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咏史怀古诗鉴赏公开课(一)

咏史怀古诗鉴赏公开课(一)

1、“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为陈后主 亡国之音 所创,一般被认为是 。杜牧在其诗 隔江犹唱后庭花 句 ( 《泊秦淮》)中也用了这 个典故。 2、用什么手法来强调这个主题的? 对比
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理性 反思
作者身置其外,站在历史的高度, 作者身置其外,站在历史的高度,表达独特 观点,启迪世人。 观点,启迪世人。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铜雀春深锁二乔。
鉴赏举隅

台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杜 战争不断
甫 安史之乱
时代 才情 理想 付出 结果 不同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许身稷契,志在匡国 许身稷契, 拼尽全力, 拼尽全力,不遗余力 仕途坎坷终遭贬谪 志向未就壮志未酬 仕途屡遭贬谪, 仕途屡遭贬谪, 失意难耐。 失意难耐。
【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 人。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 柳”“无情”? 这首诗以杨柳的“无情” 这首诗以杨柳的“无情”反托诗人面对时代变迁的 伤痛,在历史感慨之中暗寓伤今之意。 伤痛,在历史感慨之中暗寓伤今之意。“无情最是 台城柳” 表面上责怪杨柳无情, 台城柳”,表面上责怪杨柳无情,其实面对历史长 河的大浪淘沙,杨柳又能如何,诗人又能如何? 河的大浪淘沙,杨柳又能如何,诗人又能如何?所 以诗人要感叹地应是: 以诗人要感叹地应是:为什么六朝的繁盛会如梦幻 一样一去不复返呢? 一样一去不复返呢?
品读与探讨
1.诵读《与诸子登 诵读《 诵读 岘山》 想一想, 岘山》,想一想,诗 人为什么读羊公碑而 泪下沾襟? 泪下沾襟? 2.颈联描绘了怎样 颈联描绘了怎样 的景象?有何作用? 的景象?有何作用?
岘山萧条、凋零、 岘山萧条、凋零、邈远 的景象, 的景象,烘托出作者低 伤感的心境。 沉、伤感的心境。
第一类是古盛今衰型: 刘禹锡的《乌衣巷》 第一类是古盛今衰型: 刘禹锡的《乌衣巷》 繁华远去,只留荒芜, 繁华远去,只留荒芜, 物换星移, 物换星移,世事沧桑
怀古 伤今
作者身置其中, 作者身置其中, 发一己感慨;
第二类是物是人非型。 第二类是物是人非型。 风景依旧,朱颜已改。 风景依旧,朱颜已改。 物是人非, 物是人非,讽今伤今
结语
断壁残垣,记录着朝代的兴亡 秦砖汉瓦 秦砖汉瓦, 断壁残垣,记录着朝代的兴亡;秦砖汉瓦, 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多少雅致的诗句, 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多少雅致的诗句,缅怀着古 今风流人物;无数蕴藉的词章, 今风流人物;无数蕴藉的词章,倾诉着世间沧海 桑田。“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人生路上 桑田。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 与诗歌结伴而行, ,与诗歌结伴而行,能使我们的心灵充实而富有 光辉。 光辉。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流光溢彩的美的殿堂 热爱唐诗,热爱传统文化, ,热爱唐诗,热爱传统文化,“欧风美雨都不能 夺走我的汉魂唐魄” 因为我们是屈原的子孙, 夺走我的汉魂唐魄”。因为我们是屈原的子孙, 我们是李杜的后人,我们生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们是李杜的后人, ——中国! 中国! 中国
1.诗人言简意赅地介绍了 1.诗人言简意赅地介绍了 西晋灭吴的战事, 西晋灭吴的战事,你认为 哪几个字用得好?找出来 哪几个字用得好? 并简要分析。 并简要分析。 2.联系当时的时代特征 结合诗中的内容, 联系当时的时代特征, 2.联系当时的时代特征,结合诗中的内容,说说 本诗的寓意。 本诗的寓意。
怀古诗小结
内容分类 怀人伤己 怀古伤今 理性反思
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思想感情 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物是人非的沧桑; 昔盛今衰的伤感 ,物是人非的沧桑; 借古讽今的感伤; 借古讽今的感伤; 理性反思,启迪后人。 理性反思,启迪后人。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借古 讽今;虚实相生;对比;直抒胸臆; 讽今;虚实相生;对比;直抒胸臆; 用典 主旨) 答题方法 找准连接点 (主旨)
千古兴亡多少事
——咏史怀古诗鉴赏 咏史怀古诗鉴赏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 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 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 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 余秋雨
诗类点击
咏史诗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 咏史诗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 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 人物为题材 借此抒发情怀 讽刺时事的 为题材, 抒发情怀、 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 诗歌。 诗歌。 怀古诗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 想象, 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 怀古诗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 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 的诗。 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
伤己
同病相怜型: 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 人的遭遇相同, 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 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
挖掘二者连接点
人物 角度
诸葛亮 战争频仍 动荡不安 两表酬三顾,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一对足千秋。 匡扶汉室, 匡扶汉室,一统天下 鞠躬尽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统一大业未成 内心壮志未酬 收二川,摆八阵, 收二川,摆八阵,七擒 六出取西蜀,定南蛮, 六出取西蜀,定南蛮, 东和北拒, 东和北拒,中军帐
由于这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 由于这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迹为 描写对象,思想大都比较沉重, 描写对象,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 般都比较苍劲悲凉,所以并称咏史怀古诗 般都比较苍劲悲凉,所以并称咏史怀古诗
教材诗歌赏析之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 水落鱼梁浅, 天寒梦泽深。 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 羊公碑尚在, 读罢泪沾襟。 读罢泪沾襟。
作业
准备默写《西塞山怀古》 准备默写《西塞山怀古》
对比失落型: 对比失落型:古人展抱 建功业,得遂心愿, 负,建功业,得遂心愿, 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 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 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 怀人 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苏轼的《念奴娇 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被贬) 赤壁怀古》(被贬)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柏森森。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
主旨:诗人以古人自比, 主旨:诗人以古人自比,以诸葛 自况。通过对比既表现了对诸葛 自况。通过对比既表现了对诸葛 亮的钦佩与赞美之情,还包括因 亮的钦佩与赞美之情, 没有实现梦想的而表现出来的惋 惜之情。在对比中流露出失落, 惜之情。在对比中流露出失落, 在同病相怜中感受共鸣。 在同病相怜中感受共鸣。
刘禹锡的《石头城》 刘禹锡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夜深还过女墙来。
对象 角度
石头城
唐朝(中唐) 唐朝(中唐)
金陵,六朝均建都于 经历贞观之治、开 金陵, 经历贞观之治、 彻夜笙歌、 此,彻夜笙歌、欢乐 元盛世;繁盛兴旺 元盛世; 无时; 无时;繁华 牛李党争、 今 至唐初废弃,二百年 牛李党争、宦官专 至唐初废弃, 藩镇割据; 来久已成为一座“ 来久已成为一座“空 权、藩镇割据; 衰微破败 城”; 冷落荒凉 总 依旧的山月,依旧的潮水,见证了六代富 依旧的山月,依旧的潮水, 贵繁华已逝的历史沧桑, 结 贵繁华已逝的历史沧桑,物事人非的感慨 以及故国萧条之感,此外, 以及故国萧条之感,此外,更是在讽喻现 警示当朝统治者。 实,警示当朝统治者。 昔
教材诗歌赏析之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收。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