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山东中通钢构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成本管理程序文件一、目的为降低各项资金费用,实现公司年度目标,在全公司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推行质量成本控制办法,结合本公司特点,制定本文件。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生产部室、车间的质量成本管理三、定义(一)、质量成本:为获得顾客满意的质量对组织外部做出质量保证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顾客满意的质量而造成的损失。

(二)、预防成本:为预防产品不能达到顾客满意的质量所支付的费用。

(三)、鉴定成本:评价产品是否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的试验、检验、检查所支付的费用。

(四)、内部质量损失:产品在交付前未能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五)、外部质量损失:产品在交付后因未能达到顾客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

三、各部门职责(一)公司领导(总经理、运营副总、QHSE管理部部长)负责审批质量目标。

(二)QHSE管理部1、负责编制质量成本控制文件,对质量成本进行分析,统计、控制和改进,监督检查各生产部室、车间质量成本统计及控制情况;2、负责每月对质量成本进行分析,及时向有关领导,部室提供质量成本分析报告;3、负责质量鉴定成本及预防成本的统计,其中预防成本同人力资源部结合,质量鉴定成本包括QHSE管理部检测设备的费用统计,鉴定费用的统计,及各项试验费用的统计;页脚内容14、负责统计本部门质量管理活动所产生的费用。

5、负责核算、审核各部门的质量数据,负责价格、成本的确认、协调各部门数据的真实性;(三)制造部1、负责统计本部门的质量预防成本及质量管理成本;2、制造部驻现场人员负责统计现场因质量问题产生的费用;(四)各生产车间1、负责统计本车间各项质量管理费用,以工段为单位每月统计质量成本,由质量管理人员负责汇总,监督;2、负责统计本部门内部质量损伤及外部质量损失;3、负责本部门的质量改进工作的推进。

4、车间应以工段为单位每月统计质量成本,由质量管理人员负责汇总,监督,由车间主任负责审核;(五)各项目部1、负责统计本项目部项目的各项质量管理费用,指定质量成本负责人员,每月统计质量成本,由指定的质量成本管理人员负责汇总,统计;2、负责统计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内部质量损失及外部质量损失;3、负责项目部的质量改进工作;4、项目部指定的质量成本负责人员,负责每月汇总质量成本情况,并由项目经理负责审核。

(六)项目运营部项目运营部负责监督项目部实施质量成本统计工作,负责审核项目部质量成本统计表的真实性,及时性,全面性。

四、质量成本控制流程页脚内容2(一)各部室、车间每月5日前,统计上月质量成本汇总表,由车间主任审核完毕后,发送到QHSE 管理部;(二)质量成本由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组成,各部室车间负责本部门的质量成本统计。

五、质量成本的科目组成页脚内容3页脚内容4六、质量成本费用的管控措施(一)预防成本管控措施1、质量培训费用规范外部质量培训及外聘培训的预算管理,报销管理,对外聘或外出培训进行谨慎梳理,确保培训符合公司需要。

页脚内容52、质量管理费确保编制的质量宣传、培训资料长期适用,加工现场保护好质量标准图册等内容,避免损伤或遗失。

3、质量认证评审费(1)对于现有体系的年度评审,QHSE管理部做好日常的体系维护工作,年度评审时,要求一次通过,并减少不符合项的整改项数量。

(2)对于新体系的认证所产生的费用,加强内部沟通协调,积极与外部认证单位沟通,通过内部的改进,一次性通过认证要求,减少认证过程中的不必要费用,避免因未通过审核,产生二次认证费。

(二)鉴定成本管控措施1、检测试验费(1)与检测单位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积极联系新的检测单位,建立检测单位供应商名册;业务人员签订合同时,避免业主或监理指定试验室。

(3)制造部供运处采购材料时,减少材料的混批、进而减少试验组数,减少试验费用。

(4)制造部资料人员与客户沟通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试验,减少不必要的试验项目。

2、检测设备费(1)按照公司规模,车间实际情况配备检测设备。

(2)严格控制检测设备的采购环节,确保采购的检查设备的精度、价格等。

(3)加强检测设备的使用培训和指导,安排专人对设备进行使用,维护和保养,定期或不定期对检查设备使用情况。

(4)合理计划校检费用,在满足体系要求及生产需求的情况下,规划设备的校检,选择合理的设备校检部门,降低设备校检费用。

(三)质量损失费管控措施页脚内容61、内部质量损失(1)加强质量培训,提高工人的质量意识,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召开质量分析,避免重复出现质量问题;加强过程检验,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减少返工返修;车间加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要提前发现,及时解决,避免产生构件倒运;加强与各工程驻厂监造的沟通,避免因质量问题,造成的停工损失;对生产设备及测量工具要经常检查、保养,避免因设备及测量误差造成的质量事故。

(2)明确质量成本统计措施,规范造成内部质量损失的各种因素页脚内容7页脚内容82、外部质量损失(1)加强内部质量控制,减少质量问题构件发送到现象,与施工现场及客户充分沟通,减少不必要的质量返工问题,避免构件返厂整改,可以再现场返修的,与客户沟通在现象返修,避免产生运输费用,现场出现质量问题或客户反馈质量问题后,要立即反应,马上行动,与客户积极沟通,避免造成客户不满,或者客户直接对我方进行经济处罚。

(2)明确外部质量成本统计措施,列出外部质量损失明细页脚内容9七、质量成本的统计表格(一)质量培训统计表(外出、外部)(二)质量管理活动费用统计(三)质量检测费用成本分析(四)部门(车间)检测设备统计表(五)检测设备标定费用统计表(六)质量成本损失统计表(内部)(七)质量成本损失统计表(外部)八、质量成本统计措施(一)、内部质量损失分为焊缝内部缺陷质量损失统计和其他类返修质量损失,车间应分开填写,QHSE管理部将把内部质量损失表格以纸质版形式发放到车间各班组,由车间班组长负责填写,段长负责统计,车间质检员负责月度汇总,车间主任负责审核;页脚内容10(二)、车间检测机具、外部质量损失、质量管理活动、质量资料、质检员工资福利由车间质检员按照月度进行汇总,车间主任负责审核。

(三)、培训费用、认证费用、鉴定检测费用,测量机具标定费用由QHSE管理部负责统计。

(四)、制造部驻厂人员处理现场质量问题造成的费用,必须报送QHSE管理部,QHSE管理部备案后,再进行报销。

(五)、车间派驻现场人员所产生的费用必须描述清晰,产生的费用报销,必须报送QHSE管理部,经备案后,车间才能支付该部分费用,(六)、制造部为车间办理的设计变更增加费用,必须标明为外部变更还是内部变更,变更具体内容,变更的情况说明,内部设计错误造成的变更计入质量成本。

九、质量成本的考核(一)质量预防成本、鉴定成本,质量损失成本各车间要如实统计,按时上报,统计不及时或不准确的,由QHSE管理部进行监督考核,如发现各车间部室存在上报不及时,统计不准确的,QHSE管理部将费用100-500元的处罚;(二)本管理办法暂不制定考核目标,预实施阶段先进性各项指标的统计分析,再确定质量成本管理目标;九、质量成本控制细则由QHSE管理部制定,各部门认真执行。

山东中通钢构建筑股份有限公司QHSE管理部2015年3月13日页脚内容11质量培训统计表(外出、外部)页脚内容12说明:1)培训类别要写明是外出培训,还是外聘培训;2)外聘培训的,要填写培训人及参培人,简单说明,外出培训的,只写明参培人即可;3)培训费用包括外聘培训的培训费、培训讲师的招待费,外出培训的,包括培训费、差旅费。

质量管理活动费用统计说明:1)活动内容要说明质量管理活动的事项,下发资料、引进标准等,要注明质量管理活动的时间;2)本表格由QHSE管理部进行统计,各车间单独进行的质量活动,要统计完毕后,报送QHSE管理部。

质量检测费用成本分析页脚内容13备部门(车间)检测设备统计表2)各车间汇总完毕后,电子版文件报送QHSE管理部;页脚内容143)各车间部门增减设备的,要重新填写汇总表。

检测设备标定费用统计表说明:1)检测设备标定费用统计表要与检测设备标定台账相对应;2)检测设备的标定由QHSE管理部统计进行标定,其他部室车间不允许私自对设备进行标定活动。

质量成本损失统计表(内部)页脚内容15说明:1)质量成本损失费由各生产车间及项目部进行统计,每月上报QHSE管理部,由QHSE管理部负责监督车间按照实际发生情况进行填写;2)责任人(部门)填写问题发生的责任车间、工序或部门;3)返工返修费、停工费、质量事故处理费应在表格中分别列出,没有的,可填写“/”;4)各车间及项目部应按照实际质量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杜绝瞒报,少报现象,质量成本损失统计表的意义在于统计发生的费用,分析车间质量情况,以便采取措施,减少质量成本的损失。

质量成本损失统计表(外部)页脚内容16说明:1)责任人(部门)填写问题发生的责任车间、工序或部门;2)差旅费是指安排人员到现场进行返修或问题处理所发生的差旅费,返工返修费,指构件在现象返修或返厂维修造成的费用,运输费是退货处理时,造成的成本损失,质量事故处理费是指因质量问题需要和客户进行沟通协调的费用,如果发生质量问题后,我方直接委托现场进行维修的,发生的费用填写在质量事故处理费中,索赔费是指因质量问题造成的客户罚款或在工程费用中直接扣除的费用;3)各车间应按照实际质量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杜绝瞒报,少报现象,质量成本损失统计表的意义在于统计发生的费用,分析车间质量情况,以便采取措施,减少质量成本的损失。

4)外部质量问题,制造工艺部的驻现场代表或车间驻现场代表要及时反应质量损失问题。

页脚内容1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