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医疗机构性病病例报告要求课件

关于医疗机构性病病例报告要求课件


以RPR或TRUST试验滴度作为诊 断依据
错误:
认为RPR或TRUST滴度在1:8及以上诊断为梅毒,在1:8以 下则不能诊断为梅毒。
正确:
不能以RPR或TRUST滴度作为梅毒诊断的依据,滴度为评 价疗效的依据。
梅毒诊断必须依据病史、临床与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一个首诊病人,既往无梅毒诊断与治疗史、有临床表现,
RPR与TPPA均阳性,即使RPR滴度很低,也应诊断为梅毒。
医生将淋病诊断为尿道炎或宫颈炎
医疗机构仅作涂片镜检,不做淋球菌培 养,也不开展衣原体抗原检测。
医生为了规避疫情漏报风险,为了省事。 此为瞒报。
泌尿科、妇产科医生无性病检测与诊断 意识。
报告卡的填写要求(2)
2. 对于经实验室确诊的梅毒和淋病病例,无论 有无症状,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均 填写“实验室确诊病例”。
3. 对于经实验室确诊的有症状的生殖道沙眼衣 原体感染病例,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 按“实验室确诊病例”填报;对于无症状病 例,在填报时选择“病原携带者”。
4. 梅毒、淋病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无临床 诊断病例。


尖锐湿疣


性病病例报告时限要求
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 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 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 病报告卡。
监测点性病监测管理机构收到无网络直 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 卡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
性病病例报告注意事项
性病病例报告注意事项
梅毒应分类与分期报告。病史、临床表现、实 验室诊断综合判定,以首次标本采集的时间为 准。
梅毒血清随访复查病例不进行报告,跨年度的 梅毒血清随诊复查病例也不进行报告。
医疗机构对术前、孕期保健、产前检查、婚检 及其他相关体检人员等梅毒血清筛查阳性者, 应明确诊断后进行报告。
血站对梅毒血清筛查阳性者不能直接报告,应 转介到皮肤性病科或性病防治专业机构诊断后 报告。
性病病例报告使用的报告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性病报告卡》不再使用
淋病 梅毒:
Ⅰ期 Ⅱ期 Ⅲ期 胎传 隐性
谁来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对5种性病首次做出诊断的医生 (称为:首诊医生)填写报告卡
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填写报告卡
首诊医生负责制
对提供性病服务的医疗机构的 记录要求
报告卡的填写要求(3)
5. 不具备实验室检测条件者,尖锐湿疣、 生殖器疱疹,按“临床诊断病例”填报; 具备实验室检测条件者,按“实验室确 诊病例” 填报。
6. 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仅报告初发病例, 不报告复发病例。
报告卡的填写要求(4)
7. 当一个病人同时患有多种性病时,每一 种性病需填写一张报告卡。
关于医疗机构性病 病例报告要求
性病病例报告及报告要求
病例报告包括5个方面的要素
报告病种 疾病诊断 记录与填写:门诊日志、报告卡、登记簿 报告程序与报告方式 报告及反馈时限
性病病例报告
全国报告乙类性病病例
淋病 梅毒
性病病例报告
全国性病包括监测点病例报告种类
淋病 梅毒 尖锐湿疣 生殖器疱疹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性病病例报告注意事项
疾控中心开展的哨点监测发现的梅毒血 清阳性者不能直接进行病例报告,也应 进行转介后报告。
对于不能确定发病日期的性病,如隐性 梅毒、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淋球菌 感染等,在填写发病日期时应填写采样 日期。
梅毒填写错 误

将二期、三期、隐性 梅毒、胎传梅毒, 均在一期梅毒前面的 “□”中打勾
门诊日志 门诊病历 传染病报告卡 传染病疫情登记簿 性病化验记录
报告卡的填写要求(1)
1. 对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 和生殖器疱疹病例,填写《传染病报告 卡》时,应在“其它法定管理以及重点 监测传染病”栏目中填写该病种
其它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
8. 使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报告卡,有选项 时在相应选项前的“□”中打“√”
9. 填写应准确,字迹清楚,无逻辑错误, 内容完整,尽可能减少不详
10. 填写完成后应有填报人签名
五种性病的报告病例分类要求
病种
淋病
疑似病例 实验室确 诊病例


临床诊断 病例
病原携 带者
梅毒


生殖道沙眼√√ຫໍສະໝຸດ 衣原体感染生殖器疱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