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风筝风筝飞上天》教案浙美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风筝风筝飞上天》教案浙美版

风筝风筝飞上天
教学目标
1、学会仔细观察,发现风筝的特点,简单的设计、绘图风筝,按照要求制作简单的风筝。并初步了解风筝的起源和知识及构造与平衡的关系
2、初步学会弯、绑、糊等简单的操作技能及简单工具的使用。
3、初步学会小组分工,体会同伴之间合作的愉快,完成作品的自豪心理。
4、初步了解风筝的起源和知识,懂得风筝的构造与平衡的关系,认识风筝骨架类型特点。
过渡:想不想自己也做一个风筝。(想)
4、出示菱形风筝,让学生仔细观察。风筝都有一个特点:能看出来吗?
二、学生自主观察,制作方法指导
(一)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最简单的风筝。
(二)仔细看看,我们要怎么做?准备些什么材料?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三)设计完成记录表(小组分工)
1、请大家简单分工。组长、记录员、检验员
5、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及对传统风筝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风筝传统艺术,制作一个左右平衡的对称、美观、有创意的风筝,并放飞上蓝天。
教学难点
扎制一个左右平衡对称,能平稳飞上蓝天的风筝架子,掌握放飞的技巧。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图片、实物;准备1米长细竹条3—4根、棉线2卷、桃花纸2张、胶水、美工刀、颜料等材料工具;组织四人合作组。
(教师)准备有关风筝的图片、实物
教学过程预设
备注批注
一、谈话导入,图片激发兴趣
1、先让大家看一些风筝的图片。多媒体播放各种风筝图片。(学生不住地发出赞叹声)
(板书:风筝风筝飞上天)
2、讲解风筝的起源
3、玩过风筝吗?你见过的风筝都是什么形状的?根据学生交流板书。三角形、菱形、正方形、鸟形、龙形等等。
2、出示“十字形”骨架,让学生观察。
3、指导步骤和方法
步骤:设计图案——检验、评价——扎骨架——糊纸——绑拴提线——着色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教学后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