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专题复习PPt
A
36
说明语言
A
37
说明文的语言
说明文语言特点: 准确、严密、简明
•典型试题:限制性词语可否删除及其作用。
限制性词语:更、大约、估计、常常、大 约、也许等
限制性词语的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严密、科学的特点。
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 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 表时间:•当时……
⑦ 引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使××确凿有力。引用说明在文 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⑧ 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明了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点。 ⑨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对象)更通 俗易懂。
⑩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对象)更具体
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0.1亿元。 25
与2007年相比,事故起
数减少62005起,下降19%; 20
死亡人数减少8165人,下降
10%;受伤人数减少75523人, 15
下降20%;直接财产损失减少
1.9亿元,下降15.8%。
10
作用:直观明了地说明 了……
A
5 0
2007
交通事故 死亡人数 受伤人数 财产损失
外,辅以叙述、描写、抒情,并借助修辞,语言生
动形象。如知识小品,科A学小品等。
6
说明类型
A
7
辨析说明文类型
1、《中国的石拱桥》 2、《故宫博物院》 3、《苏州园林》 4· 《绿色蝈蝈》
事物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A
8
辨析说明文类型
5、《大自然的语言》 6、《奇妙的克隆》 7、《生物入侵者》 8、《看云是天气》
作用:通俗易懂地解释了
……的……特征,使得说明
更加直观。
A
24
作诠释与下定义的区别
(1)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
常用判断句式表述概念,而作诠释可用多种句式来表 述。
(2)从特点上看,下定义要准确简明,概括性较强; 作诠释则具体而通俗,有时带有一定的描述性。
(3)从内容上看,下定义着眼于事物的本质属性, 作诠释注重于外观的表象、性质和特点。
A
5
说明文知识点
• 说明文分类:
• 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事 物说明文(着眼于客观解说事物的)、事 理说明文(着眼于阐明抽象的事理)。
• 从语言表达角度: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 文。
1、平实性说明文:多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朴
实简明。如数学、自然教科书,科技资料,实验报
告,说明书等。
2、生动说明文:也叫文艺性说明文,除采用说明
动物 。
A
27
引用的作用
A、引用具体的数据
(作用同列数字)
B、引用名言、格言、警句等
(作用:增强了 说明的说服力)
C、引用古诗句、神话传说、逸 闻趣事等
(作用: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和趣味性。)
A
28
画图表
40
中新网1月4日电 据公安部网
站消息,2008年,全国共发 35
生道路交通事故265204起, 造成73484人死亡、304919人 30
作用?(4分)
①(病毒)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 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
② (病毒)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 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
•答案: ①生动形象的说明了病毒没有完整的生命结 构. (或生动形象的说明了病毒没有赖以生存的配套 设施.)
•答案: 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病毒不会因反复变异而 使杀伤力越来越大.
作用:使得……更加形A象可感、具体生动
21
打比方与摹状貌的区别
摹状貌与打比方的区别:从本质上来区 分,打比方可以看作是一种修辞,本质 上是比喻,强调相似点,有本体和喻体。 一般来讲,单一的比喻句在说明文中就 算是打比方。摹状貌,不是修辞,虽然 也强调相似,但更多的说明趋势、状态 具有什么特征等,相当于描写。(摹状 貌就是描绘事物的特征)
可感、具体生动。
A
33
答题技巧:说明方法及作
用 例:找出文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
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 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 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打比方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外形美观的特点。
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
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 ×
运用
• 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 的高等动物。
• 笑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反射作用。
A
26
仔细辨别下列句子使用了下定义和做诠释两 种说明方法中的哪一种?
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 铀是银白色的金属 。 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
【注意准确、完整】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石拱桥的特点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A
13
说明方法
A
14
说明文中常用说明方法
六种常用方法—— 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 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 四种补充方法—— 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列图表
A
15
校园里有一棵很高 很高树。
军
分类别
用 飞
机
作用:条理清晰
地说明了……
A
18
我国造纸术历史悠久。比 如早在几千年前的《后汉 书》中就已经有了造纸术 的详细记载。
举例子
《后汉书》中有造纸术的记载
我国造纸术历史悠久
作用:具体直观地说明了……
A
19
它的速度 非常快。
它就快得 像一支离 弦的箭, 飞向前方。
打比方
作用:生动形象的说明了……
(1) 从标题着眼:
例如:《生物入侵者》、《万紫千红的花》、《自给 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2) 从材料入手: A、找关键句、中心句。 例如:《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 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概括了苏州园 林的“图画美”。
B、逐段分析,抓中心词、关键句加以提炼。
例如:《中国石拱桥》
(4)从严密程度来看,下定义要揭示事物的本质特
征,说明的内涵和外延与事物相等,说明的对象与说
明的内容可交换位置,意义不变;而作诠释对说明的
对象解说往往侧重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
它的构造、成因、功用等非本质的因素,因而说明的
内容不能与被说明的对象变换位置。
A
25
下定义 VS 作诠释
二者的区别可用图示表示:
列数据 引资料 打比方 分类别 作诠释
A
30
➢方法 :注意语言标志
★ 举例子:例如、比如、据说…… ★ 列数字:数词(与年代区别) ★ 分类别:一类(种)……一类(种)…… ★ 作比较:也、相对于、较…… ★ 下定义:是、叫…… (判断句) ★ 打比方: 像、如、仿佛…… ★ 作诠释:是,就是……
A
31
➢归纳答题方法
体现关键词(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
•举例子:具体直观
•列数字:具体准确
•分类别:条理清晰 •打比方:生动形象 •作比较:突出强调 •下定义:科学准确 •作诠释:通俗易懂
特征 成因 说明了说明对象+变化
发展
•列图表:直观明了
•引用:确凿有力、增强趣味性
•摹状貌:形象可感、具体生动
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A
9
说明对象
A
10
说明对象
• 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 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 。
• 1、看标题: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 象 。如《中国石拱桥》
• 2、看首尾段 :事理说明文一般找准开头结尾的 总结句。 3、看关键词句(如: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 4、看材料(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 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
A
11
什么是说明对象的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 物的标志,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物 不具有的特点。
具体表现为:事物的构造(内、外)、形态 (大、小)、功用(广、狭、反、正)、性质 (冷、热、软、硬)、变化(动、静、快、慢)、 成因(简、单、复、杂)、……
A
12
如何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A
38
说明文的语言
• 平实(限定词、修饰词) • 生动 (修辞)
A
39
答题技巧:用词准确
例如: 1、“我 国的石拱 桥几乎到 处都有”
分析:“几乎”是接 近的意思,说明我国 石拱桥分布很广,但 不是到处都有。去掉 后,意思就太绝对了, 不够准确。
说明方法、作用分析:
这里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作者举秦始皇批阅文书所用竹简.木片之重和东方 朔给汉武帝写的文章用简之多为例,具体直观地说明 了简书的笨重和不方便,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印象。
答题方法: 所举的例子的内容
﹢ 举例子说明方法的作用
A
35
答题技巧:说明方法及作
• 用下列语句都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分别具有什么
2008
29
注意: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
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 中部略窄,宽9米。……唐朝的张嘉贞说它是“制 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 (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拱的两肩上, 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 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三)大拱由二 十八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 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 桥就像“初云出月,长虹饮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