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儿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快乐读书吧“儿歌”
第十三师淖毛湖农场学校:吴慧芳
设计意图:
儿歌是儿童最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也是他们最初接触的祖国的传统文化。
古今儿歌短小、精致,富有韵味,不乏童真,童趣,富有灵性。
它集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是儿童启蒙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让一年级的孩子通过读儿歌,体验创造的快乐,同时激发学生对儿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课外阅读,从课外书中获取养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儿歌的基本类型,开发他们的智力,启迪引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
2.在学习中帮助孩子积累语言,并逐步提高运用语言
的能力。
3.通过朗读、诵唱儿歌,让孩子感受儿歌明快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及蕴涵其中的文化,激起对儿歌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4.通过学编儿歌,让孩子们初步感受创作儿歌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诵唱儿歌,让孩子感受儿歌明快的节奏、真
挚的情感及蕴涵其中的文化,激起对儿歌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诵读简单的儿歌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课件视频《白龙马》。
孩子们边看边唱,边表演。
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一、交流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童谣或儿歌吗?把你喜欢的一首童谣或儿歌背给大家听听,好吗?
师:孩子们刚才读儿歌的时候都很认真,有的读得很有表情,有的孩子还读的摇头晃脑,看来,大家都喜欢读
儿歌,是吧?
2.介绍儿歌:儿歌又叫童谣,它是诗歌的一种,可以诵读,也可以吟唱。
在我们的生活中,游戏中,劳动中都藏着一首首好听又好玩的儿歌。
一首好的童谣就是一首美妙的诗,一首好的儿歌就是一幅美丽的画。
从你们洋溢着快乐的小脸可以看出,儿歌和童谣真的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吧》,分享童谣和儿歌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
二、诵读儿歌,读出节奏
1.教师导学《小青蛙》
视频播放课件《小青蛙》
师:看,谁来了?生:小青蛙。
师:你们喜欢小青蛙吗?那就要会读这首儿歌哦!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其他的孩子认真听,想一想这是
一只怎样的小青蛙?
师:从她的朗读中你能听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青蛙?
生:小小青蛙大眼睛,很可爱的小青蛙。
生:保护庄稼捉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
生:我们要保护小青蛙,因为小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
师:对!这么可爱的小青蛙我们要怎么才能读出它的可爱,让儿歌好听又好玩呢?
师:我们赶紧来试一试。
注意读出儿歌的节奏。
师:除这个办法,你还有别的玩法吗?自己试一试,也可以找你的同桌合作。
师:我看到你们的玩法可真多,有边念边跳的,有拍桌子打节奏的。
谁愿意来展示?
表演读读出儿歌的韵味
师:像刚才这样用不同的法子打着节奏来读儿歌,读得有轻有重、有快有慢,这样儿歌就能读得好听又好玩啦!聪明的孩子请你想想,为什么儿歌读起来会这样朗朗上口呢?
师:真能干!有了这些韵母宝宝的帮忙,儿歌读起来才朗朗上口。
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韵味来。
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要保护小青蛙。
师小结:过渡:小小的儿歌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还让我们明白了道理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小青蛙,难怪小朋友们都这么喜欢读儿歌。
老师这儿还有几首儿歌,赶快来读读吧!
儿歌不仅具有知识性、趣味性还具有生活性,它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丰富的真情实感。
在儿歌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也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
如在《动物儿歌》教学中,在第一句学习时,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蜻蜓、蝴蝶的知识,展开想象:说说蜻蜓、蝴蝶长什么样子,在空中飞翔的姿态是怎样的?帮助学生感知这些可爱小生命的热情洋溢、活力四射;在第二句时,指导学生观察蚯蚓和蚂蚁的外形,想想生活中你看到蚂蚁、蚯蚓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感受蚯蚓和蚂蚁的勤劳和团结,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第三句让学生结合图文、生活经验,谈下对蝌蚪、蜘蛛的了解,总结出:小蝌蚪在水里快乐游来游去逐渐长成青蛙,捕捉田里的害虫,蜘蛛忙着吐丝结网吃掉撞进网里的小虫子,他们都是自然界的捕虫高手,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感知动物世界美好又充满活力的同时,进而形成一定的人文情感感知能力,学会尊重生命、善待动物,养成真善美的美好
品格。
三、自由诵读,感受儿歌的不同类型
1.自主诵读儿歌
师:拿出你们的阅读材料,大声读读后面的几首儿歌。
读之前要提醒大家:
(1)借助拼音读准儿歌的字音,读出儿歌的节奏和韵味;(2)你觉得哪首儿歌最有意思,想想有意思在哪里。
开始吧!
不同类型的儿歌:
《姓氏歌》
《猜字谜》
《动物儿歌》
《谁和谁好》
《妞妞赶牛》
2.生交流汇报
师:孩子们读得津津有味,谁能把最喜欢的那首儿歌读给大家听一听吗?也可以和同桌或其他小伙伴一起表演读。
能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首儿歌吗?
3.师小结
孩子们,读儿歌很有意思吧,回忆一下,刚才,我
们诵读了哪几种类型的儿歌呢?其实,儿歌的种类还有许多许多,比如有的句子很拗口,容易说错,可是又偏偏要求你
说得急说得快,绕得你舌头都发酸的绕口令。
妈妈哄我们睡觉时唱的摇篮曲等等。
四、学编儿歌,感受乐趣
1.激趣
师:孩子们读了这些儿歌,还可以学着自己来写写儿歌。
想不想来学着编儿歌呀?看谁坐得最端正,就学得最好。
2.引导孩子进入情景
师:我们根据《姓氏歌》的问答形式,自己试着编儿歌吧! 教师指导:可以用说偏旁、组词、加一加的方法。
(生创编童谣,教师巡视)
3.分小组创编儿歌、表演儿歌
你姓什么?我姓高。
什么高?高矮的高。
他姓什么?他姓杜。
什么杜?木土杜。
你姓什么?我姓陈。
什么陈?双耳陈。
他姓什么?他姓王。
什么王?大王的王。
……
抽小组上台展示。
师:我们根据《谁和谁好》的形式,自己试着编儿歌吧!
谁和谁好?我和妹妹好。
妹妹前面走,我逗妹妹笑。
谁和谁好?铅笔和橡皮好,铅笔写错字,橡皮来帮忙。
谁和谁好?我和小狗好。
我在前面跑,小狗后面追。
谁和谁好?青蛙和庄稼好,青蛙捉害虫,庄稼长得好。
……
五、总结点题,推荐课外阅读书籍
师小结:看,只要我们开动脑筋,不仅能编儿歌,还能给儿歌编出不-样的结尾来呢!真是——有意思的儿歌,想诵读更多儿歌吗?课后,读读《儿歌三百首》《中国童谣》,你一定会觉得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