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以内看图列式教案与10以内连加连减教案汇编

10以内看图列式教案与10以内连加连减教案汇编

---------------------------------------------------------------最新资料推荐------------------------------------------------------ 10以内看图列式教案与10以内连加连减教案汇编 0 10 以内看图列式教案与 0 10 以内连加连减教案汇编 0 10 以内看图列式教案只辆?只 7 只 1、从左边起涂颜色。

涂个:☆☆☆☆☆涂第 2 个:☆☆☆☆☆2、请你试一试。

(*)个正方形(*)个三角形(*)个正方体 3、..4.看图列式计算.□○□=□□○□=□□○□=□□○□=□□○□=□□○□=□ 篇二:10 以内看图列算式。

9 篇三:10 以内的加减看图列式教学设计。

10 以内的看图列式计算活动目标:1、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基本掌握看图列式的方法,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相应的算式;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计算能力。

活动内容:例 1、□+□=□□-□=□□+□=□□-□=□例 2、活动过程:一、活动分一分、合一合、说一说 1、教师组织学生参加活动,选取 10 人进行游戏活动我的小猪栏、请学生在 10 人里分选人来扮演小猪、以及猪栏;(如,一共有 10 人,2 人扮演小猪,8 人扮演1 / 16猪栏。

)、游戏开始,老师组织学生边玩边用数字来表示发生的情况,分一分。

2、游戏老鹰抓小鸡,进行合一合的练习。

二、出示例题,进行列式计算活动 1、教师出示例题 1,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完了许多的游戏,大家都表现的很好,那就请你观察图片,看看你能帮助老师把它们给合起来吗?合起来是是多少?你能写出几个算是呢?学生自由看图写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之间讨论交流,教师指名反馈,之后总结。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做的都很好,那你能再看图把它们分一分,写出减法算式吗?学生思考完成。

教师指名反馈,完成例题上的算式。

2、教师出示例题 2,师:请小朋友们认真例题,你能知道例题里所要表达的意思吗?想一想说一说。

指名说一说图意,其他评议补充。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我们看图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在它的外面有?要列减法算式。

二、进行独立的练习活动,教师指导。

关于一年级教学中的看图列式问题在一年级上册的教学中,看图---------------------------------------------------------------最新资料推荐------------------------------------------------------ 列式占很大的比例,是教学的一大重点。

在为期半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看图列式上出现的几个较大的问题:1、看到图片不知道从何下笔,感到茫然;2、对于一图列多式时,经常出现数字的位置摆放不正确或者理解不正确出现列式错误;3、对于一些明显的只列加或减的问题,不会理解总结规律。

针对以上情况,我经过反复的思考,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想出了以下的一些解决办法:1、把学生带到户外,利用多种的游戏活动,让学生都参与其中,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兴趣,在自己现实的生活情景中感知以及理解分合的意义;2、教师把教学带到室外,在室外的环境中为学生充分的展示教学中的各种例子,增强学生的兴趣,并鼓励孩子们积极的参与;3、利用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做学习的主导者,相互合作在校园内发现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并找出自己的答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间的交流;4、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别的练习题,让学习得到充分的练习,在此基础上总结做题的经验;5、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各类题型应该注意的难点与要点。

篇四:小学 10 以内看图列式习题。

只辆?只 7 只 1、从左边起涂颜色。

涂个:3 / 16☆☆☆☆☆涂第 2 个:☆☆☆☆☆2、请你试一试。

(*)个正方形(*)个三角形(*)个正方体 3、..4.看图列式计算.□○□=□□○□=□□○□=□□○□=□□○□=□□○□=□□○□=□□○□=□□○□=□□○□=□ 篇五:10 以内看图列式计算。

10 以内看图列式计算 1、6+□=□8-2=□□+□=□□-□=□2、3、4、5、 0 10 以内连加连减教案信息窗 7《10 以内数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牌立珍【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 7.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进行 10 以内的连加连减计算。

2、让学生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在学习探索中积极合作与交流的精神,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的算法。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小方块、学具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创设情境,发现信息---------------------------------------------------------------最新资料推荐------------------------------------------------------ 漂亮的花果山上,调皮的小猴子还在跳水嬉戏,今天又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兔子。

引导:仔细看(出示挂图),把画面从上到下观察完整,你发现了哪些跟小兔子有关的数学信息?预设:原来有 4 只小白兔,先来了 3 只小黑兔,又来了 2 只小灰兔。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引导: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一共有几只小兔子?引导:一共有几只小兔子?是什么意思?(如不能回答动态演示兔子变化过程,引导第三幅图中的兔子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预设:把小白兔、小黑兔、小灰兔合起来。

引导:合起来用什么法来计算?谁来试一试?预设:4+3+2=追问:4 表示什么?3 表示什么?2 表示什么?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引导:4+3+2 等于多少呢?咱们借助学具来摆一摆。

如果一个方块表示 1 只小兔,小白兔用几个方块表示?小黑兔呢?小灰兔呢?(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理解算理)(1)小组合作同位边摆边说一说你的想法。

5 / 16(2)展示交流引导:谁上投影仪上来说说你的想法?预设 1:边摆边说。

我是一个一个的数的。

4+3+2=9 预设 2:我是算出来的。

先算 4+3=7,7+2=9 追问:划横线的是哪来的呢?预设:4+3 的得数。

引导:谁听明白这位同学的想法了?你能向他这样说一说先算什么?在算什么吗?多找几位同学说。

同位互说。

师引导齐说,师板书。

4+3+2=9(3)小结引导:请观察今天学的算式跟前面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像这样把 3 个或 3 个以上的数加在一起的运算就叫连加。

谁能说说连加的算式怎么计算?三、沟通联系,促进发展引导:你能像说小兔子的信息那样,用一句话把跟小猴子有关的信息说给大家听吗?预设:原来有 5 只小猴子,第一次跳下来 1 只,第二次跳下来 2 只。

引导:根据信息,提出问题?预设:---------------------------------------------------------------最新资料推荐------------------------------------------------------ 还剩几只猴子?引导:还剩几只猴子是什么意思?预设:从 5 里面减掉跳下来的就是还剩的。

引导:你能列个算式吗?预设:512=追问:5 表示什么?1 表示什么?-1 是什么意思?2 表示什么?-2 又是什么意思呢?引导:52 等于多少呢?自己像刚才那样通过摆学具看一看。

(1)小组合作同位边摆边说一说你的想法。

(2)展示交流引导:谁来说说你的想法?先算什么,在算什么?请边摆边说。

预设:先算 5-1=4;再算 4-2=2 追问:4 是怎么来的?师生共结:52=4 你能给类似这样的算式起个名字吗?(3)总结仔细观察连加连减这两道题,他们的运算顺序有什么共同点?四、联系实际,灵活应用 1、P541P5522、你能讲一个连加的数学故事吗?例如:我有 3 只铅笔,妈妈又给我买了 2 只,爸爸又给我买了 4 只,一共有多少只?3、你能讲一个连减的数学故事吗?例如:我原来有 10 块糖,给了弟弟 3 块,又给了哥哥 4 块,还剩几7 / 16块?五、感悟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你学的高兴吗?你还学到了什么?篇二:一年级 10 以内连加连减教案篇三:《10 以内数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10 以内数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际情境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会进行 10 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提高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团结协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天天口算)学生看着屏幕口算:4+1=5+2=5-2=8-2=10-4=5+3=7+1=6-2=7+3=6-6=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探究连加(1)课件演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师:看,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多媒体演示5只小鸡在吃米)又来了---------------------------------------------------------------最新资料推荐------------------------------------------------------ 几只?(多媒体演示来了2只)瞧,这只小淘气贪玩,来迟了吧?(演示又来了 1只)师:你能将喂鸡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

(原来先又)师:根据刚才的这些信息,哪位小朋友会提个问题考考大家?(引导学生提出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的问题)(2)列式。

师: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学情预设:学生欣赏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也可能不同。

设想 1:学生列的是分步算式。

师:听他说得多清楚呀,用我们学过的加法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设想2:学生列的是综合算式。

板书:①5+2=77+1=8②5+2+1=8或5+1+2=8(3)探究、理解含义。

①指名学生说说第一种方法两个算式的意思。

②师:9 / 16结合图,说说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么意思呢?师:老师看到小朋友们还列出了5+2+1=8和5+1+2=8这两个算式,老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谁能来告诉老师?师:看这两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你来给这个算式来取个名字?像这样三个数或三个数以上的数加在一起叫做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