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治疗方法
颈椎生理曲度对于人体颈椎的稳定以及颈椎的健康有着较大的作用,由于长期的不良工作、生活习惯,颈椎可能出现曲度变直的症状。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是颈椎病的早期征象和客观指征,出现了病变要做好相关的治疗和护理工作,避免因此诱发更为严重的疾病困扰。
以下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临床上对于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治疗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颈椎曲度变直的治疗方法
推拿按摩:颈椎的中医传统推拿手法主要有推法、拿法、捏法、按法、点法、擦法、摩法、一指禅推法、揉法、磙法等。
上述各法均可起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理筋止痛、缓解痉挛、消除肌肉酸胀
和精神疲劳等作用。
其对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能改善或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延缓或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但是对于一些同时伴随有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之类疾病的患者来说,生理曲度改变多属于适应性病变,单纯的改变生理曲度,意义不大。
牵引治疗:颈椎牵引能纠正颈椎失稳、关节移位、颈椎间隙及椎间孔狭窄,解除颈部肌肉紧张或者痉挛,松解变性软组织的粘连,平衡颈部肌肉应力。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牵引方法有持续牵引法和间歇牵引法。
常用的体位有坐位和卧位。
传统牵引法仅仅是沿着脊柱方向的简单拉伸,临床上,在传统牵引的基础上根据患者颈椎曲度异常的不同病变部位进行了针对性的相应角度牵引法,以达到更好的牵引疗效。
虽然临床证实动态角度牵引法疗效较好,但临床操作不方便且较为繁琐,对医生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可能出现副作用,选择专业的大医院是非常有必要的。
针灸治疗:针刺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特色之一,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除痹等疗效。
治疗颈椎曲度异常常用取穴为风池、天柱、哑门、大椎、完骨、列缺、合谷、后溪及相应夹脊穴等。
其中,风池为为治风之要穴,天柱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有疏解膀胱经气的作用。
哑门为督脉、阳维脉之会,大椎为手足三阳经在督脉的交会,两穴合用能调节阳经经气。
完骨、列缺、合谷、后溪及夹脊穴舒筋通络止痛,诸穴合用有舒筋通络、除痹止痛、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
针刺疗法可缓解临床症状,同时放松颈椎肌肉,进而一定成程度改善生理曲度。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病情较重的脊髓型颈椎病伴有颈椎曲度异常,目前临床研究不多。
注意事项:
以上便是临床上对于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患者的主要调理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疾病情况,针对性的选择对应的治疗方法。
对于刚刚发生没有症状反应的年轻人积极地选择调理治疗的方法,改正不良习惯,经常运动,能够长期保持颈椎的健康。
而对于一些病史较长,出现症状反应的伴随有增生、椎间盘突出之类症状患者,不要盲目的进行曲度恢复治疗,人体颈椎对于病变有适应性的改变,盲目的追求生理曲度可能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病变。
此类患者通过安颈贴之类治疗方法能够达到消除症状、颈椎稳定的状态,就算是康复了,日常注意颈椎养护,做好锻炼,颈椎同样也会长期保持健康状态。
由于颈椎曲度变直的致病因素与人的生活、工作方式息息相关,
故存在易复发、不持久等缺点。
故纠正不良的生活、工作习惯对于维持颈椎生理曲度有重大的意义。
适度的锻炼,能够提高颈椎抗病能力,同时恢复颈椎韧带韧性,如此更好地防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