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编写质量奖申报材料
第五部分 自评报告条款编写要求
自评报告(19580、19579) 分篇章逐条编写
4.1领导
4.1.1组织的领导
4.1.1.1高层领导的作用 a)使命…
方法、展开、学习、整合(ADLI)
4.7 经营结果
a)顾客满意度…
水平、趋势、对比和重要性
第五部分 自评报告条款编写要求
理和技术专家审核。
第三部分 自评报告编写的过程
五、制作质量奖自评报告
完整的自评报告提交给制作小组,以设计封面、版 面、标识以及最终文件的其他方面。 美工完成后,对材料进行通篇校对,之后印制和装 订。最后是递交申报材料,等待能否入围现场评审 的通知。
第四部分 提高自评报告质量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议
一、以主人翁精神完成好自评报告
第二部分 自评报告编写的分工
一、自评报告编写的有效分工
方案三: 小组A:4.1 领导;4.7.2 財务结果;4.7.5 组织的治理和社会责任结果 小组B:4.4 资源;4.7.3 资源结果 小组C:4.2 战略;4.6 测量、分析与改进 小组D:4.3 顾客与市场;4.7.1 顾客与市场结果 小组E:4.5 过程管理,4.7.4 过程有效性结果
第一部分 申报材料内容
一、申报表 需按年度填写的指标是指申报当年前连续三年的
指标。 申报表“基本情况”中的“经济类型”指国有、 有限责任、股份、集体、联营、私营、港澳台资、 外商投资企业等。 各类经营指标应按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如实填写。 申报表中“主要竞争对手情况” 、“主要供应商 名录”和“主要用户名单”需提供一份,其他内 容一式三份。
过程:方法——展开——学习——整合
结果
4.2 战略 4.1 领导
4.3 顾客与市场
4.4 资源 4.7 经营结果 4.5 过程管理
4.6 测量、分析与改进
A1 卓越绩效模式框架图
方法(什么方法/如何做) A、组织完成过程所采用的方式方法; B、方法对标准评分项要求的适宜性; C、方法的有效性; D、方法的可重复性,是否以可靠的数 据和信息为基础。
第三部分 自评报告编写的过程
一、建立自评报告编写组织
建立领导委员会,一般包括4〜7名成员,包括最高 领导人及其直接汇报者。指导、监督自评报告的编
写过程,审核、批准自评报告和相关资料。
组建一个跨职能的质量奖申报项目组,任命一位项 目组长处理和协调日常事务。
第三部分 自评报告编写的过程
二、制定计划
第一部分 申报材料内容
三、证实性材料
证实性材料是指对企业合法经营的证实,凡在申
报表中涉及的、需企业提供和企业自认为还应提 供的其它证实性材料等,如工商管理营业执照、 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质量荣 誉证书、纳税证明等。无法提供的,请做出书面 说明。 申报企业自认为还应提供的其他证实性材料等。
表3.6 主要市场指标
表3.7 主要竞争对手
第二部分 自评报告编写的分工
一、自评报告编写的有效分工
常用的分组方案: 方案一: 小组A:4. 1 领导 小组B:4.4.1 人力资源 ^ 小组C:4.2 战略;4.6 测量、分析与改进 小组D:4.3 顾客与市场;4.4.2〜4.4.6 其他资源;4.5过程管理 小组E:4.7 经营结果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中4.1和4.4.1的部分相对较为独立。本方案中上述5 个小组的分组方法效果很好。但是小组C、D以及A、B与E必须紧密合 作,相互协调。小组E在小组C工作完成之后才能开始编写。
目标、历史、行业、 对手、标杆
展开(实施到什么范围/程度) A、为实现标准评分项要求所采用方法的展开程度; B、方法是否持续应用; C、方法是否使用于所有适用的部门。 学习(如何完善) A、通过循环评价和改进,对方法进行不断完善; B、鼓励通过创新对方法进行突破性的改变; C、在组织的各相关部门、过程中分享方法的改进 和创新。
一、过程类条款回答
用方法、展开、学习、整合(A-D-L-I)四个要素来评价和描述组织
的过程处于何种阶段
1、说明方法的系统性 2、说明展开的情况 3、说明学习的证据 4、说明整合的情况
第五部分 自评报告条款编写要求
一、结果类条款回答
绩效的当前水平+趋势 绩效改进的速度和广度 与适宜的竞争对手和标杆的对比绩效 结果的测量与组织概述和“过程”评分项中识别
第四部分 提高自评报告质量的建议
三、逐条回答评价准则的条款要求
在编写自评报告时,参照"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要求 回答指南",针对标准的各着重方面的所有条款逐 条回答,必要时应当细化至a)、b)、c)、d)。
第四部分 提高自评报告质量的建议
四、控制自评报告的字数
自评报告的长度应限制在3万字之内。这一限制不 包括3000字的组织概述以及目录、封面等。但图 表属于3万字的限制。
第一部分 申报材料内容
二、组织概述和自我评价报告
“组织概述”限在3000字以内,内容要求见GB/Z 19579—
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附录B。 “自评报告” 内容应对照评审标准GB/T 19580—2004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具体要求,逐条从采用方法、工 作展开和实施结果三个方面用数据和事实进行评价说明, 必要时可使用图表,各条中有关说明的内容也可互相引用, 但应注明。需要追溯性说明的质量活动限申报前3年内, 无追溯性说明的质量活动只说明近年情况。报告文字力求 简要,含图表不得超过3万字数。如字数超过,将会受到 不同程度的扣分。
组织概述的编写
这一部分内容可以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
指南”(GB/Z 19579〕的附录B中找到。
组织概述是组织的一幅快照,显示组织运作的
关键影响因素和所面临的挑战。
组织概述的编写
B组织概述(19579附录B) B.1公司描述 B.1.1公司的环境abcde. 3000字 B.1.2公司的关系abcd. 法规的版本 B.2公司面临的挑战 结构图:内部审计独立 B.2.1竞争环境abc. 结构图:评审区域 B.2.2战略挑战 B.2.3绩效改进系统ab +销售增长、市场分布(视觉)
第二部分 自评报告编写的分工
一、自评报告编写的有效分工 方案二: 小组A:4, 1 领导 小组B:4.4.1 人力资源 小组C:4.2 战略;4.3 顾客与市场;4.4.2〜4.4.6 其
他资源;4.5 过程管理; 4.6 测量、分析与改进;4.7 经营结果 这个方案的效果也很好,并有助于确保7个部分的 协调一致。但是第三个小组的工作任务很重,应 注意配备合理的人力。
项目计划包括详细的任务、责任人、资源和截止日 期。
第三部分 自评报告编写的过程
三、收集信息和数据
对照每个评分项和着重的方面,列出所需要的数据 和信息清单,包括体现趋势和竞争对比、标杆对比
的数据 。
第三部分 自评报告编写的过程
四、统稿和定稿
在完成各自部分的草稿后,项目组成员将其提交给 项目组长。 起草者根据项目组长的建议进行修改后再次提交。 经过多次修改后,将材料提交给统稿人。 报告完成后,提交给领导委员会成员、其他主要经
为了达成更好的效果,自评报告必须超越技术角度 的准确。 在编写自评报告的全过程中,体现出经营管理的整 体性和系统性,并突出企业最独特的优势。
第四部分 提高自评报告质量的建议
二、发挥核心价值观和组织概述在自评报告编写中的作用
自评报告必须体现出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11条核心 价值观以及企业自身的核心价值观。 在编写自评报告之前,先撰写组织概述。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内容的相互关系
“过程”各类目之间的关系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作为组织系统的绩效管理方法 ,准则中各类目之间必然具有相互关联的一致性
,不仅“过程”类目和“结果”类目之间存在着 通过卓越的“过程”实现卓越的“结果”的相互 关联性,“过程”各类目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关联 性。
谢谢
的重要顾客、产品和服务、市场、过程和战略规 划的绩效要求相链接(重要性)。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内容的相互关系
一、“过程”类目与“结果”类目的关系
卓越绩效模式的核心价值观中强调了“关注结果 和创造价值”,即通过过程的策划、控制和改进 (即方法、展开、学习、整合),目的是要实现
组织的综合绩效。有效的过程与组织的卓越绩效 结果是相互关联一致的。 按照PDCA循环的原理,在“过程”的各类目中明 确了相关的绩效目标、测量方法和改进程序,必 然在“4.7经营结果”中有相关联一致的绩效目标 的评价数据和比较分析数据。
整合(成熟到何程度) A、方法与在标准其它评分项中识别出的组织需要协调 一致; B、各过程、部门的测量、分析和改进系统相互融合、 补充; C、各过程、部门的计划、过程、结果、分析、学习和 行动协调一致,支持组织的目标。
结果(如何) A、绩效的当前水平+趋势 B、绩效改进的速度和广度 C、与适宜的竞争对手和标 杆的对比绩效 D、结果的测量与组织概述 和“过程”评分项中识别的重 要顾客、产品和服务、市场 、过程和战略规划的绩效 要求相链接(重要性)。
第一部分 申报材料内容
四、推荐意见
申报组织应获得有关市级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
门、质量主管部门对申报单位提出推荐意见。
表3.2 主要产品/服务质量水平
产品/服务名称: (多类别产品//服务则分表填写)
主要技术/服务指标
本企业水平
同行业水平
国际先进水平
表3.4 主要经济效益、安全、环保、节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