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导论复习第二版

心理学导论复习第二版

一、单项选择题3.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年代是1879年5. 神经系统的基本机构与功能单元是神经元6.大脑皮层上的枕叶是(视觉)中枢。

7.下列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是(谈梅生津)。

8.下列选项属于无条件反射是(含梅流延)。

9.刚刚能够引起同类感觉之间最小差异量的是(差别感觉阈限)。

10.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特性。

11.教师在上课时,既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的注意特性是(注意分配)。

又称时间共享13.先前学习与记忆的材料对后继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是(前摄抑制干扰)。

14.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是(表象B )。

15.构成人类知识基本成分的思维形式是(概念D )。

1.人的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D)4.属于机能主义理论的心理学家是(詹姆斯D )5. 神经元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生理机制是(突触D )6.大脑皮层上的顶叶是(D感觉运动)中枢。

8.下列选项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是(望梅止渴C )。

11.司机在开车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的注意品质是(注意分配B )。

13.后学习与记忆的学习对先前学习与记忆材料的干扰作用是(倒摄抑制干扰C )。

14.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记忆C)。

15.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思维C )。

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知觉C )3.有预定识记目的并能运用有效识记方法的识记是(有意识记C )4.对人类记忆和遗忘现象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B )6.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问题解决是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识操作A )过程。

7.一个人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是(意志B )8.对活动过程的兴趣是(直接兴趣C)9.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是(IQ=100+15Z D)10.人的认识、情绪和情感、意志统称为(心理过程B )11.大脑皮层上的颞叶是(听觉B )中枢。

13.刚刚能够觉察出刺激物最小刺激量的是(绝对感觉阈限C)。

15.短时记忆系统的信息加工形式是(言语复述B)。

16.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材料的回忆产生的干扰作用是(前摄抑制干扰B )。

17.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情感B)18.面对两难选择时的动机冲突是(趋避式冲突C)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D )。

4.大脑皮层上的额叶是(感觉运动D )中枢。

8.短时记忆系统的信息加工形式是(言语复述B)。

10.讲课等言语活动是(独白言语A )。

12.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认为作业效率在(适中C )激奋水平下最高。

13.面对好坏两难选择时的心理冲突是(趋避式冲突C )。

14.性格的核心因素是(个性心理特征B )。

15.黏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强、平衡、不灵活C )。

16.把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卡特尔B )。

18.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D )。

19.某人测验得分为105,群体平均分为95,标准差为5,此人的智商是(130C )。

20.下列选项哪种是特殊能力?(节奏感B )1.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而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这位被誉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旗手”的心理学家是(冯特B )2.机能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个体在适应环境时的(意识活动B )4.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B )6.“聚精会神”“全身贯注”体现的注意特征是(集中性C )10.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阶段,也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表象C )12.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说明,复杂作业任务在(低B )激奋水平下效率最高。

13.面对既想要又想躲的目标选择时的动机冲突是(趋避冲突C )。

14.胆汁质气质类型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特征是(强、不平衡B )。

15.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奥尔波特A )。

1.以下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马斯洛A )3.“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配C )4.在黑暗处较长时间后注视灯光,再回到暗处,这时在脑中留有灯的光亮点的感觉现象是(正后象D )5.话说“物以类聚”,即人倾向于把在大小、形状、颜色、亮度、形式等物理属性相同或类似的刺激组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的知觉组织原则是(相似原则B )6.在背诵单词时,中间部分的单词往往最容易遗忘,这种影响因素是(双重抑制C )8.与个人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发展的想象是(幻想C )9.通过减少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差异而逐步前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手段――目的分析C )10.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看,问题解决是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A )过程。

11.与生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情绪A )。

12.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说明,简单作业任务在(高A )激奋水平下效率最高。

13.粘液质气质类型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特征是(强、平衡、不灵活C )。

14.把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卡特尔B )。

15.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想象B)2.结构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个体的(意识经验C )7.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绝对感觉阈限A )9.短时记忆广度为(7±2组块C )注解: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13.面对一些既想要又想躲的目标选择时的动机冲突是(多重趋避冲突D )。

8.与个人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发展的想象是(幻想C )10.问题解决是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A )过程。

13.抑郁质气质类型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特征是(弱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概括来说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人格)两大部分。

2.感觉阈限和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感觉阈限值越低,感受性_越高_,感受阈限值越高,感受性越低。

3.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_ 和_ 周围神经系统。

4.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__感官的客观事物各个属性和部分_整体__的反映。

5.注意的基本特征是_指向性__和_集中性__。

6.艾宾浩斯揭示的人类遗忘规律是_时间的函数__,它反映了遗忘的先快后慢的特点。

8.智力技能就其对象、方式和结构而言,具有观念性、内潜性和紧缩性。

10.提出人格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__奥尔波特____,提出人格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_卡特尔________。

1.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规律的科学。

2.认识过程是指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联系与关系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3.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5.有意后注意是在_有意_ 基础上产生并与目的任务相联系,但又不需要_意志努力__的注意。

6.“学而时习之”说明复习是记忆之母。

根据遗忘发展的规律,复习时应该做到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_运用多种感官复习_ 和_掌握复习的“量”__。

8.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或思维形态不同,把它分为_形象思维_、动作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1.知觉的基本特征有知觉选择性、知觉理解性、知觉恒常性和知觉整体性。

2.情绪情感的功能有动机功能、适应功能、调节认知和信号功能。

1.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绝对感受性越低,绝对感觉阈限值越高__ 。

3.有意想象是_既定目的__和_意识控制__ 的。

5.兼具两难的矛盾心理状态是一种动机冲突。

3.根据创造性成分,把思维分为___ 常规思维和_创造性思维__ 。

5.情绪与生理需要的满足相联系,情感与社会性需要的满足相联系。

7.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是罗杰斯和马斯洛。

8.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

10.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差别感受性越高,差别感觉阈限__越低,差别感受性?。

1.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绝对感受性越高,绝对感觉阈限__ 越低,绝对感受性?。

4.一般把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

10.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是倒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是前摄抑制。

1.知觉则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3.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___ 本质特征的反映。

9.短时记忆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的是____精致性复述的信息___。

3.思维的特征是___ 概括性,间接性。

4.智力技能又称为认知技能。

7.胆汁质气质类型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是强和____ 不平衡__。

补充: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正常健康的人为研究对象,人是最重要,本性是善良的,并蕴藏无限大的潜力。

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轴突、树突。

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有中枢神经系统参与,有机体对内外刺激做的规律性反应。

第一信号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具体条件刺激。

第二信号即信号的信号,如语言、文字,对第二信号作出反应的大脑机能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心里物理学研究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探讨感觉阈限和最小可觉差的问题。

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视觉暗适应,视觉光敏感度逐渐增强的过程,明适应是从暗处到亮处,视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除此以外的其他感觉的适应性均为降低。

视觉后象是刺激停止对人体的作用以后在人脑中暂时保留的印象,包括正后象和负后象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的经验的保存、再现的心理过程,即感知过的事务、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练习过的动作经验等在人脑中的保持。

现在比较流行的记忆遗忘理论是干扰理论和线索依赖性遗忘理论。

线索依赖性遗忘理论即是因检索困难而致遗忘,而非记忆痕迹消退所致。

想像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分为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

情绪的状态有心境、激情、应激。

人的社会性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热情。

意志是一个热人脑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双趋冲突是个体对同事出现的两个具有同等吸引力的目标进行选择时产生的难以取舍的心理冲突,即两者不可兼得的内心冲突。

双避冲突即是左右为难、趋避冲突即是即喜欢甜食又怕胖。

尊重需要是个体基于自我评价产生的自重自爱和期望受到他人、群体和社会认可等需求。

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主要用智力测验量表来测定。

智力表现的早晚差异包括人才早熟即早慧、中年成才、大器晚成。

美国斯坦伯格认为智力包括组合性智力、经验性智力、适应性智力。

美国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