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区地籍测量起算D级控制点与E级GPS网平差坐标数据检查分析报告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1)1.2 技术依据 (1)1.3作业成果 (2)第二章利用已有资料情况 (4)2.1采用的基准和系统 (4)2.2和县本次起算数据和资料情况 (5)第三章作业方法、质量和有关技术数据 (6)3.1测绘仪器及相关工具 (6)3.2 和县D级网外业观测与求取COT格式转化参数 (6)3.2 使用CORS站外业观测操作方法 (7)3.4控制点对应数据采集 (10)3.4.1 控制点(D、E级)平面数据采集 (10)3.4.2 控制点(D、E级)高程数据采集 (12)第四章技术结论 (12)4.1 项目总体评价 (12)4.2工作体会 (12)第五章附图 (13)附图: (13)第一章概述本项目是通过*****以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获得,根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城镇变更地籍调查实施细则(试行)》(1998,国土[籍]字第36号),应用原有的地籍调查成果;对工作范围内土地的面积、权属、界线、地类、形状、位置等状况进行调查、测绘;建立地籍管理数据库。
1.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中心位于东经118°,北纬44°,项目区面积约10km2,范围包括---以北—aa省道以南(包括含城工业园区)、226省道沿线(冠圣大酒店-梅山路与226省道交接处)、清溪路沿线两侧以及东苑小区南侧安置点和迎春安置点等零星区域。
1.2 技术依据1.3.1《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1.3.2《城镇变更地籍调查实施细则(试行)》(1998)1.3.3《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1.3.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2007.08.10发布GB/T21010-2007);1.3.5《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1CJJ/T73-2010);1.3.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1.3.7《城市测量规范》(CJJ T8-2011) 1.3.8《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1.3作业成果----招标承揽的《含山县城区地籍测绘》工程,由本单位测绘院于2014年12月13日开始施工,至2014年12月14日结束,历时2个天,取得如下成果:含山县起算坐标数据平面精度计算表点号提供坐标实测坐标差值点位中误差X1Y1X2Y2△X△YGD45GD49 GD43点号平差坐标实测坐标差值点位中误差X1Y1X2Y2△X△YGE01GE09GE07 GE03含山县平差坐标数据平面精度计算表含山县起算高程数据精度计算表含山县起算高程数据精度计算表以上数据都是用改正数来确定中误差(白塞尔公式)——适用于观测量真值未知时。
V——最或是值与观测值之差。
一般为算术平均值与观测值之差,即有:。
成果内容详细,精度可靠,作业过程遵循技术设计书和规范的要求,整体测绘成果质量较好。
提供高程实测高程差值高程中误差H1 H2 △H拟合高程实测高程差值高程中误差H1 H2 △H第二章利用已有资料情况2.1采用的基准和系统平面坐标系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一克吕格正形投影,任意分带,中央子午线为东经000°;高程系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在城区有D级GPS点4个;点名分别为赵村(D043)、七里村(D045)、河北村(D049)、小姜村(D052);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17°、高斯3°带投影,带号39;高程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其中赵村、七里村、河北村的高程为水准高程。
经实地勘察,所有点的标石、点位都保存完好可以利用。
利用D级GPS点进行控制加密、2008年的地籍(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
项目区有2008年测绘的比例尺为1:500电子版地籍(地形)图,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23°;1956年黄海高程系,起算数据为成果坐标表如下:含山县起算数据为117度坐标表点号点名X Y H备注CHD043四等水准高程CHD045四等水准高程CHD049四等水准高程CHD052GPS拟合高程以上成果资料是由---提供,工作之前已经进行详细核实,根据以上成果资料,通过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COORD坐标转换软件4.2版对起算数据进行转化如下表所示:起算数据转化为118度坐标表点号点名X Y H 备注D043四等水准高程D052四等水准高程D045四等水准高程D049GPS拟合高程2.2和县本次起算数据和资料情况本次测量采用---测绘院提供的测量成果资料,实地保存完好,精度可靠,符合国家测量测量规范、规程。
控制网起算数据转化为117度国家C级控制点资料点号点名X Y H备注R452三等水准高程R453GPS拟合高程R471三等水准高程R512四等水准高程R513三等水准高程第三章作业方法、质量和有关技术数据3.1测绘仪器及相关工具南方公司生产的灵锐86-T双频GPS接收机2台,以上设备均经过质检合同。
联想及戴尔笔记本1台,惠普打印机2台,惠普T620绘图仪一台。
3.2 和县D级网外业观测与求取COT格式转化参数和县D级GPS控制网使用南方公司生产的灵锐86-T双频GPS接收机5台,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方法进行观测。
其标称精度:平面:(5+2·DPPM)mm (D以公里为单位)高程:(10+2·DPPM)mm静态观测基本要求如下:项目卫星高度角有效观测卫星数平均重复设站数观测时间段长度(分钟)数据间隔采样(秒)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指标≥15°≥4 ≥1.6 ≥45 30 <6 设站时采用光学对点器进行准确对点,对点误差小于2mm,然后安置接收机天线,使天线上的指北标志大致指北(定向误差小于5°)。
天线安置好后,准确量取标石顶面至天线盘刻度线的高度,读取至毫米。
待观测结束后,再量取天线高一次,两次量测的结果之差应小于3mm,取平均值做为天线高记录入手薄中。
不观测气象要素、雨、晴、阴、云等天气状况。
在通过南方GPS数据处理软件导出COT格式转化参数。
其中以上资料不做本次提交内容。
3.2 使用CORS站外业观测操作方法本次测量使用南方CORS简要操作(工程之星3.0)1.插手机卡,接收机开机;2.接收机与手簿连接:双击右下角蓝牙标识——>点击“扫描设备”——>选中接收机编号——>点“+”符号——>双击“串口服务”,串口号选7,8或9——> “确定”——>“OK”3. 手簿与基站的连接:双击“EGSTAR”(工程之星3.0)——>“配置”——>“端口配置”,修改端口号(和前一步串口号相同)——> “确定”;4. 接收机与基站的网络连接:“配置”——>“网络设置”——>“编辑”:前4项默认设置:连接方式—GPRS;模式—NTRIP-VRS;IP—192.168.24.26;接入点—RTCM30;端口—2101;APN—ahcors.ah;密码—同账号——> “确定”(warning询问窗口——>OK),出现“所有参数设置完毕”——> “确定”;点击左下角“连接”,4个步骤都√(如第2项GPRS 不能通过,检查手机卡)——>(提示“成功完成连接”)“确定”(如果连接完成后回到主界面,状态栏中P是单点解,需要查看差分格式:配置——> 仪器设置——>移动站设置——>差分数据格式RTCA(省网RTCM3))5.数据文件的预处理:点击“工程”——>“新建工程”——> 输入作业路径:日期+小组编号(自动在此目录下生成一个*.eg文件)——> “确定”——> 椭球系名称—WGS84;“下一步”——> 投影方式—高斯投影;中央子午线—123;“下一步”——> 不选“启用四参数”,直接“下一步”——> “下一步”——>直接“确定”;(用于将WGS84坐标转换到地方坐标系,若只获取原始点坐标,此步骤可省去)(按照提示可配置其他参数,如数据点采集方式“平滑测量”)6. 参数设置:配置——>工程设置——>查看——>查看工程配置参数(即查看和编辑上一步的配置)7. 数据采集:(待卫星数足够、几何精度因子满足精度要求)点击“测量”——>“点测量”(或快捷键“A”)——>点击ENT保存,编辑点信息(其中选杆高,输入实际高度)——>查看点信息(或快捷键“BB”)8.数据导出设置:所有点测完,点击“工程”——>“文件导入导出”,选中“文件导出”——>“测量文件”(是新建的*.eg文件名,包含所有的点信息)编辑“——>成果文件”,输入导出的文件名(经过简化的用户自定义的数据文件);数据格式是用户自定义的(可选择南方CASS的DAT文件:“Pn,Pc,y,x,h”),“导出”,“OK”9. 数据导出:打开同步软件ActiveSync—>选择“浏览”—>“Flash Disk”\“Jobs”\10.点校正:①在已知控制点量测GPS坐标②输入——>求转换参数——>增加——>输入已知点原始坐标——>确定——>从坐标管理库选点——>确定——>确定③重复②直到所有参与校正的点坐标输入完毕④输入——>求转换参数——>保存——>在当前工程目录下生成一个参数文件.cot—>OK⑤输入——>求转换参数——>应用——>是11.异常:如果端口断开,在“配置”——>“端口配置”中重新连接一下;3.4控制点对应数据采集3.4.1 控制点(D、E级)平面数据采集地形数据采集方面遵照设计书中(4.6节)进行实地数据采集。
3.4.1.1 RTK平面控制点测量技术要求(1)网络RTK测量的流动站获得系统服务的授权。
(2)网络RTK 测量流动站应在CORS网的有效服务区域内进行,并实现数据与服务控制中心的通讯。
(3)用测量手簿设置流动站的与当地坐标的转换参数、平面和高程的收敛精度,设置与参考站的通讯。
(4)RTK测量流动站不宜在隐蔽地带、成片水域和强电磁波干扰源附近观测。
(5)观测开始前应对仪器进行初始化,并得到固定解,当长时间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宜断开通信链路,再次进行初始化操作。
(6)每次观测之间流动站应重新初始化。
作业过程中,如出现卫星信号失锁,应重新初始化,并经重合点测量检测合格后,方能继续作业。
(7)每次作业开始与结束前,均应进行一个以上已知点的检核。
(8)RTK平面控制点测量平面坐标转换残差应≤±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