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初三(7)班吕雅一、格列佛一共遇到几次灾难?这分别使他拥有了什么奇遇?答:共四次。
第一次,到达利立浦特(小人国)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
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
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利立浦特国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库”帝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这时,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皇后大为恼火。
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
格列佛听到风声,赶快逃出利立浦特,后来来到不来夫斯古帝国,最后平安回到英国。
第二次,到达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格列佛在利立浦特人的心目中是个庞然大物,但一到布罗卜丁奈格,他就像田间的鼬鼠一般小了。
格列佛又一次出海时,遭遇风暴,被刮到了一个陌生的陆地,那里的居民身高犹如铁塔,他被大人国的一位农夫当做玩物带回。
为了赚钱,农夫把格列佛当作小玩艺装入手提箱里,带到各城镇表演展览,让他耍把戏,供人观赏。
后来,他被皇后买去,得以与国王相助。
国王召见他,他慷慨陈词,夸耀自己的祖国的伟大,政治的贤明,法律的公正,然而遭到国王的抨击与驳斥。
格列佛在该国的第三年,陪同国王巡视边疆.由于思乡心切,他假装生病,来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
天空中的鹰错把他住的箱子当成乌龟叼了起来。
几只鹰在空中争夺,箱子掉进海里,被路过的一艘船发现,格列佛获救后,乘船回到英国。
第三次,到达勒皮他(飞岛国)、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日本在家呆了一段时间,格列佛又随“好望号”出海。
这一次,格列佛所乘的船遭贼船劫持,格列佛侥幸逃脱,被一座叫“勒皮他”的飞岛救起.这些人的相貌异常,衣饰古怪,整天沉思默想.国王和贵族都住在飞岛上,老百姓则住在巴尔尼巴比等三座海岛上.格列佛离开飞岛后,来到巴尔尼巴比进行访问,并参观了岛上的"拉格多科学院".这所科学院研究的都是些荒诞不经的课题,结果造成全国遍地荒凉,房屋坍塌,人民无衣无食.接着,格列佛来到巫人岛.岛上的总督精通魔法,能随意召唤任何鬼魂,格列佛因此会见了古代的许多名人,结果发现史书上的记载很多不符合史实,甚至是非颠倒.而后,格列佛又游览了拉格奈格王国,见到一种长生不老人"斯特鲁布鲁格".离开该国后,格列佛来到日本,然后乘船到荷兰,后回到英国。
第四次,到达慧骃国格列佛被放逐到"慧骃国"。
这儿马是该国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
而""(雅胡、野胡、耶胡、野猢等多种名称是翻译的问题)则是马所豢养和役使的畜生。
格列佛的举止言谈在"慧骃国"的马民看来是一只有理性的"列胡"。
在"慧骃国"各种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骃"国.然而"慧骃"国决议要消灭那里的列胡.所以格列佛的愿望无法实现。
无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离开该国打道回府。
格列佛怀着对"慧骃国"的向往,一辈子与马为友.并且厌弃了世俗,决心不与他人同流合污。
将慧马与列胡作对比,凸显了理智、仁慈、友谊的人性的可贵和贪婪、无信,嫉妒的丑陋。
二、作者介绍乔纳森·斯威夫特(英语:Jonathan Swift,1667年11月30日-1745年10月19日),英国讽刺作家、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以讽刺作品名垂青史,代表作为《格列佛游记》、《一只桶的故事》等。
他是一名牧师,一位政治撰稿人,一个才子。
三、作者为何要让熟悉的事物陌生化?作者运用的是暗讽的写作手法.因为直接揭露当时英国社会黑暗面是不明智的举动.所以作家把现实中的场景虚化,以荒诞可笑的文字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并对当时的英国政局加以讽刺批判。
作品熔现实与幻想与一炉,将两者进行对比,用虚实的反差来完善讽刺的艺术效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四、找几段具有讽刺意味的章节体会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在讽刺那些线思想和人物P.21——宫廷游戏通过绳上跳舞来选拔官员,获得职位。
那些正在候补重要职位或希望得到朝廷恩宠的人表演跳舞,跳得高而且没有跌下来就会获得职位,但往往发生致命的意外。
主要讽刺的是英国宫廷与大臣们的腐朽无能。
在特别重大的节日表演棍上跳来爬去,前三名授予蓝红绿丝带。
主要讽刺的是英国的勋章和绶带。
朝廷里的大人物几乎都用这种丝带做装饰说明高官厚禄的获得者们都是阿谀奉承的小人。
P.30——格列佛与瑞颛沙的交谈格列佛与朋友瑞颛沙的交谈使其了解了利立浦特存在的两大危机。
危机一:低跟党与高跟党皇帝偏爱低跟党,他的鞋跟最低,权利也掌握在低跟党手中,但高跟党人数众多,太子倾向高跟党,他的鞋跟一高一低。
主要讽刺的是英国辉格党和托利党的争权夺利。
危机二:邻国不来夫斯古的虎视眈眈战争爆发的原因:利立浦特人过去吃鸡蛋一直敲大端,皇帝的祖父在幼年时吃鸡蛋是弄伤了手指,所以他的父亲宣布只能敲小端。
老百姓多次造反,这些造反得到不来夫斯古的煽动支持。
大端派和小端派的争端讽刺的是宗教争端。
利立浦特与不来夫斯古的战争:格列佛用50根钩子和50根缆绳把不来夫斯古最庞大的50只舰船拖到了利立浦特,国王希望格列佛把剩余的全部舰船拖回并把不来夫斯古变为自己的行省,把大端派一网打尽,自己成为独一无二的帝王,格列佛拒绝了。
格列佛撒尿就起了皇后寝宫的大火,引起了皇后的反感,于是秘密判处格列佛叛国罪并决定刺瞎其双眼,活活饿死。
主要讽刺的是统治阶级的贪婪、野心勃勃、残忍与心狠手辣。
P.40——利立浦特居民的情况等欺诈罪应判死刑、公理女神——反映了利立浦特人民主众人的优良品行P.43——作者的缺点作者由于时代局限,存在着严重的封建等级思想,主要体现在学校分男女且分贵族和平民,而村民和劳工的孩子无法接受教育。
P.107~112——第二小节运用反语讽刺了英国议会借国王之口批评英国选举不透明的议会制度及不公正的法庭、法官和律师,超支的时政管理,庞大的部队和费用浩大的大规模战争,称之为最可憎的害虫中最有害的一类,是讽刺和批判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以及政治社会制度的不合理。
格列佛向国王推荐火药大炮,国王很震惊并坚决不接受,格列佛认为国王放弃到手的机会是由于“死板的教条和短浅的目光”。
这是运用繁育深刻批判英国海外殖民侵略的血腥残暴。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父亲是一位定居在爱尔兰的英国人。
他是一个遗腹子,由叔父扶养成人。
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发表于1726年,被当作是儿童文学作品,实际上却是抨击当时英国社会堕落与腐败的讽刺小说。
在这本书中,写得是主人公,一位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冒险故事,其中一些令人心惊肉跳。
在小人国里,他成了庞然大物,刀枪不入,一连吞几十头黄牛仍填不饱肚子;在巨人国里,他变成了巨人们的玩偶,被玩弄于手掌间,并与苍蝇和蜂子展开斗争;后来,他来到神秘的飞岛国,这里的人利用鸟的下部的天然磁铁和海底下的磁铁的力量,随心所欲地移动,这同时也是一个可随时传唤鬼魂对话、专门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离奇国家;还有令人深感汗颜的慧骃国,在这个人马颠倒的世界里,更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故事。
读着,我仿佛随着格列佛一起走进了那个奇幻的世界。
那些玩偶般的小人,高大威猛的巨人,长得像鱼的飞岛国居民,以及慧骃和耶胡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觉得最特别的要数飞岛国的居民。
他们的眼睛都长在一侧,而且是一个爱好乐器的民族,在他们的衣服上也有各自喜欢的乐器。
那里的侍从必须要时刻敲打大臣们的脑袋,否则他们总爱异想天开。
……读了这本书后,我很佩服格列佛的智慧、勇气和冒险的精神,他是个与众不同的男子汉,他一见到大海就抑制不住内心冒险的冲动。
作为一名医生,他专门搭乘去各地旅行的船只,以为船员看病为由,去环游世界,到处冒险。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渐渐觉得这些书其实很有意思,而且不会看不进去,反而读过几遍之后,越发爱上了这些书。
书是人们进步的阶梯,在书的世界遨游是每个人的梦想。
打开手中的书,一头扎进去吧,总有一天会发现其中的乐趣。
2当我翻开了《格列佛游记》时我立刻就被眼前的目录所吸引了:小人国历险、大人国历险、会飞的国家……这些字眼似乎被作者施加了魔力,我一看到这些就想快点往下看,想快点了解怎么会有小人国和大人国,国家又怎么会飞。
带着这些疑问我认真地读起了第一章。
这本书讲的是格列佛以海上医生的身份随同一艘船出海航行,后遭遇风暴孤身一人涉险了一些神奇的国家,最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的事情。
情节曲折、玄妙,又不乏幽默。
把格列佛的历险写的栩栩如生,有趣极了。
与其说是“格列佛游记”倒不如说成是“我与格列佛的游记”呢,因为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几乎入迷了,好像就是我和他一起历险一样。
但是我又从心里佩服他的机智勇敢,他总是给我一中“逆境丛生”的感觉,这点就是他历尽艰险后从新踏上自己的国土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坚决要向他学习这种精神,否则的话,若我以后遇到这种事情的话说不定早已经一命呜呼了呢3长假里,我读了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的《格列佛游记》。
小说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描述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处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
游记中的大人国、小人国的离奇故事深深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遇了荒岛上的慧因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美德的慧因国国王的故事。
在慧因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样,人们更不懂他们的含义。
他们不懂什麽是“怀疑”,什麽是“不信任”。
在他们的国度中,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
我很羡慕格列佛能有幸到慧因国,哪里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这里你不需要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
而在现实社会中,有人用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血汗钱;有人拐卖儿童谋取暴利;有人甚至为了金钱而抛弃自己的亲生父母……难怪,我们的老师、长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提高警惕,小心上当受骗。
我也盼望着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也能像慧因国那样,孩子们的眼中不再有疑虑,教育与现实是统一的。
我愿为此努力,也希望大家一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4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格列佛游记》。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十八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专家和政治家——江夸生·斯威夫特。
这一天晚上,我看完了这本书的最后一页,似乎意犹未尽。
此时我头疼的厉害,想要炸开似的。
我用力德睁开惺忪的睡眼,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种似乎很熟悉又似乎从未见过的古建筑。
我环视四周,竟发现自己一生素白的古装,躺在浸着莫名液体的水晶棺里动弹不得。
天:我大脑深处的某种东西隐约的告诉我,这是楼兰。
有许多人抬着水晶棺往某个地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