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微波毫米波及光波理论、2.微波毫米波技术及应用、3.光

1.微波毫米波及光波理论、2.微波毫米波技术及应用、3.光

培养方案——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代码:080904)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电磁信号(高频、微波、光波等)的产生、交换、发射、传输、传播、散射及接收等有关的理论与技术和信息(图象、语音、数 据等)的获取、处理及传输的理论与技术两大方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和动态,具有独立开展本学科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人 才。

学位获得者应能承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高科技企业的教学、科研及开发管理等工作。

二、研究方向
1.微波毫米波及光波理论、2.微波毫米波技术及应用、3.光纤光电子技术及应用、4.微波、光通信与雷达信号处理技术、5.计算电磁学及应用、6.微波电路与系统、7.雷达技术与雷达信息处理
三、学制及学分
1. 对于按硕—博一体化课程体系培养的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一般需要3年。

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前,必须取得总学分不低于35分(含开题报告2学分)。

获得博 士学位一般需要5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7年。

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必须取得总学分不低于45分(含开题报告2学分、专业综合知识答辩2学分;博士层 次课程不低于8学分)。

2. 对于通过我校博士生入学考试的普通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一般需要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6年。

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
必须取得总学分不低于10分(含开题报告2学 分;博士层次课程不低于8学分)。

四、课程设置
英语、政治等公共必修课和必修环节按研究生院统一要求。

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如下所列。

基础课:
ES45201 高等电磁场理论(3) ES45202 介质导波结构及应用(3.5)
ES45203 电磁场数值解法(3.5) ES45204 微波系统与工程(3)
专业课:
ES44201 微波电路原理与设计(3) ES44202 天线技术基础(3)
ES44203 光电子学(2) ES45211 固态电子学基础(3)
ES45213 光波导技术(2) ES45215 毫米波通信技术(2)
ES45221 现代微波测量(2) ES45222 耦合模理论(2)
ES45223 现代天线设计(2) ES45224 电波接收技术(3)
ES14202 快电子学(3) IN05102 数字信号处理(II)(3)
IN05121 移动通信工程(3) CN05112 实变与泛函▲(4)
ES46201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题(2)
备注:
1. 带▲号课程为博士层次必修课,硕士层次选修课。

对于硕博连读生,该课程只能按博士层次必修课记录学分;
2. 博士研究生或硕博连读研究生除必修编号为CN05112的课程外,还必须至少选修编号为ES46201的课程或一门经学科点认可的其它博士层次课程。

电磁 场与微波技术专题可以由导师指定某专题的参考书(资料),由研究生作读书报告,并提交书面报告。

五、科研能力要求
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

六、学位论文要求
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