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象山石浦口岸发展定位及路径_郭跃

象山石浦口岸发展定位及路径_郭跃

14三江论坛2016.1▲[摘要] 加快象山石浦口岸建设,对于推进象山融入宁波港口经济圈,提高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能力,再创改革发展新优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等各方面看,建设象山石浦口岸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

要抓紧谋划象山石浦口岸规划,明确口岸空间范围和主导产业体系,积极谋划和推进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建设,增强口岸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口岸服务,打造石浦口岸品牌。

[关键词] 象山 石浦口岸 发展 定位作者郭跃,宁波工程学院经管学院教授,博士;郭瑜桥,宁波工程学院经管学院讲师,博士。

(浙江宁波315211)郭 跃 郭瑜桥象山石浦口岸发展定位及路径港口口岸是港口城市和海洋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体现了一个国家(地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与水平。

立足象山县石浦口岸良好的海洋经济和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依托浙台(象山石浦)经贸合作区、宁波象保合作区,集聚创新要素和资源,提升海洋资源综合开发能力,加快融入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提高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能力,是象山再创改革发展新优势的重大举措。

一、建设象山石浦口岸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等各方面看,该区域有优势、有潜力、有能力建设象山石浦一类国际口岸。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

象山石浦位于中国长三角东南翼,距离台湾约200海里,在上海和杭州的辐射圈内,距上海约320公里(空间直线距离约250公里),距离杭州约200公里,距离宁波市区约70公里。

该区域地处“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紧邻亚太国际主航道要冲,是浙江对外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

随着象山港大桥、三门湾大桥、沿海南线高速公路、宁波象山高速公路等连接核心区内外重要通道的建设,该区域的交通区位优势将更趋明显。

二是海洋科教资源集聚。

宁波市内集聚了中科院材料所、海洋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在浙台(象山石浦)经贸合作区、宁波象保合作区预留了较大范围的海洋科技创新区块,象保合作区近年引进集聚了一批海洋科技型新兴企业。

三是资源禀赋优越。

石浦港区域包括石浦镇、鹤浦镇、高塘岛乡三个乡镇,陆域面积2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8万人。

该区域海洋资源禀赋优越,拥有国家一级中心渔港和二类开放口岸石浦港,有400多个岛礁、2000多平方公里海域。

同时,该区域现代渔业优势突出,滨海旅游独具魅力,城市功能较为完备(石浦镇是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对外贸易特别是对台经贸具有良好的基础,是一个可以快速启动并产生巨大效益的新的海洋经济发展增长极,这在整个浙江省也是不多见的。

四是开发开放基础较好。

象山以多山岛生态港湾为基调的自然环境特征,将促进经贸合作区的对外吸引力,成为宁波生态产业、海洋产业、海洋旅游业发展的15SANJIANG FORUM 2016.1重要基地。

作为全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石浦港在海水产品冷链保鲜物流方面比较成熟,为活体进出口口岸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石浦港丰富的岸线资源以及环石浦港范围内大量的储备用地都将为石浦口岸建设以及今后海洋产业、渔业以及海洋旅游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海为魂、以渔为脉的独特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是石浦港区域独具特色的地域特征,这些将铸就石浦口岸的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二、建设象山石浦口岸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快象山石浦口岸建设,对于推进象山融入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提高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能力,再创改革发展新优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客观需要。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宁波市委市政府对此都做过战略部署。

作为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核心区,目前象山走的仍然是低端产品、低附加值、低技术层次、低价格竞争的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产业整体上仍处于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应对国际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十分紧迫。

立足海洋经济比较优势和区域优势资源,加快象山石浦口岸建设,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战略举措。

二是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机遇,发挥战略支点作用的客观需要。

目前我国正大力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国家新一轮开发开放大格局已经拉开。

浙江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理应在参与国家重大战略方面有所作为。

象山石浦地处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象山石浦口岸具有港口、开放、创新发展和海铁联运等优势,加快该区域开发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象山石浦口岸的战略支点作用,提高辐射带动能力,使象山乃至宁波更直接、更有效地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并通过长江经济带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从而提升服务长江流域和中西部地区的能力。

三是加快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提升全省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将继续加快实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战略。

建设以象山港、象山石浦口岸产业集聚区为核心区的海洋产业创新基地,强化与舟山六横等周边地区的合作发展,形成与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科技城“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有利于宁波、舟山发挥两市港口、开放、创新等组合优势,共同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提供创新平台支撑,推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四是推进融入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提升海洋经济示范区核心区辐射带动功能的客观需要。

港口和开放是象山石浦口岸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发挥港口和开放优势,打造辐射长三角、影响华东片的港口经济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指示精神,主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再创改革开放新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

依托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象保合作区的产业集聚区,建设象山石浦口岸,有利于打造形成港口经济圈,提升海洋经济示范区核心区的辐射带动功能,成为浙江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三、规划建设象山石浦口岸的建议一是抓紧谋划象山石浦口岸规划,将象山石浦口岸纳入“十三五”发展重大战略平台。

通过内外结合、上下联动、集思广益,积极开展象山石浦口岸的前期研究和规划编制,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确定发展重点。

象山石浦口岸建设总体上要坚持以国际化、低碳化、高端化为方向,以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提升现有海洋和科技创新资源,举全县之力打造一流和领先的港口经济发展平台,努力建设成为知名的海洋经济示范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节点区、中国江海陆联运服务枢纽区、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支撑区和宁波现代化海洋生态休闲新城区,并纳入到省市一级“十三五”发展的战略平台。

二是尽快研究明确象山石浦口岸空间范围和主导产业体系。

在空间布局上,建议按照“突出核心、区域协同、功能互补、共赢发展”的原则,着力形成“核心区—拓展区—辐射区”联动发展的空间格局。

核心区由石浦港口岸组成,拓展区由核心区向西南和东北延伸,辐射区主要包括象山港大桥两岸相关乡镇。

在主导产业上,以培育创新型海洋优势产业集群为重点,聚力发展16三江论坛2016.1国际贸易物流、海洋金融服务、海洋科技创新、现代海洋智造、滨海休闲旅游等产业集群,构建具有创新、融合、开放和绿色特征的现代滨海产业发展体系。

三是围绕象山石浦口岸建设,积极谋划和推进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建设。

建议按照国际口岸的功能定位要求,围绕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如港口集疏运网络、与中心城区的快速交通通道、市政路网工程互联互通等)、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尤其是科技创新类产业项目)、公共基础设施(如电力、自来水、污水处理等),以及智慧城市、海洋科教基地建设等方面,抓紧统筹谋划一批重大项目,条件具备的项目尽早争取开工建设。

同时要强化资源要素保障。

用地用海方面,建议进一步加大对象山石浦口岸土地、用海等指标的倾斜,特别是要推动土地性质上的调整;资金方面,设立发展专项资金,推进区域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海洋金融业态,并对政府投资基础设施项目优先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环境容量方面,积极争取省级统筹,对象山石浦口岸重点建设项目给予省留储备指标支持。

四是增强口岸自主创新能力,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口岸、实施口岸集约化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加强口岸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和口岸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口岸资源的利用效益和集约化程度;规划码头集群化发展、腹地经济发展、口岸跨区域合作等的创新发展路径;推进查验设施集约化配置,深化口岸查验配套设施投资体制改革,形成和完善口岸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提高口岸电子化、信息化和先进装备水平,全面提升口岸的综合管理、监管和服务效能。

五是立足石浦在水产渔业、活体商品、船舶制造、加工贸易和对台小型贸易等方面的特色外贸进出口特点,创新口岸服务。

优化监管通关模式。

开展专门辅导,推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属地申报、属地验放”业务,支持和鼓励企业自行开展通关无纸化申报。

提升海关咨询服务和窗口服务水平。

设立专人负责的咨询服务窗口,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

加强与中小微企业的联系。

深入中小微企业听取意见与诉求,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措施。

积极培育高资信企业。

加大培训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并成为AA类或A类企业,有效提升进出口企业的整体形象和信用度。

创新加工贸易监管模式。

在水产品加工行业开展小额边角余料集中处置管理,对试点企业串料资格实行“一次性审批”,为企业生产管理提供更大便利。

同时大力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寻求象山外贸发展的新增长点和未来外贸竞争的制高点。

尽快出台适合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模式的检验检疫监管办法和流程(进口)及进出口国税操作流程;及时掌握并着力解决试点进口方面存在的物流仓储成本过高、预售规范化、银行开发针对电商的金融产品等系列问题。

六是树立石浦口岸新形象,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打造石浦口岸品牌。

重点推进以石浦港为核心的港口开发,规划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提升发展海洋运输业。

加强象山港区域保护和利用,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大力发展先进临港产业,打造国内著名的生态经济型港湾。

发挥石浦港国家中心渔港和二类开放口岸的辐射功能,实施城、港、岛联动开发,打造环三门湾区域海洋经济核心区。

建设全国最大的活体商品集散中心、区域冷链物流聚集平台、物流增值服务中心、浙东口岸旅游服务中心。

提高口岸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开放型、创新型、服务型口岸形象,打造口岸品牌。

在品牌宣传方面,加强口岸对外宣传,利用电视、报纸、网络以及各种新型媒体适时宣传口岸重点工作,发布口岸重要信息,不断增强宁波口岸的内部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

利用新兴媒体、新信息宣传工作载体,用文字、图片、语音等形式,拓宽传播渠道,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努力营造良好的口岸发展氛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