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尔顿象山度假酒店钻孔灌注桩试桩准备工作说明一、水文地质概况根据拟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揭示的水文地质情况,场地A区(度假酒店)原有建筑物已拆除,场地平整,表层为人工填土,主要由块石组成,粘性土填充,块石粒径10~80cm,最大120cm,局部区域有墩台及条形基础,填土层下部即为岩层。
场地B区由两个丘陵组成,表层坡积土、残积土已剥离,出露为中等风化岩。
南部丘陵为养身中心,北部丘陵西侧为度假酒店,东侧为地下停车场。
场地C区为海湾和沙滩,场地起伏不平,表层覆盖粉细砂,C区为别墅区用地。
场地地下水由于上部填土层、粉砂层等透水性强,因此与海水贯通,地下水水位受潮汐影响明显。
二、试桩工作难点本工程地质情况复杂,相邻区域地质情况变化较大,需详细研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尤其是A区填土层块石粒径大、含量高,且填土层下即为岩层,如采用钻孔灌注桩,不但成孔困难,常规的回旋钻无法施工,需采用牙轮钻或冲击钻成孔,而且成孔过程的泥浆制备也是个问题。
C 区地质情况变化较大,勘探点的布置不能揭示所有的桩位,因此入岩判断应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地质情况和施工成孔时取出的岩样结合起来判断,避免误判。
三、试桩准备工作施工场地水、电未接通,施工道路基本能满足试桩要求。
根据以上情况,试桩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施工用水、电:打桩施工用水应使用饮用水,用电应满足桩机用电容量。
建设单位拟设的直径200mm水管接口和630KV A变压器可满足施工需求。
2.施工道路:现场施工道路基本能满足试桩施工要求,但还需结合场地布置优化。
3.设计图纸:图纸应尽快到位,以便编制施工方案,安排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供应,准备施工机械,布置施工场地。
4.试桩定位:确定试桩位置,由业主提供测量控制点,对试桩进行定位。
5.技术准备:详细研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施工图纸,编制相关的施工方案,对试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与地质勘察报告中出入较大的地质情况应有相应的处理方法。
6.场地布置:由于场地紧邻海域,需合理布置泥浆池来处理泥浆,并对施工产生的废水进行统一回收处理,避免污染海域。
7.施工机械准备:根据场地地质情况,需配置牙轮钻头、冲击钻头进行成孔作业,现场还需配备清障和挖掘机械,对原建筑物基础和填土层进行处理。
8.钢筋、混凝土供应:由于场地地下水受海水侧向补给,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弱腐蚀性,设计是否会考虑使用特殊品种的钢筋和有特别技术要求的混凝土,对这些钢筋、混凝土的市场供应情况有了解。
9.施工机械进场安装、调试:试桩前5天施工机械应进场安装、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四、试桩工作进度计划(见附表)希尔顿象山度假酒店试桩工作进度计划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特点分析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宁波象山希尔顿酒店工程2、地理位置:象山县爵溪街道东南沿海(下沙-白沙湾)。
3、项目规模:本工程为一栋五星级度假酒店,一栋养生中心,12栋贵宾酒店别墅。
地块总用地面积815117.04 平方米,地下三层、地上八层,总建筑面积109250 平方米。
4、结构体系:钢筋砼框架。
二、工程目标质量:按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一次性合格。
安全:合格。
工期:确定本工程工期为符合基本建设程序的前提下,满足业主要求。
本工程拟分成酒店区、养生区和别墅区三个区块先后进行开发,因正式设计图纸未到位,本施工规划仅针对酒店区,工期仅考虑桩基及地下结构部分,计划2011年8月5日进行试桩,2011年年底局部完成一层结构。
三、特点分析1、工程造型创意新颖、主题突出,与自然环境融合,为本项目的区域中心建筑,建成后必将是休闲、娱乐、旅游的好去处。
2、本工程三面沿海,为丘陵山区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与海水贯通,在此区域需设置桩基础,届时桩基施工、岩石爆破及土方回填等工作是本工程的一个难点及重点。
3、介于本工程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道路交通条件较为不便,进场后要积极与业主等相关单位协调,合理安排现场平面布置,组织设备材料的进出场运输、存放和工程垃圾清理外运工作。
4、本工程安装系统功能复杂,专业繁多,工程后期的组织调试工作尤为重要。
调试前应协调安装各专业,共同编制本工程的系统总调试方案,精心实施设备、装置和系统单项测试、接口测试、系统调试、联合调试,确保系统一次投运成功,整体联动一次成功,运行正常可靠。
5、本工程作为高档酒店建筑,具有建筑规模大,装修档次高,系统功能齐全,专业施工队伍多,交叉作业频繁的施工特点。
如何履行总承包职责,合理有效的处理好各专业队伍之间协调配合,是关系到工程能否顺利进行、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文明等施工管理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
鉴于本工程存在上述特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充分考虑施工区域的安全与文明、环境保护等问题,同时,在业主的统一安排下做好总包管理、配合和协调工作,使工程达到预定的施工目标。
第二章 施工总部署一、施工流程本工程的施工内容包括土建、安装、幕墙和装饰、外围附属等内容,整体施工实行分区分段的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
施工流程为: 施工准备→桩基施工→地下结构施工→上部主体结构→砌体结构→屋面工程→室内外装修→安装调试→外围附属→扫尾竣工验收。
二、施工区域划分结构工程包含桩基、地下及主体结构、墙体等工程。
拟按建筑设计分区,以建筑单体之间的变形缝为界划分为A、B、C三个施工区域,各区域结构施工时按楼层和轴线划分成若干施工段,组织平行流水作业,最大程度地满足主体阶段施工进度要求。
三、项目管理班子配备项目管理班子的合理组织是整体工程科学施工的先决条件,将对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施工进度等方面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工程管理班子拟按“项目总部+一套班子”的方式进行设置,设项目经理1名,土建、装修、幕墙、安装等各专业均由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预算员、材料员等组成项目部管理层,下设各专业班组。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配备情况见附图。
四、劳动力配备根据施工区段划分及进度安排,各工种配备足够的施工班组,班组作业人员选用长期在公司所属项目施工、队伍素质高的施工班组。
1、劳动力安排现场施工人员的需要量和各专业工种的人员搭配,应根据总进度计划按各施工阶段工程量的大小和作业时间的长短进行合理安排,做到各工种均衡兼顾,防止人员的大起大落。
根据施工区段划分及进度安排,各工种配备足够的施工班组,班组选用长期在公司所属项目施工,队伍素质较高的施工班组。
对要求持证上岗工种的操作工人必须持证上岗,做到无证不用。
2、各施工阶段劳动力投入计划见下表。
工种 桩基阶段 地下室结构阶段打桩工 30 /土石工 10 20木工 10 30钢筋工 10 50砼工 10 30泥工 10 30抹灰工 / 10架子工 / 40机操工 2 4电焊工 4 6机操工 6 10保洁工 4 8杂工 5 10合计 101 248五、机械设备配备1、桩基机械选择根据初步设计规划,预计本工程将采用钻孔灌注桩,总量可达200枚。
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成桩难度较大,本桩基工程拟投入12台GPS-20型钻机、牙轮钻机、冲抓钻机各3台及1台XZ200反铲挖土机。
先施工钻孔灌注工程桩,然后进行塔吊桩施工,桩基静载试验及退场同步进行。
2、垂直及水平运输机械设备选择安排3台QTZ63B塔吊作垂直及水平运输使用,QTZ63B塔吊臂长50m,最大起重量6t,最小起重量1.2t,能有效满足地下室及主体结构施工需要。
3、钢筋加工机械设备选择根据本工程结构钢筋分项工程的工作量,并结合地下室施工进度安排,拟选择配置4台GT6/12调直机、2台GQ40切断机、3台GW40弯曲机、2台HJC200钢筋液压冷墩机、2台SE50A直螺纹套丝机以及8台HB330电焊机。
以上钢筋加工机械设备在多个工地应用,使用效果较好。
4、模板加工机械设备选择根据本工程地下室模板工作量和施工进度安排,拟选择配置4台HB50-6B木工圆盘机、4台HZG-50木工平刨机以及10台手提式木工切割机。
5、砼运输及浇捣机械设备选择砼均采用商品砼,由象山当地商砼站供应。
拟配置47m汽车式砼输送和DCA800B固定式砼输送泵作现场砼的输送布料工作,同时配置10根HZ6-50插入式振动器和2台B1-11平板式振动器作现场浇捣使用。
6、拟配备机械设备情况详见下表: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1 转盘式循环钻机 GPS-20 122 特种钻机 牙轮钻+冲抓钻 63 钻头 三翼钨钢+普通 4+84 泥浆循环泵 3PNL+立式(组) 125 塔吊 QTZ63 36 反铲式挖土机 XZ200 17 汽车吊 25T 18 电焊机 HB330 89 调直机 GT6/12 410 切断机 GQ40 211 弯曲机 GW40 312 钢筋液压冷镦机 HJC200 213 钢筋套丝机 SE50A 214 空压机+风镐 0.6m3/min 515 木工圆盘机 HB50-6B 416 木工平刨机 HZG-50 417 手提式刨板机 / 1018 插入式振动器 HZ6-50 1019 平板式振动器 B1-11 2六、材料配备主要材料配备计划材料种类 配备计划 钢筋 根据进度计划按月进入。
砼 根据合同要求,由商砼站直接供应。
水泥 开工时先进入20T水泥以作临时设施施工用,地下室砖胎模及砌体工程开始后按进度需要逐步进入。
砌体 按底板砖胎膜施工进度需求逐步进入;主体施工至三层时逐步进入砌块。
砂石 按进度需要逐步进入。
模板 地下一层(包括夹层的结构墙、柱、梁板)木模均配足;上部主体梁底模、侧模、板模配置两层,随着主体结构的上升,模板根据损耗程度作相应的调换。
钢管及扣件 底板浇捣后进Φ48×3.5钢管500T,扣件50000只,作承重架搭设。
地下一层时进Φ48×3.5钢管500T,扣件50000只;一层时进Φ48×3.5钢管500T,扣件50000只,作承重架及外架搭设。
主楼至6层时进工字钢钢6t及钢丝绳1t,作搭设悬挑外脚手架使用。
钢管、扣件以及型钢、钢丝绳随上部主体结构升高陆续进入。
七、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本工程结构施工期间对钢筋、模板加工制作场地需求量大,施工总平面布置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能否有条不紊地开展,影响到安全和文明施工的管理。
拟建场地为丘陵地貌,地势起伏较大,周边无居民住宅区,东侧靠海原为老厂房,现已拆除整平。
1、平面布置的原则(1)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施工占地,施工现场布置要紧凑合理。
(2)合理布置起重机械和各种施工设施,尽量减少二次搬运。
(3)科学确定施工区域,尽量减少专业工种之间交叉作业。
(4)各项施工设施布置都要满足: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安全防火和环境保护要求。
(5)办公区设置于施工场地入口旁,生活区设置于业主提供的临时场地,施工办公区与生活区实行分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