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物流的现状分析

国际物流的现状分析

• 回归模型的建立: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模型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建立数学模型框架(单位物流成本与进出口规模 之间的相关性检验)
对单位物流成本与进出口规模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的判定采用联立表的 独立性检验 在联立表的独立性检验中:
• 将要检验的实验条件称为因子。针对本问题,涉及到的因子为单位物流成本(用符号A表示)以及进出口规模(用
• 这样物流成本就可表示为:
其中k为进出口商品种类数目,ni为第i类商品的进出口数量 注:在实际计算中,时间成本主要通过流动资本在途时间内的利息得到,并未考虑其它时间成本因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建立数学模型框架(具体框架1)
• 按某一时间间距收集数据(对所有行业的所有企业),使得在横向上具有可比性。从 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1)物流成本: ①单个样本企业:收集单个企业与上述相关的数据,计算单位进出口贸易额的 平均物流成本 ②对每个行业:根据该行业选出的样本及其权重,反推该行业的单位物流成本 的期望(包括所有纵向上划分时间的期望) ③综合:根据各个行业的规模,确定其相应的权重,然后计算综合单位物流成 本的期望(包括所有纵向上划分时间的期望) (2)进出口规模:与(1)的做法类似
• 对物流成本的考虑从三个方面进行: • 直接物流成本(用C表示) :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以及相关费用等。这些成本数据可以直接从问卷 中获得。 • 物流周期(用T表示) :包括运输时间、仓储时间、平均进(出)口到货周期等。这些数据也应该能够 从问卷中直接获得。 • 间接(时间)成本:引入价格波动率函数η(t),然后定义损益函数来描述时间成本
注:单位物流成本 = 物流成本/进出口金额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建立数学模型框架(假设)
1. 进出口的变化可以由许多因素的变化所驱动,本模型只是研究物流成本以及关税变化等 因素对进出口的影响。对于其他的驱动因素,在具体访谈中对其的影响的重要程度进行 定性的核实,并发现与我们的假设一致,可认为它们与物流成本以及关税变化是相互独 立的,因此在研究物流成本以及关税变化对进出口的影响时,可以认为它们为不变量因 素
4. 本模型中的物流成本数据主要由调研问卷中的数据得到,同时结合上海统计年鉴,中国 统计年鉴等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建立数学模型框架(具体框架1)
目标:讨论物流成本对进出口贸易的贡献率(边际效益) • 因变量:进出口规模(用进出口贸易额衡量),用M表示 • 变量:(单位)物流成本,用A表示;其他与A不相关的因素,用B表示,主要包括关税水平以及产品自身
2. 根据80/20原则,我们集中分析对于上海进出口贡献比较大的行业和企业的情况,以每 类行业中占80%进出口量的有代表性的企业的调查来代表该行业的具体特点
3. 由于许多企业中的财务数据按照国家会计原则的科目分类进行安排,没有明晰的各项物 流成本的数据,我们要求企业尽量提供与物流相关的细目成本数据并要求对各项费用提 供百分比估计,以此推导各类物流费用情况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数学模型的建立步骤
1. 建立数学模型框架(包含物流成本与进出口规模之间的相关性) 2. 将上海的进出口企业按照海关商品分类,划分出每一类的企业的进出口总量
,以上海企业进出口总额为100%,分析各个类别企业的进出口量所占权重。 以150个样本为总数进行分解,算出每个类别应该抽取的的样本数 3. 同时将该行业中的企业按照2001年的进出口总量从大至小进行排序,找出占 总的进出口量80%的大企业的名单 4. 在每个类别的名单中随机抽取样本 5. 设计数据收集问卷,发放问卷 6. 收集问卷,数据整理 7. 收集过往关税变化和对应的进出口变化数据 8. 了解关税随着中国入世后的变化安排 9. 根据模型框架分析数据,得出相关性 10. 从数学模型中总结出的结论
国际物流的现状分析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0年4月7日星期二
前言 物流成本对进出口业务影响的调研(用数学模型方法论证) 第一部分 入世后上海在国际物流方面的挑战与机遇 第二部分 上海国际物流现状分析 第三部分 发展国际物流的应对策略和行动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前言 物流成本对进出口业务影响的调研 (用数学模型方法论证)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建立数学模型框架(切入点)
单位进出口采 购成本
单位物流 成本
单位关税 成本
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
内陆仓储运输费用 口岸短途运输仓储费用 进出口代理佣金费用 口岸进出口费用 进出口承运运费 海外除运输外的物流费用 其它物流费用
时间成本(流动资本成本)
单位产品成本(采购成本)
符号M表示)。
• 因子的不同状态称为水平。针对本问题,我们采用区间划分的方法来确定各因子的水平。区间划分应根据数据的
采样进行。假定采用区间划分方法,最终确定的结果如下: A有s) 于是可得如下联立表:
经计算得出,r=3, s=3,
其中:是样本(Ai, Bj)的观测次数(即频数)
的成本 ① A为相对量,对应于单位进出口贸易的平均物流成本(即物流成本占进出口贸易额的百分比)。 ② 此物流成本包含所有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因素造成的成本,具体包括直接物流成本和物流周期所带来的间接
(时间)成本等,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可以表示为:M=f(A,B)。考虑到B与A的不相关性,从影响趋势的角 度来说,f(A,B)与g(A)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差别,g(A)只不过是f(A,B)在自变量A对应轴与因变量对应轴 构成的平面上的投影。存在的差别只是数值上大小的差异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故 单位物流成本与进出口规模是相互影响的
一、建立数学模型框架(具体框架2)
目标:讨论关税水平降低对进出口贸易的贡献率(边际效益)

因变量:进出口规模(用进出口贸易额衡量),用M表示

变量:平均关税水平,用TR表示;其他与TR不相关因素,用B表示,主要包括物流成本和产品
成本
相关主题