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重症患者的液体复苏2015-3-21
重症患者的液体复苏2015-3-21
1.Amanullah S, Venkataraman R. Critical Care, 2004, 8(6): E2. 2.Finfer S, et al. NEJM 2004; 350:2247-2256.
液体复苏液体的选择
2004年SCC指南: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哪种液体更适
合液体复苏 2012年SCC指南:
6S:对HES在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安 全性提出了严重的警告
P=0.03
比例(%)
P=0.04 P=0.09
这是一项包括26个ICU的798例严重感染患者的研究, 比较HES与林格液在液体复苏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1.Perner A, et al. N Engl J Med 2012; 367(2):124-134. 2.周翔, 等. 中国医刊 2014; 49(4):15-19.
600 400 200 0 -200 -400
0
-600
0 1 2 3 4 5 时间(小时) G vs S:P=0.003 G vs V:P=0.84 S vs G:P=0.008 6
这是一个随机、三向交叉研究,比较佳乐施®、万汶®、生理盐水对人血容量的影响。入组10例健康成人 男性,分3次给予1L上述药物,1小时内输完,监测血、容量血管外液改变,1次/h*6次。输注结束后, 分别有68%、21%、16%的生理盐水、佳乐施®、万汶经从血管内逃逸至血管外。
容量复苏的目的
液体复苏:EGDT
吸氧±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导管或持续动脉压监测
镇静、麻醉(若插管)或两者
CVP
8-12mmHg
<8mmHg
晶体
胶体 血管活性药
MAP
≥65mmHg且≤90mmHg
<65mmHg或>90mmHg
<70%
ScvO2
≥70% NO 达到目标 YES 入院
ALBIOS研究
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补充白蛋白不能改善预后
多中心、开放试验,100个ICU中的1818名严重全身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0%白蛋 白加晶体液组或单纯晶体液组。白蛋白组患者维持血清白蛋白水平不低于30 g/L
NS有更高的高氯性酸中毒
乳酸林格式液有更高的乳酸水平
不管晶体还是胶体都有副作用
Rivers E, et al. NEJM 2001; 345(19):1368-1377.
ProCESS研究
美国的31个急诊科
1341名感染性休克患者 60天死亡率EGDT组:21% 基于方案的标准治疗组:18.2% 常规治疗组:18.9% 90天病死率、1年病死率及器官 支持治疗需求没有显著差异
53% 40% 40% 45% 60% 56% 40% 59% 52% 63% 72% 71% 20% 40% 60% 80% 100%
0%
容量不足的危害性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线粒体功能障碍 组织灌注不足 氧输送降低 血管内皮损伤 血液高凝状态
低血容量引起MODS的主要原因
理想的胶体
仅在血管腔内分布 可随时使用 效果够长 价格低廉 贮存及输注无特殊要求 无输注剂量限制 与血浆等膨胀 等渗透压
低粘稠度 污染已被检测 半衰期(T1/2)6-12h 可被代谢或排泄,不蓄积
注,√:有; X:无; ?:不详;
佳乐施®
√ √ √ √ √ √ √ √ √ √ 4h √ √ X √ √ √
பைடு நூலகம் 佳乐施®特性
分子量小
30 kD
佳
扩容效果好
100%
半衰期短
3~4h 输入体内后24h经肾脏排出 肾功能正常患者完全排出时间为48h
乐 施®
安全
对凝血功能及肾功能影响较小
无剂量限制
佳乐施®:扩容维持时间长
加长的多肽链
撑开的分子结构 负电荷: 相互排斥,体积增大
Tourtdlotte 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Nlood Transfusion 1955:950-953.
近年关于晶胶之争的几个重要研究
周翔, 等. 中国医刊 2014; 49(4):15-19.
VISEP研究 HES vs Ringer‘s:明显增加肾衰凝血障碍风 险
•HES不推荐用于严重脓毒血症或有发展成急性肾衰风险的患者 •HES的安全界限比较窄,避免超出推荐上限 •新型HES制剂是否可安全用于发展成急性肾衰的患者,尚待商榷
CHEST: HES在重症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需慎重
P=0.04 P<0.001
这是一个比较HES与NS在重症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作用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纳入了澳大利亚及 新西兰32 家医院,7000 例患者。
1. Myburgh JA, et al. N Engl J Med 2012; ,367(20):1901-1911. 2.周翔, 等. 中国医刊 2014; 49(4):15-19.
比例(%)
SAFE研究 白蛋白 vs NS:临床效果无差别
研究发现: 2组患者在28天死亡风险、ICU停留时间、肾脏替代治疗时间、机械 通气时间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1.0 0.9 白蛋白 NS
生存率(%)
0.8 0.7 0.6 0.0
P=0.96
0
4
8
12
16
20
24
28
时间(天)
这是一个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入组6997例需要液体复苏的ICU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 予白蛋白或NS治疗。主要终点:28天死亡率;次要终点:新发器官衰竭比例,机械通气、肾脏替代治 疗及ICU停留时间
液体的选择
晶体 胶体 血及血制品
天然胶体
●生理盐水 ●林格氏液 ●白蛋白
人工胶体
●贺斯万汶 ●明胶 ●右旋糖酐 ●全血
●红细胞
●血浆
血制品不可单纯用于扩容
扩容效果不理想
全血的血浆增量效力少 ,血液动力学改善并不理想
全血输入后血浆粘滞度增加,不利于改善微循环灌注
并发症危险性大
病原体传播:HCV、HBV、 HIV
CVP:中心静脉压; PAOP:肺动脉嵌压; Wu, et al. World J. Surg.2001; 25:598–602
佳乐施®:有效改善微循环
佳乐施®可改变胃粘膜PH值,有效改善患者微循环
7.4
与基线相比 佳乐施®P<0.001 P=0.08 6% HES 输注结束后2组pH相比,P<0.003
出血增加
氧弥散降低
MOF
液体过负荷对机体的影响
液体复苏:“三相”模式
FB:Adequate
EGDT
FB:Equilibration
Conservative Fluid
FB:Negative
LGDT
Fluid Removal
液体复苏:“四相”模式
液体复苏:“四相”模式
术语解释
液体复苏:不同时相的监测
N Engl J Med 2015-3-17
液体复苏的临床风险
凝血功能障碍
常规正压液体复苏、血压恢复 患者血液的过度稀释,出现稀释性低凝血症 闭锁的血管重新开放,血管收缩减少 血管中已形成的血栓脱落导致再一次出血,形成恶性 循环 大量液体输入造成肺水肿、肺间质水肿 不利于氧弥散 血液过度稀释,血色素降低,不利于氧的携带和运送 影响组织血供,引起各组织器官氧供减少 扰乱了机体本身的代偿机制和内环境的稳定
佳乐施®:扩容效果好
佳乐施®(G) 生理盐水(S) 万汶®(V)
700
600 血容量改变(ml) 500 400 300 200 100 血管外液改变(ml) 0 2 3 4 5 时间(小时) G vs S:P<0.0001 G vs V:P=0.70 S vs V:P<0.0001 1 6
800
Lobo DN, et al. Crit Care Med 2010; 38(2):464-470.
佳乐施®: 抢救休克患者,改善血流动力学更快更显著
18 16 14 琥珀酰明胶 Ringer’s夜 * * *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琥珀酰明胶 Ringer’s夜 * * *
CVP(cmH2O)
12 10 8 6 4 2 0 0 15 30 60
*P<0.05
PAOP(cmHg)
*P<0.05
时间(分钟)
0
15
30
60
时间(分钟)
这是一个前瞻性、随机、开放、非交叉研究,入组34例急诊低血容量或神经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2组, 在抢救的最初1小时分别快速给予1000ml琥珀酰明胶或Ringer’s夜,监测基线及输液后15分钟、30分钟、 1小时患者的CVP、PAOP比较2组患者心脏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P=0.02
SOFA评分
P=0.002
P=0.001
P<0.001
比例(%)
这是一项包括26个ICU的537例严重感染患者的研究, 比较HES与林格液在液体复苏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Frank 2008 Brunkhorst FM, et al.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8; 358(2):125-139.
低廉
肾功能损害; 增加输血用量; 减轻肺水肿;
较晶体贵
1.Yang Y, Qiu HB. Chin Arch Gen Surg (Electronic Edition) 2010; 4(4):304-306. 2.Yao ZY, et al. Chin J Crit Care Med 2014; 34(2):107-110.
HES
√ √ √ ? √ ? √ √ √ √ α :1.4h; β :12.1h X X ?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