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3月绍兴一中高三生物考前模拟训练试卷

2019年3月绍兴一中高三生物考前模拟训练试卷

绍兴一中高三生物考前模拟训练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6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除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外,动物细胞均能进行需氧呼吸B.除根细胞外,植物细胞均能进行光合作用C.除支原体外,原核细胞均有细胞壁D.除动物细胞外,其余真核细胞有丝分裂时均从两极发出纺锤丝2.下列有关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臭氧减少将危及地球上所有生物B.化石燃料的燃烧使CO2 的全球平衡受到严重干扰C.人类活动曾造成大量野生生物的灭绝D.生物圈的涵义是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表层和水圈3.下列关于杂交育种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杂交育种选育显性纯合子的植物时,可以通过连续自交获取B.杂交育种只能利用已有基因进行重组,育种过程较缓慢C.杂交育种可将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集中,适用于各种生物D.育种所需的目的植株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4.某池塘群落演替的过程如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演替的顺序为丁→甲→丙→乙,演替过程中群落的能量输入大于能量输出B.图示只展示了部分演替过程,演替将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没有终点C.图示四个过程中的群落均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且垂直分层不尽相同D.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群落演替的方向可能发生改变5.以下关于遗传基本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组是对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显微摄影,再将染色体进行分组排列所得的图形B.测交是一种特殊的杂交,操作时必须需对待测个体进行两次套袋处理C.性状分离指某个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D.性染色体指与性别决定直接相关的染色体,但并非所有生物都有性染色体6.如图为人体激素调节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某些情况下靶细胞分泌的物质可作用于内分泌细胞B.有的激素需进入靶细胞内部才能起作用C.下丘脑可通过神经调节直接作用于靶细胞D.由于胃的强酸环境对激素有破坏作用,因此激素只能通过注射补充7.有关细胞生命历程中各种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衰老的细胞内线粒体萎缩变小,数量减少B.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癌细胞代谢减弱导致粘连蛋白不断减少C.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体积和表面积的比值一定会有所增大D.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分化受阻是细胞凋亡的原因8.关于细胞中的膜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光合色素的生物膜有类囊体膜、质膜和液泡膜B.内质网将加工后的蛋白质转移到高尔基体,体现了质膜的流动性C.细胞内的膜系统包括内质网膜、核糖体膜、细胞核膜、高尔基体膜等D.细胞内的光面内质网具有更新膜成分的功能9.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唯一动力和机制B.自然选择作用后个体的存活率和繁殖率出现了差异C.自然选择导致生物的不定向变异积累成定向变异D.生物的有利变异被选择后,通过遗传提高变异频率10.下图表示ATP-ADP 循环。

关于该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①和过程②在肌肉收缩和恢复过程中均会发生B.过程①的能量来源只有生物体内的放能反应C.过程②产生的能量可以转变为多种形式,但不能转变为光能D.过程①为吸能反应消耗水,过程②为放能反应生成水11.组织液过多引起的全身或身体部分肿胀成为水肿。

以下关于水肿的说法,错误的是A.婴儿食用劣质奶粉可引起组织水肿B.癌细胞进入并堵塞淋巴管可引起组织水肿C.碰撞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可用热敷减缓水肿D.组织液最后回流进入血管和淋巴管,可消除水肿12.下列有关“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碱性染料醋酸洋红替代龙胆紫作染色剂B.用橡皮或笔端轻敲盖玻片可使细胞分散开来C.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后换用高倍物镜观察D.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细胞有丝分裂的所有时期13.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长激素和催化生长激素合成的酶都是蛋白质,可存在于同一细胞B.部分遗传病的出现是因为变异导致相关蛋白质功能丧失C.许多蛋白质都有特异性,如载体、抗体、激素、核酶等D.有丝分裂间期合成的蛋白质可用于组建染色体、纺锤体等结构14.关于人类遗传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血友病患者个体血液中凝血因子含量较低导致血液不易凝固而死亡B.XY 同源区段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C.基因诊断可以用来确定胎儿是否患猫叫综合征D.多基因遗传病是罕见病,在患者后代中发病率低15.为探究某种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用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做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见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研究的自变量是某种草药和免疫增强剂A B.巨噬细胞是由单核细胞分化形成的淋巴细胞,可吞噬上百个细菌和病毒C.吞噬了该细菌的巨噬细胞和已被感染的体细胞都嵌有抗原-MHC 复合体D.实验证明服用了该草药的小鼠只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16.以下关于HIV 的说法,错误的是A.HIV 外层脂类膜中的病毒蛋白质由HIV 的基因控制,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B.HIV 侵染辅助性T 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C.HIV 导致人的免疫功能大大降低,从而造成消瘦,并可能导致痴呆D.HIV 会通过性接触、共用注射器、哺乳等方式传播17.下图为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壁分离过程中,①是②的对照组,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②是①的对照组B.实验可选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不能选用蚕豆叶表皮细胞C.用洋葱外表皮进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若观察到b 处变为紫色,说明细胞膜破裂D.用黑藻叶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可观察到abc 处的颜色分别为无色、无色、绿色18.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性比率变大,则出生率变大B.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种群密度变大C.年龄结构通常可分为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D.人为淘汰某种群生殖后期的个体,可提高种群的出生率19.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是DNA 片段,DNA 片段不一定是基因B.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的载体不一定是染色体C.DNA 双链中能转录的一条链是显性基因,不能转录的是隐性基因D.基因表达的产物不可以参与基因表达20.已知肌肉受到刺激会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

取三个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按如图所示连接,图中②④⑥指的是神经肌肉接点。

刺激①可引起图中右肌肉收缩,中肌肉和左肌肉也相继收缩。

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进行时应将标本置于生理盐水中,若没有可用等渗的KCl 溶液来代替B.直接刺激⑤,则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左肌肉和中肌肉C.未接受刺激时,神经纤维保持静息状态,此时没有离子进出D.肌肉细胞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外电位将由负变正21.以二倍体生物为例,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所有细胞器均是随机分配的B.有丝分裂的后期,原来的一套染色体变成了完全相同的两套C.有丝分裂的意义是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使亲子代间遗传性状保持稳定D.植物细胞分裂成两个新细胞的标志是细胞板的形成22.BrdU(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酸)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结构类似,可与碱基A 配对。

将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2n=20)放入含BrdU 的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后用姬姆萨染料染色可出现色差染色体。

(已知双链DNA 分子不掺或一条单链掺有BrdU 时呈深蓝色,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 呈浅蓝色。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用BrdU 可探究DNA 的半保留复制,且操作比15N 同位素标记法简单B.亲代染色体直接染色呈深蓝色,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也呈深蓝色C.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代细胞彼此之间染色体相同,遗传性状与亲代一致D.在第三次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中深蓝色染色体数范围为0~20,浅蓝色染色体数范围为20~4023.S 型肺炎双球菌的DNA 转化R 型菌的机理为:特殊生长状态的R 型菌分泌细胞壁自溶素(专一性破坏细菌细胞壁的蛋白质,对细菌其他成分无破坏作用)破坏部分细胞壁,暴露出内部的细胞膜。

少量S 型细菌的控制荚膜合成的基因与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可被解旋成两条单链DNA,其中一条进入R 型菌并替换相应片段,一条在细菌外被分解为核苷酸。

随着细菌的繁殖,后代出现S 型菌和R 型菌两种类型的细菌后代。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 型菌分泌的细胞壁自溶素可从培养液中提取,并用于分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B.将R 型菌的DNA 与S 型菌混合,也能产生R 型菌和S 型菌两种细菌后代C.R 型菌转变为S 型菌,这种可遗传变异属于基因重组D.题干中细菌后代中的S 型菌主要来源于R 型菌的转化,转化过程伴随着氢键的打开和合成24.某两性植物品种(2n=20)因变异产生了一个三体植株。

该三体产生配子时,较短的染色体无法配对,随机移向细胞一极,且含有较短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能授粉。

另一对染色体上含有控制花色的基因,其中基因B、C 同时存在为红色,缺少任意一个基因呈白色。

图中A 表示相应染色体上的基因。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观察到20 个四分体B.该植株可产生四种雄配子且比例为1:1:1:1C.该植株必然是由ABC 的雄配子和AAbc 的雌配子结合形成的D.该植株自交,后代红花:白花的比例为3:125.克里克将中心法则要点归纳为:遗传信息由DNA 传递到RNA,然后由RNA 决定蛋白质的特异性。

根据这一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复制时存在磷酸二酯键的断裂与合成B.转录时用DNA 的双链做模板可提高转录效率C.翻译时所需的RNA 一定来自同一DNA 的相同片段D.劳式肉瘤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与此不同26.【加试题】为研究环境因素对水稻突变型植株和野生型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图1 是在30℃下测得的光强度对两种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图2 在光强度为1000μmol·m-2·s-1 下测得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相比野生型植株,突变型植株更适合在高温强光下种植B.30℃时,突变型植株比野生型植株在相同时间内合成更多有机物C.在35℃下重复图1 实验,A、B 点向右上移动,且B 的移动幅度比A 大D.在1200μmol·m-2·s-1 光强下重复图2 实验,C、D 均向上移动27.【加试题】如图是一种抑制性神经元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抑制的机理。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此过程消耗能量B.将神经放入低Na+环境引起的抑制与该过程原理类似C.膝反射过程中并不直接涉及该种类型的突触D.该神经元释放这种递质的前提是有神经冲动传导到突触前膜28.【加试题】甲、乙两种病为单基因遗传病,基因为完全显性,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