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
为鼓励和引导全体师生积极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研的良好氛围,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知名、省内一流”的优质高职,现对师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奖励办法进行修订。
一、竞赛类别与级别
职业技能竞赛分为三类:由各级政府教育部门或人社部门牵头联合财政部门等多部门举办、获奖纳入优质校、双高校和职教高地标志性成果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和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等为一类竞赛;由政府主管部门、教育部行(教)指委、教育厅专指委举办的职业技能竞赛为二类竞赛;由政府认定的行业协会、学会、大中型骨干企业举办的职业技能竞赛为三类竞赛。
职业技能竞赛分为国家级、省级、市和校级竞赛四个级别。
竞赛级别的认定以竞赛主办单位颁发的证书或文件为依据。
未经统一选拔而直接参加的国家级、省级竞赛项目,按降一级别认定;不到现场比赛而是通过邮寄作品参赛的,按降一级别认定。
政府部门下属单位或行业协会分会举办的竞赛相应降低一个级别。
各级各类选拔赛以校区为单位组织的,按校级成绩认定。
二、竞赛组织与管理
(一)组织领导
学院成立职业技能竞赛领导小组,院长担任组长,分管教学副院长担任副组长,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双创中心、财务处等处室和各院部负责人任成员。
教务处具体承担组织、协
调、考核、奖励等工作,相关处室、二级院部具体组织备赛训练与参赛工作。
职业技能竞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
(二)赛项规定
每个专业群的教师和学生参加的专业技能竞赛数量原则上分别不超过3个和5个。
每个赛项参赛人数(团队)原则不超过2个,参赛选手必须通过全校竞赛遴选。
有一类大赛的专业必须参赛,且可以不受数量限制,相关专业均可参加校级遴选;没有一类大赛的专业可以二类大赛参加;二类大赛也没有的专业可以选择三类大赛参加。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和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等由相关职能部门统一组织。
教学部参赛数量参照专业群执行。
(三)参赛申报
1.赛项申报。
各院部于每年10月份提报下一年度职业技能大赛参赛项目。
2.参赛申请。
所有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参赛前,均须填写《XXX 学院职业技能竞赛参赛审批表》(见附件1、2),报院部联系领导批准备案后实施。
3.校(院)级技能比赛由相关单位负责组织报批和实施。
学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员教学技能竞赛,每年组织一次全员参与的师生技能文化节。
(三)职责分工
1.学院技能竞赛领导小组的职责:负责学校各类技能竞赛的整体规划和宏观指导,认定各类技能竞赛级别,做好各类竞赛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收集、发布相关竞赛的信息;负
责组织协调各类竞赛的立项管理、相关获奖的统计、奖励计算及考核工作。
2. 教学院部竞赛组织工作职责:负责制定参加技能竞赛的实施方案,负责参赛指导教师队伍的组建工作、参赛学生队伍的选拔和培训工作;负责技能练习场地、仪器设备的准备工作;承办校级竞赛的有关工作,相关资料的整理和上报工作;参赛总结分析等工作;围绕技能竞赛开展的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工作。
三、竞赛经费
学校设立职业技能竞赛专项经费,按学生比例划入院部包干经费。
(一)赛前集训原则上不占用学生上课时间,安排在节假日、双休日集训的,可按相关规定给予一定生活补助。
(二)参赛期间教师的差旅费标准按照《XXX学院差旅费管理办法》执行,学生的差旅费标准参照教师标准的1/2执行。
(三)每年10月各院部申报下年度职业技能大赛相关预算计划(差旅费、参赛费、耗材费等),报党委批准后执行。
四、竞赛奖励
(一)职业技能竞赛成绩将作为各院部、班级、教师和学生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学校对工作得力、成绩优秀的竞赛指导教师和参赛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在评先树优、职称评聘、教师培训、名师选拔时适当加分或优先推荐。
(三)参加竞赛集训的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可根据考勤按每天0.1分给予鼓励加分,特殊情况停课参加集训的可每天加0.2分。
参赛获奖学生可以选择学业成绩加分奖励或进行
课程置换。
参加省级一类竞赛获得一、二、三等奖者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分别加5分、3分、2分,国家级加倍加分,市级减半加分,二类竞赛获奖按降低一个级别加分。
课程置换按专门管理办法执行。
(四)奖金奖励:
1.一类竞赛奖励标准:(单位:元)
2.二类竞赛奖励:二类职业技能竞赛只奖励省级一等奖、国家级一等奖和二等奖获得者,奖金按照一竞大赛奖励的三分之一计算。
3.三类竞赛奖励:三类职业技能竞赛只奖励国家级一等奖获得者,奖金参照一类竞赛奖励的五分之一计算。
4.获奖等次认定标准:设置特等奖的竞赛项目,特等奖视
作一等奖,其余奖项依次类推;金奖、银奖、铜奖和冠军、亚军、季军分别视作一、二、三等奖;只有排名无等级表彰的,一般按参赛人数或团队的10%、20%、30%核算一、二、三等奖;同种项目在同一个比赛轮次内多次获奖、或参加不同竞赛分别获奖的,只奖励最高获奖;一名教师指导多个赛项或指导多名选手(团队)获奖的,只奖励最高奖项。
5.竞赛奖励办理程序:每年12月下旬,各院部在规定赛项数量范围内汇总审核获奖项目的参赛通知、参赛审批表、获奖证书原件(或文件)及复印件统一提报教务处审查,经公示无异议,报党委审议通过,由教务处组织发放。
技能竞赛获奖的奖杯、奖牌、锦旗等须交学校收藏,项目成果和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
五、附则
(一)教师参加政府部门举办的教学技能竞赛获得省级一等奖或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和二等奖,参照一类技能竞赛奖励的三分之一计算。
(二)师生参加文体类技能竞赛获得政府组织的省级一等奖和国家级二等奖以上奖励或获得行业协会组织的国家级一等奖参照一类技能竞赛奖励的五分之一计算(学院体育运动队训练与竞赛结合专门办法执行)。
(三)来自不同院校项目参赛选手不足10人或团队少于6支的竞赛获奖不予奖励。
(四)获奖教师要求在学校服务至少3年,不满3年而由于非组织原因调离学校的,学院追回所发奖金。
(五)本办法所指奖金奖励包括政府奖励和大赛主办方奖励在内。
(六)本办法自2020年开始执行,原《XXX学院师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奖励办法》同时废止,相关文件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七)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1.职业技能竞赛教师参赛审批表
2.职业技能竞赛学生参赛审批表
XXX学院
2020年8月3日
附件1
XXX学院职业技能竞赛
教师参赛审批表
说明:①参赛项目申报应在集训开始前进行,且须同时提交集训方案;
②此表经学院审批同意后,交教务处备案,部门自行复印留存;
③表中“获奖登记”在由教务处收存相关材料时填写。
附件2
XXX学院职业技能竞赛
说明:①参赛项目申报应在集训开始前进行,且须同时提交集训方案;
②此表经学院审批同意后,交教务处备案,部门自行复印留存;
③表中“获奖登记”在由教务处收存相关材料时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