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考前辅导2018年5月一、最后冲刺复习方法建议:1.调整心态,心理稳定,思路清晰;2.对照《考试说明》考点,回归课本;3.复看老师重点推荐以前做过的比较典型的十套试题,主要是看错题,进行失误的反思;4.适当做题,保持手感,以题复习有关知识点、规律与方法,提高审题能力与解题规范性。
二、考点提醒:1.细胞中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功能与检测的原理及应用,水分、无机盐的功能。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比较,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生物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
细胞分化、衰老、癌变中细胞结构的变化。
一些特殊的细胞: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无核、无DNA、无线粒体、无氧呼吸),支原体(无细胞壁)、神经细胞(突起)、骨骼肌细胞(多核)等。
3.酶的化学本质及特性,探究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实验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异常情况原因分析。
有关酶的实验设计,应注意各步骤的顺序,必须先调节相关条件(温度、pH等)才能使反应物与酶相遇,还应注意空白对照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
4.ATP的结构特点与功能,产生和利用ATP的生理过程。
5.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判断及影响因素、限制因素分析。
(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一定为主动运输,消耗ATP一定是主动运输,达到平衡时细胞内外仍存在浓度差则一定是主动运输。
)6.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质壁分离:蔗糖处理与KNO3、尿素等处理的比较。
7.光合作用场所、过程,物质和能量变化。
当光或CO2突然降低时,短时间内,C3、C5,ATP和﹝H﹞的含量变化问题。
影响气孔活动的因素(如干旱初期或夏季晴朗中午“光合午休”、景天科植物夜晚气孔开放)8.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场所、条件、产物、释放能量;相同点(第一阶段的步骤、场所、产物);葡萄糖、丙酮酸的分解与线粒体的关系。
9.外因(光照、温度、CO2浓度等)如何影响光合作用的曲线图?看清总光合还是净光合,净光合(关键字词:CO2的吸收,O2的释放、有机物的积累),总光合(关键字词:CO2的固定,O2的产生、有机物的合成)。
内因(色素和酶)如何影响光合作用?内外因如何影响细胞呼吸的曲线图?曲线图与结构示意图与实验表格数据间的转换、因果关系的探索。
10.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实验,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有关光合作用、细胞呼吸速率测定实验。
11.细胞分裂方式和时期判断,核DNA和染色体数目、染色体组数随分裂时期的变化规律。
一个精(卵)原细胞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的实际类型与可能的类型。
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
观察细胞分裂实验的取材、原理、方法步骤,观察数据处理。
12.探究遗传物质经典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实验取材、方法、结果、缺陷(实验误差)、所用技术,共同设计思路。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理解。
13.DNA分子结构特点。
(注意:DNA两条链反向平行,一条链从3ˊ端→5ˊ端,另一条链从5ˊ端→3ˊ端;每条链都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和一个游离的脱氧核糖。
)14.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注意在不同生物中遗传信息流向的差异,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异同。
(复制需DNA解旋酶,而转录不需要;原核细胞内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同地进行,而真核细胞细胞核内的基因转录与核糖体上的翻译被核膜隔开;转录的起始点是基因非编码区的启动子,终止点是终止子,翻译的起始点是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终止点是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
)15.遗传的两大基本规律内容与适用范围、细胞学基础。
对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可拆成用若干个分离定律解决。
杂交实验结果(3:1,9:3:3:1)及其变式,要注意不完全显性或纯合子致死、基因互作等。
如果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的线粒体或叶绿体中,其遗传方式不适合孟德尔遗传定律,表现出很明显的母系遗传现象(与母本性状相同)。
16.通过遗传系谱图分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发病率计算。
判断致病基因的显、隐,判断致病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要寻找题目给定的一些特殊条件,如某个个体有(或无)某病的致病基因;根据系谱图判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计算概率。
17.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判断。
狭义基因重组指有性生殖减数分裂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种类型,广义上包括基因工程;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的变异;染色体变异是细胞水平上的变异,注意交叉互换和易位的区别。
会判断染色体组数目。
多倍体、二倍体、单倍体的区分看起源。
18.育种的目的、方法、原理以及涉及的技术步骤。
19.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生物的适应性和新物种的形成,重视遗传题中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20.植物激素的种类、作用效应、运输机理、关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21.神经调节:反射弧、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细胞间的传递。
识别教材中的图示。
22.动物激素的种类、作用效应、运输机理,反馈调节、分级调节,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内环境稳态(pH、水盐、血糖、体温)的调节。
23.免疫调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几种免疫细胞的作用、特异性免疫过程和特点。
2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的重点。
能量流动的特点、相关概念的比较理解(如能量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率、同化量与摄入量)、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等。
物质循环可以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过程结合起来。
同时要了解涉及的社会热点问题:如单独二胎、生态农业、低碳生活、PM2.5、湿地保护等。
注意血球计数板的结构与使用。
25.《生物技术实践》:6个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关键步骤及相关现象解释。
重视“微生物的培养”。
26.《现代生物技术》:5大工程的概念、技术、原理、步骤流程与应用,考前需作整体再梳理。
27.基因工程:①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多种,若利用反转录法,要注意选择相应mRNA的细胞,若是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则要注意引物的选择和对PCR反应体系的控制。
②限制酶的选择依据:不破坏目的基因、至少保留一个标记基因,黏性末端能相互连接,而且连接后的种类越少越好。
③不同的受体细胞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
对目的基因的检测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
此外,要注意将基因工程技术与其他技术相联系。
28.细胞工程: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技术种类,相互之间的比较;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
29.胚胎工程: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精子和卵子发生过程的区别,受精的准备阶段及受精过程中阻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胚胎的发育过程、内细胞团、滋养层);胚胎移植成功的原因;胚胎分割所属的生殖方式,胚胎分割的技术要求;胚胎干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哺乳动物的性别控制和性别鉴定技术。
30.关注生态农业中应用的生态工程原理。
三、实验部分备考方法指导1.对相似实验进行归纳和综合如,酵母菌和洋葱是高中生物学常用到的实验材料,可以思考这些材料可以做哪些实验,如何去2. 重视实验技能的迁移和应用在考试说明规定的20个实验的目的要求、原理、材料用具、方法步骤、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掌握的基础上,要重视实验技能的迁移和应用。
例如:“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技能可以有以下运用:(1)用于判断植物细胞的死活。
如果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则为活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则为死亡细胞。
因为如果细胞死亡,原生质层的结构破坏,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丧失,就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2)验证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大小。
将成熟的植物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说明细胞壁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伸缩性。
(3)可以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将待测细胞分别置于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中。
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溶液的浓度范围。
(4)可用于比较未知浓度溶液的浓度大小。
将同一植物的成熟细胞分别置于不同未知浓度的溶液中,记录刚刚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通过比较所用时间长短来判断溶液浓度的大小(质壁分离所需时间越短,未知溶液的浓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5)可用于鉴定某些不同种类的溶液(如一定浓度的KNO3和蔗糖溶液)。
方法是将成熟的植物细胞置于不同种类溶液中。
如果只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说明该溶液的溶质不能通过原生质层(如蔗糖);如果质壁分离后能自动复原,则说明该溶液的溶质能通过原生质层(如KN03溶液),从而简单区分这两种溶液。
(6)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
正常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很薄,紧贴细胞壁,质壁分离后,原生质层的最外面即为细胞膜。
(7)能够指导合理施肥。
在土壤溶液浓度较低的情况下,植物根系能正常吸收水分和矿质离子,但若一次施肥过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不仅浪费了肥料,更重要的是会使植物不能正常吸收水分而造成“烧苗”现象。
等等。
3. 掌握实验题的解题方法看清验证或探究,验证结论即课题,探究结论要讨论,假设即问题,现象即结果;抓变量,记住实验设计原则,严格控制单一变量,注意设置对照。
步骤一般为:第一步,取材、分组、编号。
第二步,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单一变量原则要注意“适量、等量、同时、适宜条件”等细节,保证实验变量的唯一,避免无关变量的干扰;根据平行重复原则,要通过“若干、多个”等条件保证足够的样本量等。
根据题目的要求可选用条件对照、空白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等。
第三步,进一步的相同处理。
其他因素相同且最适的继续。
第四步,仔细观察并准确记录实验数据或现象。
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对象,观察、记录、统计、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如果实验现象是隐蔽的,必须找出具体的检测方法,以显现实验结果,便于观察。
根据实验现象作出相应的结论时,结果分析一定要全面。
如“影响”包括促进、无影响、抑制等。
四、注意高中生物学中的100个“不一定”五、避免错别字失分斐.林试剂突触.猫叫综合征.双缩脲.试剂测.交溴麝.香草酚.蓝健.那绿重铬.酸钾类囊..体载.体..体丙酮.酸线粒桑椹.胚纺锤..液泡...体嘧啶睾.丸橘.黄色核苷.酸拮.抗吲哚....磷酸二酯键..乙酸纯合.子二苯胺肽键..肽.链雌.性癌.细胞六、解题方法指导:1.选择题解题技巧选择题最好按顺序做。
每道题的四个选项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考查的,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做题的速度不宜过快,对于没有把握的题目要随时标记,以便复查。
审题时要随时用笔进行圈注和标记,圈注关键词、条件、干扰因素等对判断有帮助的内容。
①审题要细:要看清是选正确的还是选错误的,应“咬文嚼字”认真读题,对多选题更加要如此。
提倡“两遍读题、两步到位”,避免细节失误。
(两遍读题:第一遍,快速阅读,抓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
限定(主语、条件)。
两步到位:第一步,先找知识错误、逻辑错误;第二步,找与题干的吻合情况。
)②审关键词、审隐含条件: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
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是解题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