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孙明敏美术编辑周芸
2
月8日星期五
02/03
小王:医生,过年了,连续数日的大餐,吃“撑”了,有没有健胃消食的食物呢?
答:连续数日的油腻饮食容易加重胃肠道负担,山楂可
以消积化滞。
《本草纲目》运其“化饮食,消肉积”,肉食吃多了可以服用哦。
零食山楂片
同样具有功效,但蜜饯类食物中添加了糖分、色素等,不宜多食,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
海鲜是大餐中的标配,大部分海鲜性寒,容易损伤胃肠
道气机,因此建议烹饪海鲜时可以加用生姜、紫苏叶等,生姜、苏叶性温,可中和海鲜的寒凉之性,同样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还可减轻鱼蟹毒性,减少胃肠道不适的发生。
小王:医生,平时我胃不太好,可以喝酒吗?
答:《格致余论》中提到“醇酒之性,大热大毒”,烈酒之气可损伤脾胃、酿成内湿内热。
如需饮酒切莫空腹,一方面可以延缓酒精吸收,同时让胃壁出现一层保护膜,减少酒精对胃壁的直接刺激,另外主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产物葡萄糖醛酸还可以结合酒精,同时充分的糖原有利于解毒保肝。
小王:万一出现胃痛、腹泻该怎么办呢?
答:胃痛、腹泻是胃肠道负担过重的示警信号,常伴有反酸、呕吐泄泻不消化食物等,此时往往胃口欠佳,饮食当以清粥小菜为主,切莫继续进食大鱼大肉。
可适量饮用酸奶助消化,必要时服用保和丸、食母生等加强胃肠道动力。
若舌苔厚腻者,加用藿香正气丸化湿和胃。
春节期间天气寒冷,受凉后同样可出现胃痛腹泻症状,若自觉得温后症状减轻,受寒后症状加重者,可稍服用生姜红糖汤,以达散寒止痛之效。
小王:孩子和老人要注意什么?
答:孩子胃肠道功能尚未健全,较成人更易伤食致病,且较之于大餐,更喜甜食,节日期间要控制零食的摄入量,切不可零食吃饱、正餐吃少。
而老年人胃肠道功能减弱,饮食更以热食、软食为主,有基础疾病者更应抵制诱惑。
切记:脾胃者,三分治,七分养,少吃多餐是妙法。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食饮有节,谨和五味”,美味当前,在享用的同时,也要健康饮食,以免损伤肠胃,倒了胃口,可得不偿失。
文/蒋思韵新华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
平平安安过大年健健康康度佳期
春
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阖家团圆,其乐融融;走亲访友,不亦乐乎。
7天长假,辛劳了一年的职工们放松自己,吃喝玩乐,纵情欢娱。
可在“放纵”自己的同时,“假日病”已悄悄地缠上了你:交叉感染、肠胃不适等等,每年春节过后,医院就会出现一波就诊小高峰。
凡事得有“度”,欢度假期,莫忘呵护自己的身体。
为防患于未然,本刊邀请了沪上三甲医院的医生,就如何防范春节长假期间容易出现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了专业解读。
但愿大家平平安安过大年,健健康康度佳期。
注意防止交叉感染
胃肠道不适,该如何处理?
预防幽门螺杆菌“口口相传”
过年的话题也似乎离不开美味。
新春佳节,年会、朋友小聚、家庭团圆,“吃”成为必不可免的一项活动。
《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备,肠胃乃伤”,在山珍海味、推杯换盏之间,如何吃得好、吃得健康?如果出现胃肠道不适当如何处理?这不小王来到医生处咨询了。
正所谓“预防才是最好的治疗”,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呢?这就要了解一下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幽门螺杆菌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唾液、呕吐物,甚至牙菌斑传播。
可以说,幽门螺杆菌正是“口口相传”的。
春节,亲戚、朋友间频繁互动,参加各种宴请聚餐。
由于人员密集、拥挤的环境中更易滋生和聚集细菌,节日期间食品原材料会出现集中采购、大量储存等情况,再加上冬春季节,恰逢流感高峰季节,一不留神会有出现交叉感染,传染病流行的危险。
那么,在节假日期间,如何防止交叉感染,根据传播方式的不同分成以下几种情况:
消化道传染病
节日期间,请客吃饭是中国人最普遍的社交方式。
防止消化道传染病,必须选择拥有营业执照的正规餐饮企业,如果在家庭中聚餐,也要注意食品卫生,防止食品交叉感染。
首先,注意食材的新鲜,冰箱不是“保险柜”。
比如,李斯特菌常常被称为“冰箱里的杀人细菌”,在1至4℃的低温环境下仍能生长繁殖。
保质期较长(超过五天)的冷藏即食食物,正是感染李斯特菌病的高风险食物。
其次,避免不同食品之间的互相污染。
例如,把生食和熟食放在一起,过期食品和不过期食品放在一起,均会导致食品之间出现互相污染。
值得提醒的是,要注意餐桌礼仪,由于中式饮食习惯于集体用餐,建议使用公筷,防止有潜在传染病的传播。
呼吸道传染病
经常保持开窗通风是室内空气消毒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开窗通风的频率每天不少于2至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若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打喷嚏等),应遵守呼吸道卫生与咳嗽礼节,这既是一种礼貌的展现,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病毒传播和疫情扩散。
呼吸道卫生与咳嗽礼节包括:
戴口罩:若有咳嗽症状,应配戴口罩,可以有效避免呼吸道分泌物的喷溅;打喷嚏:不要用手捂口鼻,而应使用卫生纸、手帕或衣袖捂住口鼻,避免使用双手,导致之后被双手摸过的东西沾染细菌和病毒;接触口鼻分泌物后:要洗手,生病时应少碰口鼻,不慎接触到口鼻分泌物的时候,可使用含酒精快速洗手液或
肥皂加清水将双手洗净;保持距离与人交谈:若出现感冒症状,与人交谈时应保持至少一米的距离,避免飞沫传播病毒,对方或自己身体不适时,打招呼可以拱手方式代替握手;生病的时候:避免去公共场所,多在家休息,调养身体也减少他人感染机率。
特别提醒: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因此最好流感季节来临前,提前注射流感疫苗,获取一定的抵抗力。
应注意的是,由于流感病毒抗原变异很大,每年流行的型别都不一样,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进行注射。
注射的时间最好是在10月底流感季节来临以前,如果10月底没有完成接种,那么整个流感季节也都可以进行补接种。
文/金嘉琳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
幽门螺杆菌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播非常常见,因此,发现一名家庭成员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最好全家人都去检测一下。
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都需要根除,若有家庭成员满足根除幽门螺杆菌的适应证,最好能够全家人一起进行杀菌治疗。
春节期间,家人团聚,其乐融融,不过幽门螺杆菌传播的风险也大大提高。
在这里我们给出几点建议。
第一,餐具要注意清洗、消毒,杜绝餐厨污染。
第二,注意口腔卫生,每天两次刷牙、饭后漱口,这样可以减少幽门螺杆菌在口腔的定植。
第三,有条件的地方
建议分餐制,公勺公筷防止细菌播散。
自从巴里·马歇尔发现幽门螺杆菌并由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学术界对幽门螺杆菌及其与胃部疾病关系的研究日渐成熟。
根除幽门螺杆菌成为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手段之一。
常规的三联/四联疗法的根除率随着幽门螺杆菌耐药率的增加而逐年下降。
因此,第一次杀菌失败的后续治疗成为了很多患者关心的问题。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杀菌失败有什么原因,又有何应对措施。
在开始之前,先补充个小知识:三联疗法为质子泵抑制剂(PPI )+两种
抗生素,四联疗法为质子泵抑制剂(PPI )+两种抗生素+铋剂。
依从性差
有的患者不喜欢遵医嘱。
医生让吃10-14天药,只吃7天;手头上的药吃完了不再继续开药;或者隔三差五的忘吃药;再或者让饭前服非要饭后服。
他们可能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件小事,根除治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殊不知,多次根除失败的话,根除的成功率就会大大降低。
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大意丧失了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好机会。
选用了耐药率高的抗生素
目前,根除幽门螺杆菌常用的抗生素有4种,分别是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另有二线用药2种,是四环素和呋喃唑酮。
这里面,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属于高耐药率的药物,不推荐同时使用两种高耐药率的药物,如甲硝唑+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
若治疗失败,再次选用抗生素时,推荐二线四环素+呋喃唑酮,或阿莫西林+呋喃唑酮。
需要
提醒的是,青霉素过敏者忌用阿莫西林。
由于铋剂的使用可显著提高根除率,因此失败后的再治疗推荐加入了铋剂的“四联疗法”。
再根除的开始时机不对
根除幽门螺杆菌之前要求停用质子泵抑制剂(PPI )至少两周。
停用抗生素、铋剂至少四周。
否则根除率降低。
对于失败后的再治疗,建议间隔2至3个月,而不是草草开始,自行决定再根除开始的时间。
“基因不好”
PPI
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活性,很大程度上抑制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克拉霉素的耐药。
有些人的CYP2C19基因具有多态性,可削弱PPI 的抑酸作用,导致除菌失败。
“基因不好”这是天生的,但解决的办法也是有的,换用受CYP2C19
基因多态性影响小且抑酸效果好的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可以避免“基因不好”的影响。
其他因素
研究表明,吸烟、胃酸过量分泌(如胃泌素瘤患者)、共存疾病(如尿毒症、呼吸衰竭、肝硬化)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亦有影响。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根除率高于非溃疡消化不良患者。
因此,吸烟者可以考虑在服药期间戒烟。
也有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作为辅助药物提高根除率。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真的多次除菌后仍然失败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就要评估除菌后的风险-获益比了。
若不是有强烈根除的指征,如消化性溃疡、胃MALT 淋巴瘤、胃癌高发因素,可以考虑暂缓杀菌。
文/中山医院消化科刘海宁博士、刘韬韬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