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收入分配与社
会公平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二框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市优质课一等奖
1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设计》【内容标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经济生
活》必修模块一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已经不适应
当前社会的形势,当前形势下我们应该做到兼顾效率与公平。
本节课我主要根据《20XX年山东省高考新考纲》的变化,突出对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场的把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
①通过“老师的烦恼”这样一个生活中的事例的分析,理解公平与收入分配公平、效率的含义。
②通过问题的分析,以及视频资料的归纳,理解社会主义社会
重视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性。
③通过对收入分配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利用小组和合作、探究理解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途径。
④通过把蛋糕做大和把蛋糕分好这一过程,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图表以及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②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通过分析和解决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通过思维过程,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使用简明、准确的学科术语加以叙述的能力。
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论证身边政治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了解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学习,感悟共享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
②从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2
【教学内容分析】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经济生活》必修模块一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
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是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集中表现。
“效率” 在经济方面主要体现
为经济增长,“公平”在经济方面主要体现为收入分配。
本节课主要学习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以及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理解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
通过效率与公平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本框题衔接了教材第一框题所介绍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介绍在分配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的原则。
同时,本框题内容涉及到国家收入的再分配,为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的内容起到了铺垫作用,因而这一框题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重点: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教学难点: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表现及措施
【学情简要分析】
刚步入高中的学生,对学习《经济生活》中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收入问题、社会公平问题充满好奇与兴趣,但是本框知识理论性强以及学生本身生活阅历与视角的局限性,要全面确切地理解“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等问题是有难度的。
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深入浅出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正确认识和实现社会公平、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的现实意义,启动学生的思考与学习探究十分关键。
【教学策略方法】
运用创设情境、分组讨论、问题探究、比较、讲授等教学方法,以公平这一话题主线,通过“师生话公平”、“国情盼公平”、“政策助公平”“全民享公平”四个教学环
节依次承接、步步深入,引领学生通过思辩探究,掌握所学知识,树立政治情感。
3
【教学活动过程】
课前:1.学生根据学案进行知识的预习
2.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上课导入】公平无处不在,涉及方方面面。
有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公平那些事。
我们将通过“师生话公平”、“国情盼公平”、“政策助公平”“全民享公平”这四个环节来把握公平。
【环节一师生话公平】
我最近遇到一个难题,是奖金分配的问题。
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我们班级因为在年级表现突出,获得了500元的奖金,50名同学在如何分配这些奖金上产生了分歧,班委会给出了三种分配方案。
方案一:500元奖金平均分,每人分 10元。
方案二:根据《国富论》亚当•斯密理论所提倡的自竞
争,500元应奖给第一名。
方案三:拿出60%的奖金购买礼品分给班上每一位同学,
20%勺奖金给班级前十,10%奖给班上进步学生,10%奖给单科王。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我该选一种方案呢?为什么?那么你认为两种方案的不足是什么?
生:
师:很好,大家选择了第三种方案。
那么,第一二种方
案又各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据此我们得出分配中存在的几种情况。
生:平均主义----积极性下降---效率不高------ 阻碍发展
差距过大----效率下降---影响发展——影响和谐
适当效率----有积极性---促进发展-------- 社会和谐师:根
据上述三个情境的解决和教材相关内容,回答大屏幕
4
上的两个问题么:
1.什么是收入分配公平?
2.为什么要寻求一种收入分配的公平
生: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既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报保证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
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根本的区别。
师:那大家能根据刚刚的不同方案带来的结果,并结合课本分析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么?
生:提高效率,促进发展,协调利益关系,实现和谐。
必要
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好了,通过“师生话公平”我的问题解决的了。
但是,我们中学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们要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那么我们就进入第二个环节“国情盼公平”。
【环节二国情盼公平】
国情盼公平1居民收入差距大
师:视频反映了什么问题呢?生:收入分配差距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