多方面,但是首先要 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 和效果方面”
可见如果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在更快的 发展速度、生活水平等硬指标上赢得资 本主义制度的优势,那就是吹牛!
讲课方式:讲授式为主,兼案例式、讨论式 授课时间:90分钟
播放歌曲《好日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围绕衣、食、 住、行、用几个方面说说自己 家庭生活状况的新变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
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 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 共同富裕。
优越性在于:最终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 义发展得更快更好的劳动生产率,更能 保证发展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共享 。
•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主线 围绕科学 发展主题
•全力推动经济社会 转型升级
•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着力推动科学发展、提升 国际竞争力、建设民生福祉
争取在主要发展指标上赶超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彻底消灭“社会主义失败论”。
中国第一村-----华西村
华西村的发展之路,是一条转型之路。“早转早主动,早转早得益,快转 多得益。”这是吴仁宝对于转型升级的判断。 华西村通过上世纪“70年代造田、 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城市化)、新世纪造人(提高人的素质,变城市人)” 等 阶段目标,先后取得了农业样板村、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等诸多 成就。如今的华西村在传统工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海洋工程、金融、旅游、服 务业与40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540亿元,可用资金40亿元, 人均纯收入10万元。(家家住别墅,户户开汽车,人人有工作。)
教学目的:
目的是帮助干部 • 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 性的认识; •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做坚定的社 会主义者; • 热爱社会主义,以实际行动积极 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内容结构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
二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一 三 新时期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以阶级斗争为纲 墨守成规 封闭
经济建设为中心 各方面改革 开放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①奠基于邓小平
首次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 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最大的历史性课题。
计划 手段
转变为
市场 目的
转变为
不管黑猫白猫,捉 到老鼠就是好猫
②发展于江泽民和胡锦涛
集中回答了“建设一个 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 建设执政党”的问题, 提出了“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案例——梅县雁洋镇长教村
在宝丽华集团公司的强大依托和支持下,雁南飞带动当地就业、 拉动长教新农村建设,让当地农民彻底“洗脚上田”,过上了比城 里人还幸福的新生活。今日的长教村,真正实现了“幼有所学、病 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讨论题
新时期,各级领导干部如何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2011年11年18日,中国规模最大 的石化合资项目之一——总投资达590 亿元的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在湛江东 海岛破土动工。
5A: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
雁 南 飞
雁南飞多年来立足山区生态优势,扎根本土成长,实施差异化 竞争战略,善于变穷山恶水为富山善水,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做强绿色经济,放大绿色效应,已成为客家文化“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 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条总路 线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了“大
1962年开始提出, 1969 年 “九大” 正式通过的基本路线,核心是“以阶级 斗争为纲”。这条路线用阶级斗争掩盖 和代替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十年大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