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2.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3.下列关于生物圈中“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在细胞与细胞、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非生物与生物之间传递
B.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都需要信息分子和受体参与
C.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D.人工合成性引诱剂来诱捕害虫是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4.与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大小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A.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
B.生态系统的气候环境
C.生态系统的成分
D.生态系统的地理位置
5.如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三大功能类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处于两个营养级,是杂食性动物
B.图中包含两条食物链
C.图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
D.乙→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6.如图,纵轴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根据此图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30.(共14分,每空2分)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
物量变化如图所示(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它们的种间关系是。
(2)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呈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
(3)b~d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该演替类型属于。
在演替过程中,的生物量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最长。
(4)c~d段,三类植物的生物量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此时群落的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是的。
三类植物在b~d段的增长方式近似于型曲线。
31.(共14分,每空2分)图示为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某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含内容与完整的生态系统相比,缺乏的成分有,该草原生态系统功能是。
(2)在该生态系统中共条食物链,其中戊与己的种间关系为。
(3)如果乙是生长在甲上的一种植食性动物蚜虫,则调查其种群密度的方法是。
(4)如果戊可以根据丙的气味发现并捕食丙,这属于信息,这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
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2.(共14分,每空2分)下图1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其中A、B代表生理过程,图2为某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1中,甲代表的生物成分是,B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碳在甲、乙之间以形式传递。
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价值。
(2)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图2所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
原因是。
(3)图2中属于图1中丙代表的生物有。
33.(共12分,每空2分)下图为某湖泊的能量流动图解。
据图回答:[单位:J/cm2·a]
(1)该生态系统中,以呼吸热的形式散失的能量数值是J/cm2·a。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J/cm2·a。
(3)能量由A流到B的传递效率为。
能量流动具
高二年级生物试题答案
1-6 DDDCCD
30.(1)生产者'竞争 (2)水平结构'(3) 次生演替'乔木'(4)基本相等'“S”
31.(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2)4 捕食和竞争(3)样方法
(4)化学调整生物的种间关系
32.(1)生产者细胞呼吸有机物直接
(2)低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3)食用菌、蚯蚓
33.(1)122.6 (2)464.6(3)13.5%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分解者呼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