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部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汇编

项目部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汇编

项目部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汇编一、前言为进一步规范公司各项目部的技术、质量基础管理工作,特建立健全相关质量管理制度。

二、制度制定的要求项目部在开工前制定相应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制定的制度包括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两方面的制度,具体制度要求见后章节。

制定的制度内容包括制度执行的负责人及相关人或部门、工作范围、工作流程、工作要求或管理要求。

三、技术管理制度标准、规范管理制度制度包括确定标准、规范管理的负责人及具体日常管理工作实施管理人;确保项目使用标准、规范的有效性;项目部具体日常管理工作内容主要为建立本项目所涉及的标准、规范台帐,有效管理(收集、借阅和归档)相关标准、规范、法律法规文件,对标准、规范的培训工作。

项目部应配备应有标准、规范及图集,以便于各项目按要求开展施工。

1、标准、规范:国家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公司内部编制的技术要求及管理文件;2、有效管理:包括标准、规范本身的有效性,作废标准和规范应作好作废标识并启用新版进行更换,标准、规范或设计图集等的借阅管理等。

图纸审查制度本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自审和会审工作中项目的负责人、组织者、参与者,自审与会审的工作要求,自审的工作流程及工作要求,图审的资料管理要求。

1、图纸审查包括自审与会审工作,其中会审又含有设计单位的设计交底,项目负责人制定图纸自审和会审的工作程序和责任制度,确保图纸审查工作严谨而且手续齐全。

2、图纸自审需明确的具体负责人、参与人,图纸自审的工作内容;3、自审的内容包括图纸的技术要求、图纸内容有矛盾或较模糊需要清晰明确,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工艺无法满足或无法达到的问题。

自审记录形成书面记录资料;4、会审工作由业主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参与。

由设计方进行设计交底,并对各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会审工作要形成会议记录,记录包括签到表及提交问题及具体解答情况说明,会审记录有专用表格进行填写。

施工组织设计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制度包括组织设计编制的组织者及具体主持者、参与者的明确,施工组织设计的修改、项目部的内部评审、公司内部的审批及报监理的管理制度。

1、编制工作时间要求一般在工程中标后正式开工前进行。

2、为保障有针对性,在编制时要求按合同、图纸要求及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本项目的特殊个性进行编制,在编制时有时还需明确监理或业主的要求;编制时须有项目部各部门参与,以确保方案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施工组织的审批流程要求:一般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协同项目部质量、安全、施工等部门编制,报公司质量、技术、安全部门审核、总工审批;对经内部审批完成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报专业监理,且经总监审批后方可执行(如业主有管理要求的还须报业主相关部门审批)。

4、施工组织设计的修改要求:因设计图变化、施工方法进行重大调整、施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施工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需重新编制和审批施工组织设计。

方案管理制度方案管理制度包括编制的组织者及具体主持者、参与者的明确,专项方案项目部和公司内部的审批及报监理的管理工作流程。

对部分有专项论证的方案建立项目的工作流程和相关责任人。

方案管理还包括项目对方案编制的动态管理。

1、方案包括除施工组织外的施工技术方案;2、方案的管理包括编制、审批、论证的工作要求及项目管理规定,以确保工作合法、合规,并且能够严格按方案执行。

3、专项方案包括普通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专项方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在正式施工之前组织编制(需编制的方案详建质办[2018]31号文与住建部37号令),并按正常审批流程报公司质量、安全、技术部门审核、总工审批。

4、重、特、难、新、异及跨专业的施工方案除实施单位进行审批外还须公司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审核,报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5、对部分须论证的专项方案的参评专业工程师或专家必须经公司总师办认可后进行,对专家意见或建议进行修订后按正常审批程序进行报批。

6、对经内部审批完成后的专项方案报专业监理,且经总监审批后方可可执行(如业主有管理要求的还须报业主相关部门审批)。

注:专项需论证的方案及须编制的专项方案详建质办[2018]31号文与住建部37号令。

技术交底制度技术交底制度工作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分部分项及重、特、难、新、异的施工工艺的交底工作。

制度结合本项目特点明确各类交底的组织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交底要求明确交底的形式和资料的保存管理工作。

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制定设计交底、施工设计方案的技术交底及专项或分部分项工程交底的管理制度,确保交底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1、项目技术负责人实施施工设计方案的技术交底及专项或分部分项技术交底,工长落实对工人的交底,整个交底确保交底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2、技术交底的内容包括施工工艺和方法、技术要求、质量要求、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安全要求和其他要求、对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提出技术性的安全措施。

同时必须明确质量标准、施工验收规范标准。

3、技术交底须在实施前进行,且必须有书面材料,交底后双方签字认可,交底内容应有交底的日期,有交底人、接收人签字,并经项目总工程师签字确认;4、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工程,项目部应按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严格进行技术交底,并有书面记录和签字,确保作业人员清楚掌握施工方案的技术要领。

图纸、设计修改管理制度设计修改管理制度包括图纸、设计变更及其它设计相关文件的收、发、归档日常管理工作要求,相关责任人的岗位职责的明确。

1、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制定对于设计院发出的设计变更的执行、过程技术方面的技术核定及施工过程中材料、构配件代用的管理。

2、日常管理工作:针对设计院发出的设计变更内容,须管理且具体实施,包括对设计变的有效登记和发放,施工图的及时修改和施工过程中的有效执行;3、技术核定单管理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针对一些过程中出现图纸问题、施工过程中不能保障或无法实施时进行技术方面的有效处理且报监理、业主及设计院进行确认后方可进行实施;在此过程中必须确保有效手续合法后方可进行实施。

4、材料代用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因材料或构配件采购及其它原因造成无法在项目有效使用时,对相关技术要求或指标进行验算且须经监理、业主及设计院进行技术确认且手续合法后方可进行实施。

5、对各项资料手续要求规范管理,且合法,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

资料管理制度资料档案管理制度主要包括项目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程资料管理等内容。

制度应明确资料管理的负责人及具体实施人,各项技术、质保、质评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归档时间及要求。

资料管理还包括按主管部门一些工作平台要求及时上传整理的资料。

1、所有项目资料在存档时要对其有效性、完善性进行核实后方可归档;2、各项方案、技术资料需要在过程中及时存档,尤其是对部分资料的原件保存,对方案及设计变更等资料需按三标一体中的要求进行发放;3、对各项技术施工资料、质保资料、安全整改资料等要按主管部门工作平台要求及时上传;4、在工程竣工后及时按当地质监站和档案馆要求进行竣工资料的整理和移交存档。

工程资料包括:开工前资料、试验资料、材料、产品、构配件等合格证资料、资料施工过程、质量验收资料、必要时应增补的资料,其他可参考江苏省建筑工程资料及安全管理台帐。

持证上岗制度本制度主要要求项目部技术、质量人员持证上岗、动态管理及责任人的工作制度。

1、项目经理落实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等核心管理人员参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严格按照国家住建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要求持证上岗进行管理。

2、现场施工特种工必须按规定持证上岗,严格审查劳务队伍的劳务管理人员和操作工持证情况,杜绝违章、违规、无证上岗现象。

3、项目设置人员进行持证情况包括培训、再教育等方面的建立台帐进行动态管理,且每季度更新。

培训管理培训制度指项目部建立培训工作的管理人,培训开展的计划、课题、时间及要求等方面的规定,在培训过程中管理的要求,包括计划、开展情况、延期处理及管理资料的留置要求。

1、结合项目特点及项目团队情况按公司的相关要求制度开展培训的计划工作,开展计划的情况台帐。

2、项目技术负责人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存档工作。

3、培训计划要求应有培训参加人员、组织人员、培训时间、培训形式等具体要求,对参加培训人员考勤情况进行考核。

4、对于新技术、新规范、新材料、新工艺的工程必须组织相关培训学习,并检验培训效果。

设计管理设计管理制度包括项目部责任人管理,具体实施设计管理日常工作的要求。

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实施产品经营中需要落实的各项事宜的处理及跟踪等管理要求。

1、工程开工前项目总工(技术负责人)根据设计管理方案编制工程设计管理工作细则。

2、项目部经理是项目第一设计管理责任人,项目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项目设计管理工作。

3、项目按设计管理方案建立报表。

测量管理制度测量管理制度包括测量仪器、设备的动态管理及测量工作开展的工作要求及管理要求。

并进行过程管理。

1、项目部在施工前必须编制施测方案。

2、项目部对测量仪器的检定进行有效管理;3、测量仪器、设备要保证完好性、有效性,进行动态管理。

4、测量工作及资料的有效性。

计量管理制度计量管理制度包括项目计量管理工作的组织及实施分工,计量管理工作内容的确定,计量台帐的建立及有效管理要求。

1、项目计量管理工作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同时项目部须设置计量管理人员对项目部的计量工作进行管理,其职责由项目岗位职责进行明确;2、项目部计量管理工作主要计量器具的管理,包括台帐的建立、送检及检测合格证书的管理;计量器具包括项目总分包下的所有施工方涉及的计量器具;3、项目计量工作包括混凝土施工中涉及到的到场坍落度、试块的取样和制作、养护、送检及检测结果及报告工作;4、对项目涉及的特殊工艺过程的计量须进行管理(如某些现场拌制混凝土、砂浆配合比、施工拌制过程各项材料的计量工作等)。

建筑材料检验制度建筑材料检验制度指工程用的建筑原材料、半成品的进场检查及各项技术指标的复检工作。

项目部明确检验工作流程、工作要求、取样人及送样人、检试验单位的资质能力的认定。

1、对影响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半成品实行见证取样制度。

2、材料进场组织检验程序、流程。

3、材料检验的内容。

4、检试验单位的资质能力确认。

四、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目标管理质量管理目标制度主要要求项目建立项目质量目标的设定、目标的分解,过程动态管理。

质量目标管理还包括该工作的责任人。

1、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①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一次验收通过率100%。

②单位工程质量要求,质量分部分项优良率的要求>90%。

③确保姑苏杯,争创扬子杯。

2、工程质量目标分解①对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各分部工程)的分解如下:②对工程质量目标责任人的分解项目质量体系的管理项目质量体系管理制度要求项目负责人建立本项目可实、可操作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对人员、机构变更时进行动态调整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