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文地质试题2以及答案

水文地质试题2以及答案

(4)v=KI=1.0*16=m/d
(1)年降水总量大,有利于补给地下水。
(2)降水强度适中,降水时间长,有利于补给地下水。
(3)包气带渗透性较强,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包气带厚度小,有利于地下水补给。
(4)地形平缓,甚至低洼,有利于滞积地表径流,增加地下水入渗补给的份额。
(5)森林植被发育可滞留地表坡面,保护土壤结构,有利于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
班级
学号
姓名
2.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有哪些?
答:
一类是环境对含水层的信息输入,包括降水、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以及人工开采地下水、
地应力对地下水的影响等;另一类是变幻输入信息的因素,即赋存地下水的地质地形条件。
(1)气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气候因素)
(2)水文因素。
(3)地质因素
(4)人类活动的影响
3.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关系。
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统一体。
(3)“以丰补歉”合理调控原则
含水层系统具有强大的调蓄功能,合理调控地下水位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蒸发损失。
班级
学号
姓名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
1.影响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答;
影响因素有:年降水总量、降水特征、包气带的岩性和厚度、地形、植被等。
7.赋存于岩石空隙中的水有结合水、毛细水和重力水
8.地下含水系统的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相邻含水层间和人工补给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合计15分)
1.砂砾类松散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C)
A.孔隙度大小;B.排列方式;C.颗粒直径大小;D.结构
2.渗入-径流型地下水循环的长期结果,使地下水向(A)方向发展。
反之,降水总量小,降水强度太小或太大,包气带岩性细或厚度大,地形较陡,植被较稀疏时,降水补给地下水的量少。
六.计算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
1.达西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h1=1.5m,h2=1.0m,L=0..5m,出口处流量Q为2.0m3/d,过水断面面积A=0.125m2请根据此回答并计算下列问题。
(1)请写出达西定律的基本表达式(2分)
(2)计算水力梯度I(3分)
(3)计算渗透系数K(3分)
(4)计算渗流速度v(2分)
解:
(1)Q=KAI=KA(H1-H2)/LV=Q/A=KI
(2)I=(H1-H2)/L=(1.5-1.0)/0.5=1.0
(3)K=Q/(AI)=2.0/(0.125*1.0)=16m/d
答:
(1)地下水动态与均衡关系密切。
(2)均衡是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内在原因(实质),
(3)动态是地下水均衡的外部表现。
(4)均衡的性质和数量决定了动态变化的方向和幅度。
(5)地下水动态反应了地下水要素随时间变化的状况。
4.多孔介质的性质有哪些?
答:
(1)孔隙性:孔隙性是多孔介质含有空隙的性质,用孔隙度表示。
班级
学号
姓名
水文地质学试题参考答案
(2014学年第1学期)






总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合计15分)
1.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2.等水位线图:由一系列地下水位高程相等的各点连线所构成的反应地下水位空间变化特征的平面图,称为滴下等水位线图,又称地下水位等值线图。
3.结合水:受固相表面的引力大于水分子自身重力的那部分水。
A.溶滤淡化;B.水质不变;C.溶滤咸化;D.A或B。
3.含水层是(C)岩层。
A.含水的,B.能够透水的,C.含有重力水的,D.含重力水与毛细水的
4.在同一承压含水系统中,动态变化较大的部位是(A)。
A.补给区,B.径流区,C.自流区,D.排泄区
5.潜水含水层获得补给后,潜水水面就会(d)。
A.抬升;B.不变;C.抬升或不变;D.不一定抬升
4.稳定流:水在渗流场内运动,各个运动要素(水位、流速、流向)不随时间改变。
5.负均衡:某一均衡区,在一定均衡期内,地下水水量(或盐量、热量)的支出大于收入,表现为地下水的储存量(或盐储量、热储量)减少。
二.填空题(每空1分,合计25分)
1.地下水按岩层的空隙类型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2. 据地下水流动状态,地下水运动分为层流和紊流。
3. 上升泉按其成因可分为侵蚀(上升)泉、断层泉与接触带泉。
41.岩溶发育应具备的四个条件为:可溶岩的存在、可溶岩必须是透水的、具有侵蚀性的水以及水是流动的
5.据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成因类型,可将地下水分为溶滤水、沉积水和内生水。
6.水文地质钻孔,根据不同地层采用不同的钻井方法。常用的钻探方法按照钻井方式分为冲击钻井法、回转钻井法、冲击回转钻井法。
(2)压缩性:压缩性是天然条件或者认为条件下在上覆荷载的压力作用下多孔介质体积减少的性质,用多孔介质压缩系数表征。
(3)多相性:多相性是指对多孔介质中固、液、气三相共存的性质。
5.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原则?
答:
(1)可持续利用原则:
地下水资源评价应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
(2)“三水”相互转化。统一评价的原则
四.简答题(每题5分,合计25分)
1.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的区别?
答:(1)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影响显著,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时水温学和水文地质学的研究重点。
(2)地质循环发生于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与合成,转换速度缓慢。但是他对人们认识地球起源、地质演化以及地球演化过程中水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