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岭南版二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岭南版二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上学期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合理制定了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上半学年的教学任务。

为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一、学生现状分析:二年级共8个班,学生经过一年半的美术学习,对美术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

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课堂也比较活跃。

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耐性较差,因此有部分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

二、存在问题解决方法1、跟班主任联系配合,端正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和认识。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利用欣赏、复习等手段,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想象力。

4、利用班际作业展评,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竞争意识。

三、全册教学要求:1、重点:突出学生的创新禁书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

2、难点: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挥学生的个性。

3、要求:是在接受新的知识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新。

四、教学方法:1.做到丰富多样,灵活有趣。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点,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创新和发展个性。

教师加强示范,充分利用课件和多媒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教学安排表:画家眼中的儿童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初步感受中国画和油画不同工具材料、技法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

3.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形与色”的感受和童年“美与趣”的回忆。

2.难点:了解中国画“线造型”与油画“块面组合”的艺术形式。

3.兴趣点:①激发童年群体游戏的回忆。

②激发“亲情、乡情和热爱生活之情。

③表演画中儿童的动作,激发观察的兴趣。

④与同学一起共赏作品。

4.观察点:①作品中的“形与色“。

②儿童的生活情趣。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彩色笔、油棒、。

2.(一课时)课后记:通过欣赏在画中的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了有趣味的瞬间,并体会祥和、快乐的审美趣味。

彩色字母娃娃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能绘画或剪出字母形状。

3.能对字母进行“拟人化”的想象创造表现。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运用多种材料表现“拟人化”的字母进行装饰。

2.难点:运用对称、均衡、夸张等手段表现字母。

3.兴趣点:“拟人化”的卡通字母、创作“拟人化”的卡通字母、用身体或手势表现字母。

4.观察点:从身体、手势的造型中感受字母特点、从艺术家的卡通字母中感受形式美。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彩色笔、油棒、剪刀和各种色纸。

2.(一课时)课后记:这种课学生非常感兴趣,课堂非常活跃,每个字母在学生手中都有了生命力,都会走,都会跳,非常好。

可爱的卡通形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认识一些中外著名的卡通形象。

了解卡通形象的夸张与拟人等艺术手法3.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卡通形象“形与色“的感受。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卡通形象“形与色“的感受。

2.难点:了解卡通形象的夸张与拟人等艺术手法。

3.兴趣点:①有趣的故事情节。

②欣赏卡通玩具。

③创作有趣的卡通形象。

4.观察点:①卡通的“造型与色彩”特点②中国卡通形象用线勾、平涂着色的特点。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彩色笔、油棒、剪刀和各种色纸,带一本自己喜欢的卡通人舞。

2.(二课时)趣。

美妙多变的线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认识各种直线、曲线及其作用、感知线是辉煌语言之一。

3.培养线控与线性的感知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要点:1.重点:认识线是绘画语言之一,感受先的不同种类及其美感作用。

2.难点:线性的感受与表达。

3.兴趣点:①“绕线造型游戏”。

②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线。

③寻找身上的线。

④线造型创作。

4.观察点:日常生活中各种直线曲线。

不同的线组合创作所产生的不同美感。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彩色笔、油棒、线。

2.(一课时)力的感觉,自由曲线有优美、伸展的美感。

象形文字的联想一、教学目标:1.感知象形文字。

2.了解“象形文字”的描摩实物形象的特点。

3.能运用形与色表现象形文字,并装饰成画面。

二、教学要点:1.重点:感知象形文字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发挥想象创新能力,表现象形文字的画面。

2.难点:能根据象形文字的结构,运用夸张、变形、重复、排列方法装饰成画面。

3.兴趣点:①图形中的文字含义。

②象形文字与实物象形的关系。

③创作“象形文字”的画面。

4.观察点:①从象形文字的意象形到简体字的抽象形,体会字形的发展是从繁到简的过程。

②体会意象美与抽象美。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彩色笔、油棒、剪刀和各种色纸,带一本自己喜欢的卡通人舞。

2.(一课时)美丽的花园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感知画的基本特征。

3.能运用各种媒材表现心中的鲜花。

二、教学要点:1.重点:感知画的形态特征和色彩特征,并抓住基本特征进行想象表现。

2.难点:感受花的形式美,拓展想象思维。

3.兴趣点:①《七色花》童话故事。

②欣赏《生命之树》。

③“我是花仙子游戏。

4.观察点:①花的形态特征和色彩特征。

②“生命之树”的形式美。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彩色笔、油棒、2.(二课时)后,再进行画面构图,每个学生作业都不一样,防止有个别的学生临摹老师的范画,这样效果非常好。

我们爱吃的水果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感知一些南北佳果的形与色的特点。

3.能运用各种工具、纸材,表现“我们爱吃的水果”。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进行整体记忆和学会从多角度观察水果的形与色。

能欣赏与评述大师作品。

能运用各种纸材表现水果。

2.难点:能从多角度想象和创造未来的水果。

3.兴趣点:①吃水果、玩水果、水果的故事。

②有关科学种水果的实例。

③想象未来的水果。

4.观察点:水果的形状、色彩、表皮、花纹等特征。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彩色笔、油棒、黑笔。

2.(二课时)切开的果实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感知切开的水果形状和点、线、面、色组成的图案及其美感。

3.能运用点、线、面、色及拓印方法,表现切开的水果和切面美丽的图案。

二、教学要点:1.重点:感知切开的水果形状和点、线、面、色组成的图案及其美感。

2.难点:运用绘画及拓印方法表现对称、均衡放射等水果切面的图案。

3.兴趣点:①观察切开的水果不同的形状和切面美丽的图案。

②视、触、嗅的游戏活动。

4.观察点:①切开的果实呈现的不同形状及切面的形、色、线组成的图案。

②感受切开的果实切面及其对称、放射和均衡排列的美。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彩色笔、油棒、各种水果。

2.(一课时)吃瓜果的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感知水果的丰富营养:3.能运用各种工具,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吃瓜果的人”。

二、教学要点:1.重点: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吃瓜果的人”。

2.难点:摆脱固有星系,从夸张、有趣的角度表现“吃瓜果的人”。

3.兴趣点:①共享水果。

②照镜子吃瓜果。

③看同学吃瓜果表演。

4.观察点:①吃瓜果时的人物五官及动态。

②可以夸张的部位。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彩色笔、油棒、水果和小镜子。

2.(二课时)我们的影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了解“影子”形成的因素。

3.能运用线与色表现“影子”并组合成有趣的画面。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用线与色表现影子并组合成有趣的画面。

3. 难点:①了解影子形成的要素及原因。

②能画出装饰美观的影子画面。

3.兴趣点:①造影。

②描绘影子。

③创造有趣的影子画面。

4.观察点:①概括的人物影子与人(实)有什么不同②静态与动态影子有什么不同。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彩色笔、油棒、黑笔。

2.(一课时)觉,并学会了用重叠和线条方法表现影子。

生动的吉祥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感知卡通吉祥物及其作用。

3.能用线描平涂方法装饰、设计卡通吉祥物。

4.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表现吉祥物。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运用拟人法和“形与色”表现吉祥物。

2.难点:。

①发挥想象力,进行大胆夸张的创作,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卡通人物形象。

②对一些动物结构不熟悉,创作时产生困难。

3.兴趣点:①欣赏吉祥物。

②讨论吉祥物的有趣与幽默。

4.观察点:①吉祥物的夸张的比例、生动的神情和动态、鲜明简单的色彩②具象形表现、抽象形表现。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彩色笔、油棒、剪刀和各种色纸,带一本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

2.(二课时)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感知有关父母的节日。

3.认识对称美、均衡美、重复美等形式美感。

1. 能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小礼物。

二、教学要点:1. 重点:感知有关父母的节日,学会关心父母。

2.能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小礼物。

3.难点:设计制作具有形式美、有创意的小礼物。

4.兴趣点:①父母的爱。

②有关父母的节日。

③制作小礼物。

5.观察点:。

①妙用材料。

②如何设计与装饰美。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彩色笔、油棒、剪刀、各种色纸和装饰物。

2.(二课时)民族娃娃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都个有不同的服饰特点。

3.能妙用纸材和剪、撕纸方法粘贴成“民族娃娃”。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用纸材和剪撕纸贴画的方法,创作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娃娃。

2.难点:妙用纸材和抓住不同民族特色,表现色彩对比鲜明、动态生动的民族娃娃。

3.兴趣点:①交流自己对少数民族的认识和趣闻。

②撕纸游戏。

③拼贴游戏。

4.观察点:。

①不同民族服饰的形与色。

②人物结构表现处理。

③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撕纸贴画,感受不同的趣味。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彩色笔、油棒、剪刀、各种色纸和装饰物。

2.(二课时)百变卡通玩具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感受卡通形象夸张的比例。

3.能与同学合作,共同创作六个头部与身体一样大的卡通形象。

4.知道“百变卡通玩具”正、反面的设计方法。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设计比例夸张的卡通形象、并设计制作成百变玩具。

2.难点:正面与反面的卡通形象头部与身体的位置,折、叠、剪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3.兴趣点:①卡通形象的夸张比例。

②百变卡通玩具。

③贴上自己照片的卡通形象。

4.观察点:。

①卡通形象的头部与身体的1/2比例设计。

②拟人化的人物表情、动态服饰设计。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彩色笔、油棒、剪刀、各种色纸和装饰物。

2.(二课时)我们的大花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感知古陶瓷花瓶造型美、装饰美。

3.能知对称剪纸和阴刻剪纸。

4.能用对折剪出有装饰花纹的大花瓶。

二、教学要点:1.重点:探讨对称剪纸和阴刻剪筑的方法,剪出有花纹图案,造型美观的大花瓶。

2.难点:感知古陶瓷的审美价值。

能用阴刻文样设计方法3.兴趣点:①中国古陶瓷的美及价值。

②剪后张开左右对称的花瓶,外形独特美观。

4.观察点:。

①花瓶的造型美,装饰美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