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悬挑外脚手架施工施工施工标准标准标准

悬挑外脚手架施工施工施工标准标准标准

悬挑外脚手架施工施工施工标准标准标准
1 1适用范围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本施工标准适用于高度不大于100m的高层建筑或高耸建筑物上使用的悬挑式脚手架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2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
2.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2.3《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
2.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2.5各工程施工图图纸
3需要了解相关的规范和标准需要了解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3.1 3.1基本基本基本构造要求构造要求
规范中推荐以双轴对称截面钢梁做悬挑梁结构。

悬挑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不超过20米。

悬挑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60mm。

每个型钢悬挑梁外端宜设置钢丝绳或钢拉杆与上一层建筑结构斜拉结,钢丝绳、钢拉杆作为附加保险措施,不参与悬挑钢梁受力计算。

悬挑梁尾端应在两处及以上固定于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上。

锚固型钢悬挑梁的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直径不宜小于16㎜。

悬挑钢梁悬挑长度一般情况下不超过2m能满足施工需要,但在工程结构局部有可能满足不了使用要求,局部悬挑长度不宜超过3米。

大悬挑另行专门设计及论证。

在建筑结构角部,钢梁宜扇形布置;如果结构角部钢筋较多不能留洞,可采用设置预埋件焊接型钢三角架等措施。

悬挑钢梁支承点应设置在结构梁上,不得设置在外伸阳台上或悬挑板上,否则应采取加固措施。

3.3.22型钢悬挑梁型钢悬挑梁
宜采用高度不应小于160mm双轴对称截面的型钢(工字钢)做悬挑梁结构。

悬挑梁端部设置定位点,定位点离悬挑梁端部不应小于100mm。

定位点可
采用长0.2m,直径25-30mm的钢筋或短管。

固定端长度大于悬挑端1.25倍,悬挑梁间距应按悬挑架架体立杆纵距设置,每一纵距设置一根。

(不允许有连梁)
悬挑脚手架挑梁结构及其锚固悬挑脚手架挑梁结构及其锚固挑梁结构及其锚固的验算内容:悬挑梁的强度;悬挑梁的挠度;当无有效支撑体系时悬挑梁的稳定;悬挑梁锚固段压点处U型钢筋拉环或螺栓的强度;压点处楼板承受锚固负弯矩时的抗弯强度;悬挑梁前端支点下混凝土梁(板)的承载力。

3.3.33UU形钢筋拉环形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或锚固螺栓))
U型钢筋拉环或螺栓应采用冷弯成型。

U型钢筋拉环、锚固螺栓与型钢间隙应用钢楔或硬木楔楔紧。

型钢悬挑梁固定端应采用2个(对)及以上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与梁板固定,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应预埋至混凝土梁、板底层钢筋位置,并应与混凝土梁、板底层钢筋焊接或绑扎牢固,其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钢筋锚固的规定。

U形螺栓固定构造形螺栓固定构造
(1-木楔侧向楔紧,2-两根1.5m长Ф18钢筋)
当型钢悬挑梁与建筑结构采用螺栓钢压板连接固定时,钢压板尺寸不应小于100mm×10mm(宽×厚);当采用螺栓角钢压板连接时,角钢的规格不应小于63mm×63mm×6mm。

3.3.44建筑主体结构建筑主体结构
(1)、主体结构强度不低于C20
(2)、悬挑钢梁支撑点应设置在结构梁上,不得设置在外伸阳台或悬挑板上,否则加固措施。

3.3.55钢丝绳钢丝绳((或钢拉杆或钢拉杆),),吊环吊环吊环
悬挑钢梁前端应采用吊拉卸荷,吊拉卸荷的吊拉构件有刚性的,也有柔性的,应满足以下要求:
(1)、钢丝绳不小于φ14mm,吊环不宜小于φ20mm,预埋吊环应使用HPB235级钢筋制作。

(2)、钢丝绳绳卡不少于3个。

受力绳应位于卡扣座处,绳扣间距为150-200,末端钢丝绳长度不得少于200mm。

(3)、钢丝绳与型钢梁夹角大于45度
4外防护脚手架安全防护外防护脚手架安全防护
4.1立面防护立面防护
(1)、脚手架外侧满挂密目安全网,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蓝色密目安全网进行全封闭。

(2)、脚手架钢管表面刷黄色油漆,剪刀撑和踢脚板表面刷红白相间警示色。

(3)、每隔一组或两组剪刀撑设置一道300mm高踢脚板,固定于立杆内侧。

(4)、底层脚手架外侧悬挂3号和4号提示牌。

4.2剪刀撑和横向斜撑剪刀撑和横向斜撑剪刀撑和横向斜撑
(1)、高度在24m以下的脚手架,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5m。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小于4跨,并不小于6m。

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度之间。

(2)、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3)、一字型、开口型双排架两断口必须设置横向斜撑;24米以上架体在架体拐角处及中间每六跨设置一道搭接斜撑。

(4)、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必须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且不少于两扣件紧固。

4.3水平防护水平防护((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主体结构施工阶段))(1)、主体施工阶段,施工层、拆模层、脚手架第二层必须满铺脚手板,脚手板离建筑物结构的距离满足规范要求。

(2)、从第二层起,应每隔12米设置一道硬质隔断防护,并在其中间部位张挂水平安全网。

(3)、脚手板铺设时严禁出现探头板,脚手板端头应用φ4mm镀锌铁丝固定在小横杆上。

(4)、拉结点的杆件及扣件涂刷红色油漆。

并在拉结点附近悬挂5号提示牌。

提示牌每隔30米设置一处,每层每面不少于2处4.4水平防护水平防护((装修施工阶段装修施工阶段))
(1)、安装及装修施工阶段,作业层满铺脚手板。

(2)、安装及装修施工阶段,外脚手架竖向每隔12米必须满铺一层脚手板,并在中间层满兜一道水平安全网,安全网必须兜挂至建筑物结构。

(3)、脚手板铺设时严禁探头板出现,脚手板端头应用φ4mm镀锌7技术交底管理技术交底管理
目前发现部分项目上,对方案交底不重视,使之现场工人操作与方案内容不符,存在一定的隐患或潜在隐患,为提高技术管理人员重视程度,故在此进行强调。

本方案技术交底范围
(1)方案批准后,技术负责人向施工人员交底,明确分部工程(或重要部位、关键工艺、特殊过程)的范围、施工条件、施工组织、计划安排、特殊技术要求、技术措施、资源投入、质量及安全要求等;(2)施工员对班组进行施工交底,内容包括具体工作内容、操作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